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開庭辯論的搜尋結果,共38筆
美國最高法院正在審理影響深遠的川普關稅命令,並將於星期三(11月5日)正式進行言詞辯論。案件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定義緊急狀態?」回顧過去,在拜登任內,他曾以「疫情屬緊急狀態」為由,發布強制疫苗接種命令,但當時由保守派法官佔多數的最高法院駁回了該命令的有效性。如今,法院是否會對川普採取同樣嚴格的標準,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00
高雄一名葉姓運將,去年8月凌晨開著營業小客車行經高雄市區,見到警方大陣仗設置酒測攔檢站,竟無視現場告示牌、警示燈與員警揮舞的指揮棒,直接加速駛離,囂張行徑全被錄下。事後他挨罰18萬元、被吊銷駕照,還得去上道安講習。他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辯稱「天色昏暗、視線被擋」,但法官勘驗影片後打臉他的說法,判他敗訴。葉男再提上訴,近日仍遭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駁回,全案定讞。
為了打擊詐騙,政府去年制定《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該法第47條前段規定,認罪繳回犯罪所得可以減刑,後段規定繳回全部犯罪所得就可減、免刑。前段犯罪所得該如何認定?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4日裁定,只要繳回犯罪酬勞就有減刑的機會,但法官要考量犯罪情節,並非不分情節一律減輕一半刑度。
韓國憲法法院4日針對總統尹錫悅彈劾案進行宣判,八位大法官一致通過,決定採納國會提出的彈劾案。宣判後,尹錫悅即刻遭解除總統職務,成為韓國史上繼朴槿惠之後,第二位遭彈劾下台元首。韓國最慢須於6月3日前改選總統。
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擔任台南市政府新聞處長及民政局長期間,被控因連姓、王姓業者請託及關說接受2次性招待,台南地方法院2日開庭辯論,3人都否認檢方指控收受、交付不正當利益;檢方強調,陳宗彥憑職務上的密切關連性及影響力,接受業者請託與關說。全案辯論終結後諭知5月15日宣判。
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被控擔任台南市政府新聞處長及民政局長期間,由於業者請託視聽歌唱場所變更使用工程及關說警職人員平調等案,曾接受業者性招待2次,台南地方法院2日開庭辯論時,除陳宗彥否認犯行,連姓及王姓業者也都否認行賄;不過,檢方強調,陳宗彥憑藉職務上密切關連性及影響力,接受業者請託關說。全案辯論終結後,合議庭諭知5月15日宣判。
涉及台灣智慧光網圖利案的台北市議員陳重文,上周獲台北地方法院諭知800萬元交保並限制出境、出海及電子監控,台北地檢署不服提抗告,台灣高等法院8日裁定駁回,陳重文交保案確定。另台智光案北院8日辯論終結,檢察官認為陳重文犯後態度不佳,當庭請求法院從重量刑,全案定12月27日上午9時29分宣判。
喧騰一時的台灣智慧光網弊案,台北地檢署依圖利、偽造文書等罪起訴台北市議員陳重文、白惠萍夫妻、業者康立錡、陳洛麟4人。經台北地方法院密集開庭審理後,陳重文聲請具保停押,合議庭1日准予80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8個月,限制住居並戴上電子腳鐐。羈押195天的陳重文,花3小時籌措保金交保,下午4時40分走出北院全程不發一語。
國會改革法案延長賽繼續開打,憲法法庭今(6日)將針對國會改革釋憲案進行言詞辯論,朝野立委磨刀霍霍,此前憲法法庭已裁定暫時處分,此次實質的釋憲辯論恐會有更激烈對決,引發外界關注。《中時新聞網》也以直播提供最新現場畫面。
