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量能付費的搜尋結果,共16筆
補充保費改革因股民不滿,遭政院「踩剎車」。衛福部長石崇良7日出席研討會,秀出大會致贈的前衛生署長張鴻仁著作《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表示政策出發點是為了健保財務永續,少子化後,勞動人口不斷下降,挑戰已在身邊,不是未來。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部長的出發點絕對是好的,只是走得稍微快了一點,戰後嬰兒潮資本利得多,多繳一點保費,也是在幫助年輕的世代。
健保補充保費收費改制惹爭議,遭政院喊卡。衛福部長石崇良7日表示,健保改革的所有出發點,都是為了確保健保的財務永續與穩健經營,讓制度能持續照顧更多民眾及弱勢族群。健保核心是「互助、互利,量能負擔」,設計過程須經過充分社會討論與共識凝聚,目前相關方案仍處於初步討論階段,尚未正式進入法治程序。
衛福部擬修改「健保法」,將健保補充保費制度進行重大變革,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將從現行每月結算改為年度總計,預估將有480萬人受影響,必須多繳補充保費。行政院強調,政府積極維持健保財務穩健、持續撥補預算,並維護繳納公平性,補充保費修法制度目前還在廣納意見階段,絕對不會為難小資族。
為避免民眾拆單規避補充保費,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本報專訪,透露將修法導入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採年結,修法方向取得醫界、學者支持,卻引發股票族反彈。支持方認為,全民健保為社會保險,精神在有錢的人幫助沒有錢的人、健康的人幫助不健康的人。股票族則認為,2萬元起徵點太容易達到,恐增加小資族負擔。石崇良今親上火線說明,將研究看看如何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
為避免拆單規避補充保費,衛福部將修法導入年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加總超過2萬元就得繳,獎金起徵點則從薪資的4倍以上,改為最低薪資的4倍以上。單筆扣繳上限,則從1000萬升至5000萬。社保司初估,結算制、獎金的改革及上限調高,將分別影響480萬人、200多萬人、1000人,為健保帶來100~200億、70~80億、6億收入。
現行健保住院部分負擔,規定每人都採一致標準,以今年為例,單次最高自付5.1萬、一年最高8.6萬,超過部分則不用再付。但對經濟能力不好的人來說,要付到8.6萬元恐有困難,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為避免民眾因病而貧,未來住院部分負擔將採個人收入對應健保級距計算,分別訂定不同的天花板,明年擬修正施行細則,拚後年上路。另現行一般保費費率上限為6%,若收支連動的機制成熟,不排除修法不訂定費率上限。
衛福部近期預告訂定「115年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住院應自行負擔費用之最高金額」草案,同一疾病每次住院自行負擔費用上限從5.1萬元調高到5.7萬元,全年累計住院自行負擔最高額從8.6萬元調升到9.4萬元,調整幅度較前一年大增,主因是每人平均國民所得增加。草案預告60天,預計明年(2026)元旦上路,初估影響上萬人,但經濟弱勢和重大傷病者不受影響。
台灣健保一度是世界典範,國人的驕傲,全民健康的守護神。現在卻醫療崩潰、醫護出走、病床封存、財務緊迫、醜聞頻傳,制度岌岌可危,如同核四封存、核廠除役、神山出走一般,由成功步向崩壞,令人不勝唏噓。
台灣健保一度是世界典範,國人的驕傲,全民健康的守護神。現在卻弄成醫療崩潰、醫護出走、病床封存、財務緊迫、醜聞頻傳,制度岌岌可危,如同核四封存、核廠除役、神山出走一般,由成功步向崩壞,令人不勝唏噓。
《老人福利法》修正案擬讓排富後的65歲以上長者免健保費,並讓必要陪伴者優惠搭乘交通運輸,引發外界反彈,連提案的國民黨都飽受壓力,昨日國民黨團決議暫緩《老福法》修法,協商後再處理,但藍委痛批衛福部宣稱此項修法將讓健保提前破產,根本在恐嚇人民。
立法院2024年最後一次院會將處理《老人福利法》、《就業服務法》以及《證交稅條例》修法,藍營評估,《就服法》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及《證交稅條例》當沖降稅較無爭議,應可順利三讀通過,至於《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不僅黨團內部還有異見,昨又有立委加碼,提供老人陪伴者乘車優惠,暫時不會處理。
立法院原訂上周排審《老人福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最寬鬆版本將讓所得稅級距未達20%的65歲以上長者「免繳保費」,由中央政府補助,引發巨大爭議,國民黨團內部也傳出把20%下修到5%及反對聲音,目前預計移到明日(31)排審。衛福部今日(30)重申立場,堅決反對長者免繳保費,否則會對健保造成百億衝擊。
立法院27日排審爭議高的《老人福利法》及《就業服務法》修法,因來不及討論,兩案皆延至下周二(31)再議。針對老人免繳保費,各界皆表示反對。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表示,全民健保是透過全民共同分擔,讓生病的人獲得最好的照顧,如今面臨少子化、超高齡化雙重衝擊,未充分評估就推行,恐會對健保財務造成重大影響。
實施近30年的停復保將走入歷史,自12月23日起,所有國人,不分身分,不管是否出國,都需持續繳保費。而在失效期之前已申請停保者,可繼續停保,但一入境就自動復保,不會溯及既往追討保費。醫改會對此表示支持,呼籲政府針對尚在停保階段的旅外國人善盡告知制度改變,避免如發生一紙行政文書通知,但民眾沒有收到,造成龐大欠費的狀況。
健保署擬修法將健保補充保費費率與一般保費脫鉤。醫界表示,希望根據不同收入,有的調升、有的維持、有的調降,目前補充保費的收入有6類,包括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股利與租金,其費率均為2.11%,針對後3類經濟優勢者,建議費率比照一般保費,拉至5.17%,至於需靠兼差維生者,則費率往下修,讓「條件好的幫助不好的」。
健保財務吃緊,擬擴大費基。健保署長石崇良14日表示,補充保費費率較一般保費為低,基於公平原則,確應該重新思考補充保費的費率,有能力的人該多繳,「資本利得的費率不該低於一般保費」,預計520後著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