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長者共餐的搜尋結果,共41筆
新北市三重區公所今(15)日舉辦「2025年三重績優宗教團體表揚典禮」,表揚19個長年投入公益慈善與關懷長者的宗教團體,頒發「老人共餐」及「銀髮俱樂部」兩大獎項。區長王坤南親自頒獎,感謝宗教團體在地深耕、發揮善念力量,讓三重長輩們在熟悉的社區中開心樂活。
台灣農村面臨高齡化挑戰,如何在地照顧長者成為政府與社區共同課題。苗栗縣後龍鎮埔頂社區、三義鄉雙湖社區與竹南鎮塭內社區,近日在農業部「第四屆綠色照顧十大優良典範」評選中脫穎而出,成功展現公部門與在地攜手推動綠色照顧、應對高齡化的成果。
丹娜絲颱風造成台南麻豆文旦減少8成,全台文旦因產量減少價格比去年略高,為避免長者捨不得花錢買文旦,雲林縣政府斥資逾百萬元購買2萬5000顆文旦,分送全縣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長青食堂長者,23日在北港鎮灣內活動中心舉辦第1場文旦發送活動,預計在中秋節前1星期完成全縣發送,讓長者們無負擔享用美味的雲林文旦。
中湖市民活動中心2.0升級完工!困擾多年的漏水問題正式成為歷史。新北市政府補助鶯歌區公所經費170萬元,進行中湖市民活動中心漏水改善工程,已於近日圓滿竣工,讓36年老建物「體質大改造」,此次工程除針對建物外牆滲漏、樓梯間油漆重整、廁所與屋突地坪防水施作外,更加強廚房牆面與天溝進行整體改善,工程全面完工後,明顯提升活動中心整體使用品質與空間安全,讓長者與民眾在更安心、舒適的環境中參與社區活動,展現市政貼近民意、務實施政的成效。
據環境部統計,台灣每年產生62萬噸廚餘,相當於堆滿1萬座台北101大樓。新光人壽以永續飲食為核心,推動《新光一畝田幸福餐桌》計畫,鼓勵民眾從日常飲食入手,養成低碳生活習慣,同時響應「SDG2消除飢餓」目標,發起「新光小農上菜續食行動」,7月4日號召新光小農將外貌不佳但品質無虞的新鮮蔬果,捐贈至社團法人臺北市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期待結合企業資源及食物銀行的物資運用,達到減少食物浪費,節能減碳的永續飲食指標。
金門縣金寧社會福利館新建工程重啟,縣長陳福海14日親自主持動土典禮,預計2026年8月中旬完工;未來將打造為地上2層的多功能場館,提供社區關懷、長者共餐及嬰幼兒托育等綜合性服務,完善金門西半島的公托資源,開啟地方社福建設新頁。
斥資新台幣達5700萬元的金門縣金寧社會福利館新建工程,今(14)日上午在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下隆重舉行動土典禮,預計將於2026年8月中旬完工;未來將打造為地上二層、總樓地板面積約799平方公尺,提供社區關懷、長者共餐及嬰幼兒托育服務的多功能場館,完善金門西半島的托育資源,開啟地方社會福利建設的新頁。
嘉義市全齡多元樂學發展協會結合衛福部嘉義醫院的資源,在嘉醫打造全市第一座位在醫院裡的社造C據點「全齡樂學嘉醫站」,經試營運1個月後,23日正式啟用。嘉醫院長莊仁賓強調,該站採醫療與長照結合,動線特別規畫分流,符合明年長照3.0的精神。
嘉義市政府輔導全齡多元樂學發展協會連結130年歷史衛福部嘉義醫院資源,在嘉義醫院閒置空間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全齡樂學嘉醫站」,經過1個月試營運,23日嘉醫站宣布正式成立,這座全台第一個位在醫院裡社造C據點,主要由嘉義醫院提供課程、師資,導入醫療知識、常識,讓醫療和長照能真正結合在一起,為讓長輩安心在醫院內上課,院方針對動線進行分流,讓長輩進出醫院時,減少與病患、醫護同處一室的機會。
為提升南庄鄉長者的生活品質與社交互動,國際獅子會300B6區總監張以聖及獅友們9日捐贈行動服務車及現代化廚房設備予南庄鄉5處社區關懷協會據點,計畫每年為312位長者提供營養餐食,並鼓勵長者參與共餐,促進身心健康。捐贈設施將改善行動不便長者的生活條件,預計2025年6月底前啟用,並擴展至蓬萊社區,進一步惠及更多高齡居民。
