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量子電腦的搜尋結果,共286

  • 緯軟:留意密碼破解 衝擊產業

     緯創軟件大陸事業群總經理劉建民8日提到,該公司正在關注並投入「後量子密碼遷移」研究。他以「又一個Y2K(千禧蟲危機)問題」比喻,表示到2030年,後量子密碼遷移沒有順利進行,現有加密方式會被破解,密碼都會失效,而高科技製造業和金融業首當其衝。

  • 緯創劉建民:2030年若未完成「後量子密碼遷移」  全球加密失效

    緯創劉建民:2030年若未完成「後量子密碼遷移」 全球加密失效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發展論壇」8日下午舉行。緯創軟體大陸事業群總經理劉建民在與談中警告,隨著量子科技加速成熟,人類現有的加密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2030年如果沒有完成後量子密碼遷移,我們現在所有的密碼都將失效。」

  • 《其他電》鴻海研究院、QunaSys首秀成果 深化量子運算合作

    鴻海(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HHRI)宣布,與量子運算軟體領導者QunaSys合作研究的論文,已獲得國際期刊Physical Review Research接受刊登,雙方未來將持續強化合作,加速量子技術落地與普及,推動全球量子產業生態系發展。

  • 量子優勢的時代來了

    量子優勢的時代來了

     當科技界的喧囂仍縈繞在生成式AI的絢爛光環時,谷歌(Google)直接點燃了下一場工業革命的引擎。執行長桑德爾.皮查伊親自於X平台宣布,最新一代量子計算晶片Willow正式問世。當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尚需10的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計算,Willow僅需5分鐘即可解決。

  • AI前沿解密》Willow開啟可驗證的量子優勢時代(朱玉昌)

    AI前沿解密》Willow開啟可驗證的量子優勢時代(朱玉昌)

    當科技界的喧囂仍縈繞在生成式AI的絢爛光環時,谷歌(Google)直接點燃了下一場工業革命的引擎。執行長桑德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親自於X平台宣布,最新一代量子計算晶片Willow正式問世。這一突破性的歷史地位,堪比七十多年前的電晶體發明,為今日數位時代奠下了穩固基石。當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尚需10的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計算,Willow僅需5分鐘即可解決,這個數字不僅超越了物理學已知的時間尺度,甚至比宇宙的年齡還要長。

  • IBM量子糾錯演算法 大躍進

    IBM量子糾錯演算法 大躍進

     路透報導,一篇將在近期發布的學術論文,將表明IBM已能在超微(AMD)晶片上成功運行量子糾錯演算法。IBM隨後也向媒體證實了這項消息。受到這項科技重大突破的利多提振,IBM與超微股價24日飆漲逾7%。

  • 谷歌Willow量子晶片 演算速度突破

    谷歌Willow量子晶片 演算速度突破

     谷歌去年底發表的量子運算晶片「Willow」出現重大突破,成功執行一個新的量子演算法,運行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高出約1.3萬倍,首次實現「可驗證量子優勢」。

  • 振生半導體 晶片獲經部肯定

    振生半導體 晶片獲經部肯定

     量子運算時代即將來臨,傳統加密技術面臨被破解風險。新創公司振生半導體(Jmem Tek)專注開發後量子密碼(PQC)與物理不可複製功能(PUF)晶片,成功推出全球首款整合PUF與PQC的安全晶片,並榮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潛力新創黑科技獎」。

  • CEO觀點-量子技術躍進將推動資料韌性新紀元

    CEO觀點-量子技術躍進將推動資料韌性新紀元

     全球量子運算市場中,亞太地區展現巨大成長潛力。而台灣行政院早在2022年組建量子國家隊,預計至2026年投資新台幣80億元推動多項量子計畫。

  • 宏觀穿隧效應 開發量子技術新機遇

    宏觀穿隧效應 開發量子技術新機遇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榮歸英國學者克拉克、法國學者德沃雷及美國學者馬丁尼斯獲得,表彰他們「在電路中發現宏觀量子力學穿隧效應及能量量子化」,為開發下一代量子技術提供機遇,包括量子密碼學、量子電腦和量子傳感器。

  • 江飛宇Science》稀土:為何它如此重要

    江飛宇Science》稀土:為何它如此重要

    就在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大陸發動超高關稅之際,中國大陸也抛出了他們最強的一張王牌-「稀土限制」。一時之間,美國政府也顯得慌亂,喊出「開放稀土就可換取關稅休戰」,如今中國大陸還沒有鬆口。

