以下是含有軍防的搜尋結果,共427筆
副總統蕭美琴赴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並發表演說,被綠營視為外交突破;但旅美教授翁履中認為,這根本不是外交突破,只是IPAC借歐洲議會場地。民眾黨主席黃國昌10日回應,雖然不是受歐洲議會邀請,但能借到場地,對民進黨政府及目前外交狀況來說,可能也是所謂突破,「我們不忍苛責啦!」
俄軍持續包圍烏克蘭東部城市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俄稱紅軍城),烏克蘭反攻行動未見成效,局勢迅速惡化。德國媒體稱烏軍高層對是否撤退仍舉棋不定,並且批評稱,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轍,烏軍在波克羅夫斯克已蒙受嚴重損失,若能及早撤退,本可避免如此慘重代價。
英國皇家海軍上月在蘇格蘭外海,首度利用「響尾蛇」(Rattler)無人水面載具(USV)與有人船艦進行模擬護航,另外還進行編隊航行等各項測試,驗證無人船艇作戰效能與潛力,被視為未來無人艦艇護航作戰,及未來海軍防禦戰略的新里程碑。
在周日福斯新聞節目播出的專訪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談及該公司在美國的晶片革命、在中國的市場、工作的真正意義,以及AI前景。
空軍刻正執行「114年戰術總驗收」,連日來除進行多項地面及空中課目外,昨日上午由空軍第1、3、4戰術戰鬥機聯隊及第5戰術混合聯隊,派遣IDF戰機與F-16戰機,進行「25磅訓練彈投擲」,檢驗飛行員低空炸射技術,展現堅實空防戰力。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周二在記者會上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將提名美國總統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啟程前往東京,此行他將與日本天皇及新當選的首相高市早苗會面。
地圖不會說謊,連年的烏克蘭反攻敘事,到今年歐洲領袖仍高喊「堅持到最後」,西方依舊習慣以政治語言描述俄烏戰爭,然而再多作文也改變不了殘酷的現實:俄軍在烏克蘭多條戰線上全面推進。根據俄羅斯官方、國際通訊社及多位軍事觀察家資料,俄軍在頓涅茨克、庫爾斯克、蘇梅、扎波羅熱與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均取得控制區擴張,自2024年以來,戰情明顯轉向,烏軍防線多點鬆動、後勤體系岌岌可危。
洛杉磯道奇在25日世界大賽首戰慘遭多倫多藍鳥重創,第6局被打出單局9分的災難,最終以4比11吞敗。原本勢均力敵的對決瞬間淪為「垃圾時間」,美媒矛頭直指總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痛批他的牛棚調度「親手葬送勝機」。
國防部持續提出大規模預算的建軍計畫,不過,綠委王定宇23日質詢時示警,國軍的編現比低落,遠低於國防部設定的80%最低門檻,恐影響戰力。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目前編現比已回升至78.6%,未來會透過部隊加給,持續提高留營率;但王定宇直言不能光靠留營率,重點仍是募不到新兵。
媒體引述《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正強化關島防衛系統,其主要目的是嚇阻中國對台動武並因應台海衝突,把關島打造成「太平洋盾牌」,是美軍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定錨。
姜維作為諸葛亮的親傳弟子,繼承了蜀漢最完整的兵法智慧,本應力挽狂瀾,然而他多次北伐卻屢屢敗於魏將鄧艾,未能扭轉國運。對此,蜀漢大將廖化總結原因,直言並非姜維無謀,而是蜀軍兵力不足、長期作戰消耗巨大,智略雖高卻難以突破魏軍防線,最終導致蜀漢逐漸走向衰亡。
《華爾街日報》周三援引知情人士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與幾家量子運算公司討論「以聯邦資金換入股」的計畫。
弘光科技大學積極響應國軍人才培育政策,日前與國軍中部空軍防空暨飛彈旅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MOU),由校長蘇弘毅率隊出席,正式啟動健康事業管理系「營區在職碩士專班」合作計畫,為軍士官打造兼顧服役與進修的友善學習管道。
周三歐洲股市盤初小跌,最新發布的企業財報意外疲弱,以及美國與其他國家計劃中的談判仍存在不確定性。
受惠於中東衝突和俄烏戰爭引爆武器需求,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和RTX業績報喜,並給出強勁的獲利展望。
美國L3哈里斯公司與以色列航太公司(IAI)15日簽署諒解備忘錄(MOU),將利用L3哈里斯暱稱「空中看守者」(Sky Warden)的AT-802U攻擊機,整合雙邊軟、硬體系統,合作開發以色列版本「藍天看守者」(Blue Sky Warden)輕型攻擊機。
鄭麗文以6萬5122票、50.15%的得票率當選黨主席,若以70歲以上的郝龍斌、張亞中、蔡志弘合計4萬9297票、37.7%觀之,國民黨過去被譏為老藍男集中營,現在展現了世代交替的新氣象。
為了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美國與澳洲周一簽署關鍵礦產合作協議,美國進出口銀行隨即宣布超過22億美元的投資額,周二澳洲相關受惠股應聲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