鼓勵社區發展協會推展多元福利服務,新北市社會局今(5)日在新北市政府6樓大禮堂舉辦新北市首屆「金好獎社區選拔」頒獎典禮,表揚41個社區發展協會,其中泰山義仁社區發展協會長期推動長者照顧、兒少培育、身心障礙支持、社會救助及環保工作,更成立長者「獅威舞團」,每年參與泰山區特有的獅王文化節,展現社區長者的自信與活力,榮獲金獎殊榮。
基隆區漁會30日邀請主廚示範運用漁會年節海鮮禮盒料理過年圍爐年菜,讓忙碌的現代人能在最短時間內烹調出營養、衛生又美味的佳餚,漁會也與立委林沛祥、基隆市議員許睿慈和長輩圍爐共餐發送福袋,讓長輩提早感受過年氣氛。
基隆區漁會30日邀請主廚現場示範,如何運用漁會年節海鮮禮盒為圍爐料理食材,讓忙碌的現代人能夠在最短時間裡烹調出營養、衛生又美味的年菜佳餚,漁會也與立委林沛祥、議員許睿慈共同與長輩圍爐共餐,並發送年節福袋,讓共餐的長輩提前感受過年氣氛。
國立金門大學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下,食品科學系學生得以進行自主學習,將高粱以膨發處理,賦於色香味與即食性,開發出新產品「粱好糯菓子」,並於「第一屆長期照顧永續發展論壇」獲得特優等殊榮。日前受金門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邀請,前進烈嶼鄉上林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教導社區民眾全穀物利用及如何完整保留營養素,現場由金大學生示範以傳統膨發設備製作高粱爆米花與製作健康穀飲,以金門戰地政務歷史為背景,將傳統融合創新概念帶入設計,推廣金門在地飲食文化。
林口太平社區9日舉辦「樂活低碳飲食慶生大會」,吸引約300位長者參加,林口11社區理事長皆到場支持。活動中,林口警分局長蔣叔君受邀宣導反詐知識,現場分享市府推動的百工百業識詐反詐信件,並傳遞防範詐騙的重要觀念。蔣叔君特別針對投資詐騙及假交友詐騙做重點講解,以實際案例提醒長者提防不法集團利用高額回報或偽裝成好友的方式進行詐騙。
我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社區成為台灣照護體系中重要一環。衛福部今日(4)舉辦全國社區發展金卓越社區表揚典禮,共7個社區獲得金質、銀質及銅質卓越獎,南投縣就有4個社區名列其中,推動長者、兒少照護服務及社區推廣,獲行政院長卓榮泰大力肯定,強調社區營造工作者,都是「台灣的英雄」。
台中市南區永興、工學及永和等3里約有2.3萬人,但長年以來缺乏活動中心,市府斥資4000萬元,新建3里聯合市民活動中心,市長盧秀燕等人28日揭牌啟用,讓地方等了10多年心願終於成真,也期待活動中心未來能提供市民友善多元的育樂空間。
台中市南區永興、工學及永和等3里約有2.3萬人,但長年以來缺乏活動中心,台中市政府傾聽地方民意,斥資4000萬元,新建3里聯合市民活動中心,市長盧秀燕等人28日揭牌啟用,讓地方等了10多年心願終於成真,也期待活動中心未來能提供市民友善多元的育樂空間。
新北市土城區超過65歲老年人口比例已超過15%,因應超高齡化社會即將到來,土城區公所攜手轄內行政機關、民間單位改造軟、硬體設施,包含打造自產自食老人共餐模式,或與學校合作讓長輩與兒童共學,促進跨世代互動及提升長輩的生活品質並增加社會參與,營造一起幸福共老的生活圈。
新埔鎮內立社區長輩比例高,65歲以上人口超過23%,社區從2016年發展關懷據點,舉辦長者共餐,為了讓長者能享受安全、無毒的蔬果,打造了名喚「知足園」的菜園,考量到長輩無法經常彎腰,其中一區建置免彎腰菜園。社區不只照顧長輩,也肯定新住民是重要的支持力量,在疫情肆虐期間,特闢一區予新住民栽種東南亞辛香料,還有定期料理活動,促進新住民之間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