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醫療產品的搜尋結果,共344

  • 權證市場焦點-旺宏 記憶體吃緊

    權證市場焦點-旺宏 記憶體吃緊

     國際記憶體大廠往高階產品發展,為台灣記憶體廠帶來新一波商機,旺宏(2337)高層認為,AI資料中心從零到有的快速擴充動能,需要持續觀察CSP是否持續投入,旺宏近期NOR Flash在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的需求有回溫跡象。醫療市場中,個人用醫療產品需求增加,也帶動相關記憶體用量。

  • 《半導體》產品量價衝鋒 旺宏強漲半根漲停

    旺宏(2337)股價連四天走揚,周一強漲半根漲停,董事長吳敏求表示,客戶需求積極,旺宏產品也有漲價情況,但產業超級循環榮景的說法,保持審慎態度。旺宏積極去化庫存,如今隨著客戶需求增加,加上產品漲價延續,工廠利用率有望提升,營運狀況可望跟隨提升。

  • 路透爆: Meta每年海賺5000億「來自詐騙、違禁品廣告」

    路透爆: Meta每年海賺5000億「來自詐騙、違禁品廣告」

    Meta預估2024年10%收入來自詐騙與違禁商品廣告,路透取得的2024年12 月內部文件顯示,這家社群媒體巨頭內部估計,它每天向用戶展示 150 億則詐騙廣告。而對涉嫌不法行銷人員的因應措施包括:向他們收取高價廣告費——並發布關於「詐騙王」的報告。

  • 《生醫股》晉弘拋棄式支氣管鏡獨家授權美國經銷商 正式上市銷售

    晉弘(6796)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510(k)審查的拋棄式支氣管鏡產品授權美國專業醫療器材經銷商Sarnova旗下專注於提供呼吸、麻醉和重症護理等醫療產品的子公司Tri-anim Health Services於美國獨家銷售。

  • 明基材醫療產品營收比重看升

    明基材醫療產品營收比重看升

     偏光片廠明基材(8215)表示,第三季OLED產品提前備貨,第四季進入傳統淡季,預期未來兩個季度顯示器產業展望保守以對。今年第三季醫療產品營收比重約3成,第四季有望增加至33%,明年主要產品線均會成長,營收占比也會持續向上。

  • 仁新Belite新藥 英國可望取證

    仁新Belite新藥 英國可望取證

     仁新(6696)3日宣布,美國子公司Belite Bio(那斯達克代碼:BLTE)獲英國藥品與醫療產品監管署(MHRA)同意可依據治療青少年斯特格病變(STGD1)新藥LBS-008第三期臨床試驗「DRAGON」的期中結果,提交條件式上市許可(CMA)申請,有機會拿下全球首款治療此罕見眼疾藥物的藥證。

  • 《通網股》美律看好Q4營運穩健 明年續成長、2027動能強勁

    美律(2439)今(3)日召開法說會,展望第四季,美律表示,將進入傳統出貨調整期,第三季主要出貨集中於感恩節及聖誕節備貨,第四季出貨力道將視終端銷售狀況而定,預期第四季出貨量雖較第三季略減,但仍優於去年同期,且排除匯率影響,第四季營收與毛利率表現將較第三季改善。另外,隨著毛利優化及成本控管措施逐步落實,明年整體營運可望持續改善,2027年更可望迎來顯著的成長動能。

  • 《通網股》美律Q3營收創近3年同期高 研發投入拉升費用

    美律(2439)今(3)日召開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三季合併營收達31.22億元,創下近三年同期新高。主要受惠於英國新客戶頭戴式耳機產品及中國客戶新機種進入量產,同時醫療產品受美國OTC市場需求持續發酵,帶動整體銷售成長。獲利方面,單季每股盈餘(EPS)為2.33元,雖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產品組合調整與研發投入增加所致,但相較第二季大幅成長,展現營運動能回升。

  • 《興櫃股》仁新獲英核准以LBS-008期中分析 提交條件式上市許可申請

    仁新(6696)子公司Belite Bio, Inc(那斯達克股票交易代碼:BLTE,以下簡稱Belite)宣布,英國藥品與醫療產品監管署(MHRA)同意基於LBS-008(Tinlarebant)治療青少年斯特格病變(STGD1)臨床三期試驗DRAGON之期中分析結果,Belite可提交STGD1條件式上市許可(Conditional Marketing Authorization, CMA)申請。

