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銅板股的搜尋結果,共24筆
自2016年以來,最低工資已連續9年調漲,現行最低工資為月薪28,590元、時薪190元,調幅若以今(2025)年為例,月薪由去(2024)年的27,470元調升至28,590元,調幅約為4.08%,時薪則由183元調升至190元,調幅約在3.8%,今年調幅可望落在4%左右,如審議後確定調漲,將是連10年調漲最低工資。
在全球軍工轉型與資安升溫之際,無人機產業迎來爆發性成長。分析師指出,台灣挾技術整合、供應鏈韌性與政策助攻三重優勢,成為國際買家首選,2025上半年無人機出口年增逾7倍,看好雷虎(8033)、中光電(5371)、漢翔(2634)等具實績廠商將受惠軍用採購潮與外銷需求升溫,建議投資人掌握供應鏈核心與軍工概念雙主軸,伺機布局具潛力個股。
「嫁妝股」是資深分析師、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的核心投資理念,在「資產不能夠縮水」的前提下,不僅可以積累財富給下一代,也相當適合偏好低風險的穩健退休族,他大方公開24檔口袋清單,殖利率全數都有5%以上,不僅全數股價百元有找,且絕大多數低於50元,由於都是低基期的績優銅板股,長期存也不心累。
進入配股、配息旺季,9日最新公布股利政策的共有11家,其中以紡織股業旺配息3.6元最優,由於股價50元有找,以最新收盤價計算,殖利率高達8.86%。
台股在川普關稅攪局之下,上周上演大怒神,非常刺激又逼人,所幸國安基金進場,從萬七拉回至萬九,很多人沒了信心被甩出場,還能存股嗎?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表示,風暴越大,越能看出誰才是會下蛋的金雞母!他從財報、配息、本益比、展望、題材等5大面向剖析,低調又耐操的銅板股:英業達是否能存股?
台股ETF上周「3王」出爐!成長王元大台灣50(0050):規模周增100.57億元最多;人氣王元大台灣50(0050):受益人數周增51,370人位居第一;報酬王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股價周漲0.82%拿下冠軍。上周10大受益人新增人氣王前5名分別為元大台灣50(0050)、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富邦台50(006208)、元大高股息(0056)。而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則被外資買超最兇,周買超金額979,742元,總計買超52,729.65張。
成立一甲子的南港輪胎,靠著近萬坪建案「世界明珠」,總銷估720億元,去年僅認列不到1成(62.5億元),獲利即年增20倍,董事會決定要減資,轉型成低資本、高獲利公司。不敗教主陳重銘分析,同樣是發錢給股東,減資免繳稅比配息好,同時有3理由看漲股價,因為減少股數能提高ROE和EPS,但提醒1隱憂,「世界明珠」算是一次性收入,減資後還是要有其他收入,才能撐住股價。
金融股股利政策陸續開獎,除國泰金上看3元股利,中信金也有發出2元實力,但相較2大金控董事會尚未拍板,但已有2家金融股定案,包括新產、中再保皆在7日揭曉股利,其中新產豪發7.15元現金,殖利率僅次冠德的7.24%;中再保則是配出1.9元現金,由於目前股價僅27.5元,換算殖利率高達6.91%,甚至比豪配6.05元的台灣虎航還耀眼。
封關進入倒數,台股量能也在持續萎縮中,近期成交值均在3,000億元附近打轉,因量能不足,再加上長假風險的考量,50元以下的銅板股頓成新的資金避風港,吸引法人及散戶爭相卡位,包括新光金(2888)、訊舟(3047)等19檔三大法人上周天天買、去年營收成正成長的銅板股也應聲出列,有望搶搭龍年最後一波多頭行情。
台積電(2330)法說繳出亮麗成績單,外資法人紛紛上修目標價,香港調研機構Aletheia給予台積電「優於大盤」評等,將目標價由1,400元調升至1,600元,其他外資目標價都在也在1,200元至1,400元之間,激勵台積電上周五(18日)盤中一度飆出1,100元天價,
美國降息循環底定後,上周三(18日)公布降息2碼,預計11月美大選後將續降1碼,12月中旬降息1碼,全年降4碼,明年再降息4碼,股、債及匯市等各類商品上演利空、利多出盡。
美國勞工部日前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5%,降幅超過預期,顯見通膨趨緩,更加深投資人對美國聯準會(Fed)降息信心,激勵美國科技股與中小型股走勢,其中標普500指數連5日上漲,改今年最大單周漲幅,距離歷史新高紀錄只差不到1%的幅度。
台塑四寶一掃破底陰霾,昨(13)日領軍強彈,除台塑、台塑化大漲逾4%,南亞、台化漲逾3%,台塑化更一舉站上50元收50.7元,成四寶中唯一揮別「銅板股」的個股。
台股27日加權指數收22185.00點,跌55.12點或0.25%,總成交值2927.71億元。三大法人賣超96.66億元,其中外資連5賣、並擴大賣超130.17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47.24億元及賣超13.74億元。
台股21日震盪拉回,市場觀望氛圍仍濃,成交量能持續萎縮,投資人縮手停看聽,盤面資金有限下,買盤大舉轉進銅板價中小型飆股,精剛(1584)、系統電(5309)、今皓(3011)等14檔今年來漲幅落後大盤、股本50億元以下,且股價低於50元的「三低小尖兵」,在盤勢震盪之際伺機探出頭。
「AI教主」輝達一舉一動牽動全球半導體業,才傳出遭美國反壟斷調查,又有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揭露,GB200 NVL36趕不及在9月量產,且需求也恐不若預期;今(3)日更有外媒補刀,表示Blackwell架構預計推遲至少3個月,直到明年第1季,才有機會大量出貨,不僅Meta、谷歌和微軟等客戶訂單推遲,台積電的代工產線,也恐因而被迫停擺。
台股2日大震盪,加權指數最低下探22,833點,失守5日及10日線,盤面個股跌多漲少,然受惠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資金大舉轉進低價股「避風頭」,42檔漲停股中近7成股價低於50元,正文(4906)、元晶(6443)、旺宏(2337)等14檔今年漲幅落後大盤、法人青睞的低基期銅板股挺身維繫多頭火種。
名列黃仁勳概念股的慧友持續狂飆,今(2日)再度強攻漲停,鎖死在新天價89.5元,對比5月31日的收盤價25.8元,短短一個月大漲逾2.4倍,可說是表現最為凌厲的黃仁勳概念股,後市備受關注。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在1月底來台參加台灣分公司尾牙時,公開稱讚9家供應鏈合作夥伴是「超級巨星」引發關注。回頭看這9檔概念股至今的走勢,以鴻海大漲74%最出色,表現最差的則是緯創,波段下跌4.78%。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在1月底來台參加台灣分公司尾牙時,公開稱讚9家供應鏈合作夥伴是「超級巨星」引發關注。回頭看這9檔概念股至今的走勢,以鴻海大漲74%最出色,表現最差的則是緯創,波段下跌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