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鋼液成分的搜尋結果,共06筆
中鋼為一貫化作業鋼廠,從上游煉鐵、中游煉鋼至下游的軋鋼產線,全廠共有15段不連續製程,生產冶煉的鋼種產品超過3,000種,並在建廠初期即導入ERP系統,且不斷更新和擴充其功能,無論接單、生產、品管、倉儲或銷售出貨,皆已完成「資訊化」及「自動化」系統建置。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正以驚人速度顛覆產業格局,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理應在AI應用上大展拳腳。然而,對於傳統產業而言,要擁抱AI絕非易事,轉型之路充滿挑戰。
近年來,數位轉型是許多公司營運的重中之重,從資訊、通信、金融業到傳產等領域,都要運用數位科技、導入人工智能,全方位改革,進而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尋找新生存之道,讓企業保持競爭力並創造新價值。例如台灣鋼鐵業龍頭中鋼公司、「護國神山」台積電等等都在數位轉型路上持續耕耘。《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盤點推動數位轉型的台灣企業,其中哪些是帶動聲量討論的前三名佼佼者呢?帶您一起來看!
中鋼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結合現場操作實務經驗,近期成功開發「合金投料AI預測系統」,並先導入至煉鋼一廠精煉站,以建置的AI模型依客戶鋼種產品訂單推算鋼液最佳合金添加組合,並建立投料異常警示功能。實測結果顯示,經由模型建議投料產出的鋼液不僅成分百分之百符合客戶訂單,一年更能降減約800萬元合金成本。
中鋼致力數位轉型,近期成功開發「合金投料AI預測系統」,並先導入至煉鋼一廠精煉站,以建置的AI模型依客戶鋼種產品訂單推算鋼液最佳合金添加組合,並建立投料異常警示功能。經實測顯示,模型建議投料產出的鋼液不僅成分百分之百符合客戶訂單,1年更能降減約800萬元合金成本。
中鋼(2002)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結合現場操作實務經驗,近期成功開發「合金投料AI預測系統」,並先導入至煉鋼一廠精煉站,以建置的AI模型依客戶鋼種產品訂單推算鋼液最佳合金添加組合,並建立投料異常警示功能。實測結果顯示,經由模型建議投料產出的鋼液不僅成分百分之百符合客戶訂單,一年更能降減新台幣約800萬元合金成本,力助中鋼數位轉型再向前跨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