  • PGS全球醫學研討會 藝群集團王正坤受邀

    PGS全球醫學研討會 藝群集團王正坤受邀

     韓國再生醫學品牌-麗珠蘭(Rejuran),日前以「觀光工廠導覽」結合學術會議的形式,在韓國江陵舉辦PGS全球醫學研討會,計吸引全球各地500多位醫師齊聚交流。台灣藝群醫學美容集團董事長王正坤醫師受邀出席,討論議題主要為聚去氧核糖核苷酸(PDRN)與多核苷酸(PN)的作用機轉與臨床運用。

  • 2025創櫃菁英選拔 季軍 泰陞國際科技

     泰陞國際科技成立於2014年,為傷口醫療領域的創新先驅,專注於整合創新材料、臨床醫學與生物科技。以「分子醫學」為出發點,深入研究皮膚細胞在傷口癒合中的關鍵機制,並將研發成果轉化為臨床可行的醫療產品與標準化療程,致力提供更快速、安全與高效的傷口治療方案。

  • 太豪生醫 將啟動AI乳篩檢率提升元年

    太豪生醫 將啟動AI乳篩檢率提升元年

     10月國際乳癌防治月,太豪生醫宣布將與日本企業密切合作,由台日產業合作策略顧問洪麗雅領銜推動,預計於2026年正式啟動「AI乳篩檢率提升元年」計畫,此計畫旨在結合台日產業力量,透過AI技術促進乳癌早期偵測與防治,為女性健康帶來新契機。

  • 面板法說周登場 新事業當家

    面板法說周登場 新事業當家

     面板法說周登場,28日中光電(5371)打頭陣,30日友達(2409)、瑞儀(6176)、明基材(8215)輪番上陣。除了營運成果之外,近年面板供應鏈積極轉型,新事業進展成為法說會焦點。

  • 台灣面板大廠各出奇招 攻生醫、半導體藍海

     台灣面板供應鏈近年尋求轉型,大廠各出奇招,然而隨台灣產業發展趨勢,生醫和半導體成為兩大方向。明基材(8215)、達運(6120)、力特(3051)、茂林-KY(4935)在生醫領域跨大步,群創(3481)、華宏(8240)、誠美材(4960)拓展半導體應用,期望新事業帶動營運重返成長。

  • 影》骨科名醫遭冒名賣藥、LINE上問診瘋傳 怒喊:親友都差點被騙

    影》骨科名醫遭冒名賣藥、LINE上問診瘋傳 怒喊:親友都差點被騙

    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是骨科名醫,要掛他的門診號常常要等上大半年,因名號太響亮,屢遭冒用代言醫療產品,現又傳出LINE有「骨科呂醫師」開放加好友線上問診,讓呂紹睿不得嚴正發聲,鄭重地向外界澄清,他個人不曾代言任何醫療產品,更沒有以個人名義看診、銷售的社群帳號。

  • 偏光片廠 第三季獲利可期

    偏光片廠 第三季獲利可期

     偏光片廠第三季營運平穩,明基材(8215)第三季合併營收45.18億元,季增2.24%,誠美材(4960)第三季合併營收約21.6億元,季增2.13%,力特(3051)營收約4.37億元,季減5.2%。第二季因為匯損影響獲利表現,第三季獲利表現可望大幅提升。

  • 國防、醫療政策商機俏 台廠瞄準

     因應美國關稅措施落實,恐壓抑產業發展動能,台塑(1301)、南亞(1303)、台塑化(6505)、八貫(1342)、普瑞博(6847)等廠商,積極透過提升附加價值或轉移市場來爭取調整空間,瞄準國防、醫療政策趨勢商機,凝聚成長新動力。

  • 生物產協:法規鬆綁與創新監理雙引擎 「健康台灣」打造生技產業新動能

    生物產協:法規鬆綁與創新監理雙引擎 「健康台灣」打造生技產業新動能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生物產協) 14日舉行第十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以「實現健康台灣願景 前瞻全球生醫市場」為題的論壇匯聚超過350名臺灣生技產業各界的專業人士。

  • 連接器族群 Q3營運齊高歌

    連接器族群 Q3營運齊高歌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中國大陸課徵關稅達100%,引爆新一波關稅戰再起疑慮,連假期間重創美股,台股13日將面臨巨大利空測試,不過就基本面來看,連接器廠第三季緊扣高速運算(HPC)、記憶體、AI相關廠商,單季營收表現出色,但今日類股股價仍面臨震撼。

  • 正淩9月營收 創歷史次高

    正淩9月營收 創歷史次高

     信邦(3023)轉投資正淩(8147)9月、第三季營收締造佳績,公司看好醫療應用躍居營收主力,營收比重達25%以上,訂單具續航力之外,毛利率也高居各產品線之冠,正淩啟動雲林廠擴產計畫,迎接既有訂單及大陸移轉出來的轉單潮,法人預期,正淩2026年將挑戰連三年營收攻頂。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