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量子科技的搜尋結果,共220筆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發展論壇」8日下午舉行。緯創軟體大陸事業群總經理劉建民在與談中警告,隨著量子科技加速成熟,人類現有的加密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2030年如果沒有完成後量子密碼遷移,我們現在所有的密碼都將失效。」
政府積極推動「AI新十大建設」,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期盼結合臺灣優勢,發展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帶動產業發展,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上個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剛就任,臺灣也希望能與日本政府持續在經貿、科技、安全等領域深化合作,結合彼此在綠能、數位轉型的經驗與技術,打造更具韌性夥伴關係。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投信法人指出,政治事件通常不會創造結構性投資機會,儘管日股短期內可能因不確定性而波動,但投資焦點仍聚焦於中期具備潛力的被低估企業。
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 CPC)於昨(5)日歡慶70周年,舉辦「成長、共好、信賴的CPC」感恩論壇。總統賴清德親臨現場祝福。總統致詞時表示,董事長許勝雄事業經營相當成功,他將自己成功經驗,透過CPC輔導能量擴散到各個產業,對台灣貢獻,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總統也說,CPC不僅僅服務在地產業,更透過亞洲生產力組織(APO)參與,讓會員國看見台灣的經營管理服務能量,讓世界看見台灣。
總統賴清德5日出席中國生產力中心(CPC) 70周年感恩論壇開幕式,肯定CPC長期扮演產業升級重要推手,引導產業提升附加價值與國際競爭力。他並表示,政府預計在2030年前挹注9,000億元,帶動民間共同投資4兆元,加速引導綠能、儲能、節能等能源轉型,以加速產業升級。
據大陸駐美國大使館11月4日消息,謝鋒大使在上海舉行的美陸貿易全國委員會2025年度中國運營大會交流晚宴上,透過網路視訊發表了「雲」致辭。對於陸美先前元首會晤、高層經貿磋商達成的共識,謝鋒呼籲美方,「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也不能節外生枝,不要打零和博弈的小算盤,更不要動損人利己的壞心思。」謝鋒也把話挑明,「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希望美方不挑事、不越界。」謝鋒還對美國工商界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做「早起鳥」,抓住歷史機遇;二是做「推進器」,助力雙邊關係;三是做「催化劑」,促進友好交往。
中國官媒新華社於10月28日公告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10月23日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此份建議不僅是中國內部治理與發展戰略總體藍圖,更是未來5年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重要指引。文件全文逾兩萬字,分為15項主題涵蓋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構、科技創新自立、國防軍力現代化,到對台方略在內的61條具體規畫。台灣在面對這份規畫時,不能只從經濟或兩岸關係角度切入,而須認清它本質上是中國擴張制度影響力與戰略縱深的國家行動計畫。
大陸「十五五規劃建議」全文28日公布後,北京迅速備妥銀彈。由大陸國務院國資委發起,委託中國國新控股公司設立和管理的「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29日在北京啟動,首期規模達人民幣(下同)510億元,將重點挹注人工智慧(AI)、量子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剛於23日閉幕的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新華社28日公布建議全文,中共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並就上述建議提出說明,強調未來五年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同時在提振消費、擴大投資、改善民生、綠色轉型等議題也多有著墨。
問:汎銓(6830)因與台積電(2330)等大客戶同屬台灣公司,能夠提供在地化服務而取得訂單,美國子公司是新創公司,且美國半導體公司企業文化與台灣不同,貴公司如何應對美國半導體研發人員需求?進而讓他們將重要且先進的研發分析交給貴公司?
大陸央視25日報導,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看懂了「十五五」字裡行間藏的發展機會,就能搭上政策的順風車。「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先進製造業的配套需求、新興產業的服務缺口、民生領域的剛性市場,每一個都是能紮根的地方。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23日閉幕後宣布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稿,在美國持續對中國加強科技封鎖下,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是重中之重。大陸官員24日透露,該時期要推動量子科技、人工智慧、高階算力晶片等發展,並致力在半導體、高階儀器等全產業鏈進行關鍵技術突破,希望能在未來10年,再造一個中國高技術產業。
大陸科技部部長陰和俊24日表示,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十五五」時期,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更針對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4方面作出部署,以及全面實施「人工智慧+」行動。
大陸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24日出席「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部署了4方面重點任務,包含了「固本升級、創新育新、擴容提質、強基增效」。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政府正與多家量子運算公司洽談,以聯邦資金換取公司股權,此舉可能重塑新興科技領域的公私合作模式,鞏固美國在量子科技的全球領導地位。
「2025豫台經貿洽談會」今天在河南鄭州開幕,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圍繞兩岸經貿合作、迎接「十五五」規劃以及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等重要內容展開闡述。
國科會攜手中央研究院、教育部、衛福部及運動部籌設「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16日開幕並舉行智慧機器人論壇。主委吳誠文表示,台灣發展機器人聚焦在服務型機器人,並非延續製造業的工業機器人,而是強調AI應用,讓機器人能承襲人類的知識、智慧,解決生活相關的各種需求。
在今年慶祝國慶大會中,總統賴清德認為「今年是台灣崛起的一年」,除了指出經濟成長領先亞洲其他小龍達到5.1%,就業狀況也是25年來最好,股票市值超過3兆美元,外匯存底首度突破6千億美元,此外,未來也要擴大AI產業投資,加強量子科技、矽光子與機器人三大關鍵技術研發。另一方面,政府將針對年輕族群提供包括:免除高中學費、補助私立大學學生學雜費、免除單身租屋所得稅、育兒津貼等政策。
「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館」10月16日開展,國科會表示,今年展出220件技術,更鎖定智慧機器人、量子科技、運動科技、AI應用與產學合作、晶創臺灣方案、未來科技獎六大技術領域等展區,全面展示科技回應社會需求,並推動產業升級的應用。
在中美科技競賽的背景下,大陸希望在未來產業取得先機,各科技重鎮紛紛加快布局。上海政府11日公布推動未來產業的相關方案,重點鎖定矽基光電子、第四代半導體、6G、核融合(大陸稱核聚變)、量子科技等產業,目標到2027年,能發展出20家左右未來產業生態的主導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