憲法法庭今(6)日將進行國會改革釋憲案言詞辯論,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依憲法法庭公布程序,有4個聲請方共用時間,幾個爭點已做過縝密沙盤推演,立院黨團側重立法修法程序問題;藍委則強調,本案不符合釋憲要件,大法官理應不受理,他們會當庭據理力爭。
處罰及防止監視觀察、尾隨接近、通訊騷擾、不當追求等的《跟蹤騷擾防制法》上路2年,黃奕超等法官因審理不服遭「書面告誡」的抗告案,認為法條規定「書面告誡決定,不得聲明不服」,侵害憲法保障的人民訴訟權,聲請釋憲並裁定停審。憲法法庭已受理,但何時開庭辯論仍未公告。
國民黨立委顏寬恒涉嫌詐領助理費、沙鹿豪宅被控涉竊占國土及假買賣,今年4月18日開庭辯論,法官諭知7月25日宣判,但因颱風凱米攪局延至26日宣判,一審宣判顏寬恒貪汙罪判7年10月、褫奪公權3年;偽造文書6月,可易科,盜領助理費108萬元沒收;竊佔國土罪則無罪,合計8年4月,可上訴。
國民黨立委顏寬恒涉嫌詐領助理費、沙鹿豪宅被控涉竊占國土及假買賣,今年4月18日開庭辯論,法官諭知7月25日宣判,不料中颱凱米來勢洶洶,暴風圈恐影響多縣市,台中地院今天(23日)表示,若25日放颱風假,原則上顏寬恒的案子將延至26日宣判。
男子張凱翔在2017年擔任新北市立中和高中代理教師,但校方依據教育部及新北市教育局的規定,不採計先前他任教2年的年資,他行政爭訟敗訴確定後,聲請釋憲並主張這樣的規定違憲,憲法法庭3月12日開庭辯論後,3個月內宣示判決,但今天(24日)已公告延長宣示判決之期間。
台中賴姓5億高中生案,台中地方法院3日開庭審理,和賴同性結婚被訴偽造文書罪的夏朝源庭審中堅稱,「結婚、共同生活」是兩人共同決定,並一反過去的沉默態度,當庭反質問「要多深厚感情基礎才能結婚?」,還嗆法官的詰問「很好笑」,若判他有罪,迫於輿論的判決、用外人眼光審視很「不厚道」。全案已辯論終結,定6月28日上午11時宣判。
37名死囚聲請釋憲,憲法法庭23日開庭辯論,判決結果最快7月下旬出爐,由於8成民意反對廢死,大法官詹森林詢問法務部代表「一定要跟大多數民意妥協嗎?」引發關注。法務部長蔡清祥昨強調,法務部堅決主張死刑規定合憲,至於是否廢死應由立法機關決定。國民黨團則呼籲大法官尊重多數民意,不該廢死刑,綠委也持保留態度,坦言民意確實存在巨大分歧,應當參酌學理、民意,做最妥適判斷。
大法官針對死刑是否違憲,近日在憲法法庭進行辯論。從結論先說,欲以司法機關包含憲法法院在內,來認定維持死刑為違憲是相當困難的事。原因在於,關於死刑的存廢關係到國民感情,故應以民意機關來處理才妥當。
憲法法庭23日開庭辯論死刑是否違憲,大法官詹森林說,難道大法官不能做憲法教育或裁判,「一定要跟民眾的意見妥協嗎?」引發全國關注。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郭正亮指出,政治學研究顯示,廢死國家都是基督教、天主教國家,因為掌握司法、立法權的人把「上帝才能決定生死」的意識形態強加下去,但台灣基督教徒的比例不到10%,但總統、司法院、大法官都剛好是這種人,這就會有一些問題。
憲法法庭23日開庭辯論死刑是否違憲,大法官詹森林說,難道大法官不能做憲法教育或裁判,「一定要跟民眾的意見妥協嗎?」引發全國關注。前立委郭正亮認為,有8成民意反對廢死,「立法院要選擇對抗」。
憲法法庭23日開庭辯論死刑是否違憲。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蔣萬安均表達反廢死的立場,侯友宜說,司法是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自己的行為要自己負責,「我從基層辦案看過很多無數的被害者,我反對廢死。」死刑並沒有廢,還是要按照法令,才能維護司法正義;蔣萬安表示,死刑議題不應該倉促行事,他認為台灣目前沒有廢除死刑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