  • 中原半導體論壇 產學研精英匯聚

    中原半導體論壇 產學研精英匯聚

     中原大學半導體產業學院於10月13日舉辦「中原70半導體產業國際論壇:回顧與前瞻」活動,吸引近200位產學研代表及師生與會,會中同步發起成立「台灣半導體國際發展協會」(TSIDA),期以策略性資訊共享與技術交流平台,整合台灣產業與學界量能,鏈結全球頂尖學研單位,因應AI智慧運算及量子計算時代的國際政經挑戰。

  • 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館16日開展 聚焦機器人、量子、AI、運動科技

    「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館」10月16日開展,國科會表示,今年展出220件技術,更鎖定智慧機器人、量子科技、運動科技、AI應用與產學合作、晶創臺灣方案、未來科技獎六大技術領域等展區,全面展示科技回應社會需求,並推動產業升級的應用。

  • 中原大學半導體論壇 催生台灣半導體國際發展協會

    中原大學半導體論壇 催生台灣半導體國際發展協會

    中原大學半導體產業學院13日舉辦「中原70半導體產業國際論壇:回顧與前瞻」活動,吸引近200位產學研代表及師生與會。會中同步發起成立「台灣半導體國際發展協會」(TSIDA),期以策略性資訊共享與技術交流平台,整合台灣產業與學界量能,鏈結全球頂尖學研單位,因應AI智慧運算及量子計算時代的國際政經挑戰,奠定產業永續發展基礎。

  • 日自民黨魁高市:台灣是極為重要夥伴、珍貴友人

    日自民黨魁高市:台灣是極為重要夥伴、珍貴友人

    立場友台、在本月4日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黨魁)的高市早苗,透過10日來台參加國慶日的日華議員懇談會訪問團轉交親筆信給賴清德總統,今天(13日)更新社群平台X,發文稱台灣是極為重要的夥伴和珍貴的友人。

  • 英法美3學者 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英法美3學者 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7日揭曉,由英國學者克拉克(John Clarke,83歲)、法國學者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72歲)及美國學者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67歲)獲得,以表彰他們「在電路中發現宏觀量子力學穿隧效應及能量量子化」,為開發下一代量子技術提供機遇,包括量子密碼學、量子電腦和量子傳感器。

  • 諾獎得主 馬丁尼斯曾任中研院主講人

    諾獎得主 馬丁尼斯曾任中研院主講人

     2025年諾貝爾物理獎7日揭曉晚間揭曉,美國籍加州大學教授馬丁尼斯(John Martinis)、加州大學英國學者克拉克(John Clarke)、法國籍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德沃雷(Michel Devoret)3人共享殊榮,其中馬丁尼斯與台灣關係深厚,每周與中研院團隊進行2次線上會議,因此本次獲獎,中研院團隊也感到相當開心。

  • 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力學三先驅獲殊榮

    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力學三先驅獲殊榮

     諾貝爾物理學獎7日得主出爐,由三位學者共享殊榮,分別為克拉克(John Clarke)、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表彰他們在量子力學的傑出貢獻,其研究成果造就了下一世代的數位技術。

  • 諾貝爾物理獎3學者促量子力學發展 馬蒂尼斯與中研院關係深厚

    諾貝爾物理獎3學者促量子力學發展 馬蒂尼斯與中研院關係深厚

    2025年諾貝爾物理獎今(7)日揭曉晚間揭曉,由美國籍加州大學教授馬蒂尼斯(John Martinis)、加州大學英國學者克拉克(John Clarke)、法國籍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德沃雷特(Michel Devoret)共享殊榮,3人,其中馬蒂尼斯更與台灣關係深厚,每周與中研院團隊進行2次線上會議,因此本次獲獎,中研院團隊也感到相當開心。

  • 師生同獲諾貝爾物理獎  中研院長:引領台灣量子電腦計畫

    師生同獲諾貝爾物理獎 中研院長:引領台灣量子電腦計畫

    2025諾貝爾物理獎7日公布,三位得獎學者John Clarke, Michel H. Devoret, John M. Martinis。其中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e和約翰·馬丁內斯John M. Martinis是師生關係,Michel Devoret則是在巴黎獲得博士學位後,以博士後身份加入約翰·克拉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團隊,一起專注於利用超導體應用的實驗。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