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防疫保單理賠的搜尋結果,共29筆
根據最新統計,產險業資金運用總額自2021年以來呈現擴張走勢,從4,532億元一路增長至2025年上半年的5,689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是相較於金額持續成長,資金配置結構卻經歷了明顯轉折,從早期較為積極的海外與股票布局,逐步轉向為以股債收息與存款為核心的保守布局。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資料顯示,產險公司今年來連二季遭申訴件數已降至千件以下。產險業在2022年申訴案件大爆發,依統計,產險業2022年第一季申訴案件只有646件,到2022年第二季起向上直飆升,2022年第二季至第四季分別為7,735件、20,727件、15,806件,2022年總申訴案件近4.5萬件,其中防疫險爭議案即逾4.15萬件,占92.3%。保單理賠請求權有2年效期,防疫保單理賠請求時間幾已超過2年,因此產險申訴案件在今年逐漸趨於正常,今年第一季已降至792件,第二季為912件,單季均在千件以下。
根據保發中心資料顯示,產險上半年稅後盈餘130億元,較去年同期38億元,足足成長2.4倍,各家產險今年上半年稅後盈餘幾乎都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不少公司上半年獲利甚至創同期歷史新高,對於下半年是否續高獲利,產險業者認為,恐有二大變數。
根據保發中心資料顯示,產險上半年稅後盈餘130億元,較去年同期38億元,足足成長2.4倍,各家產險今年上半年稅後盈餘幾乎都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不少公司上半年獲利甚至創同期歷史新高!產險業者表示,但下半年是否可續高獲利,恐有些變數!
產險持續公布上半年財報,五家上市產險/再保稅後盈餘揭曉、續創佳績,已公布獲利的產險/再保,上半年稅後純益有五家逾10億元,分別是富邦產、國泰產、新光產、中再保及和泰產險,所有已公布獲利的公司上半年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產險業持續公布上半年財報,五家上市產險稅後盈餘全揭曉,上半年獲利續創佳績;另在已公布獲利的產險業者,上半年稅後盈餘已有5家獲利逾10億元,分別是富邦產、國泰產、新光產、中再保以及和泰產險,所有已公布獲利的產險公司上半年獲利幾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產險業的新光產險已率先公告上半年獲利,該公司前六個月即賺進半個股本,每股稅後盈餘5.34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4%,創同期歷史新高;四大金控旗下產險子公司自結獲利同樣交出好成績,不但富邦產、兆豐產已轉虧為盈,四家金控下的產險公司上半年每股盈餘皆逾4元。
兆豐產物25日才公告私募普通股之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為6月27日,股款納時間為6月25日至6月27日。25日晚間再公告私募現金增資股款45億元已收足。
由於防疫險再保人德商漢諾威再保險不願依再保險契約攤回防疫保單的再保險金,兆豐保險公告,該公司25日已委請律師再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漢諾威公司給付再保險金及遲延利息,以維護該公司股東的權益。
防疫保單理賠讓產險業重傷,經歷大幅增資及減資後,6月和泰產險、富邦產險都進行減資,隨著股本下降,每股淨值跟著回升,兆豐保險則正在進行減資53.33億元再增資45億元的程序,除了新安東京海上產、兆豐保險外,另外四大產險公司股本均已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和泰產、富邦產在6月份都進行一次大減資,隨著股本下降,每股淨值均跟著大幅提升。富邦產20日公告指出,該減資案對財務報告之影響是,依113第一季簽證財務報表資料設算,每股淨值將由13.82元提升為67.60元。
根據各產險公告,受惠於業務承保利益及財務投資利益增加,除法巴產險首季虧損3,000多萬元外,各產險今年首季全都賺,總計20家產險首季稅後盈餘88億元,大大扭轉去年同期虧損窘境。
走出防疫險賠本理賠的陰霾,產險業幾乎都獲利。據各公司揭露首季財報,受惠承保利益及財務投資利益增加,首季除法巴產險虧損3,000多萬元外,其餘19家產險與再保公司全都獲利,總計稅前盈餘93億元,大大扭轉去年同期稅前虧損32億元的窘境,稅後合計獲利88億元。
防疫保單理賠由於部分再保險人不認帳,近期傳出相關產險和國際再保險人正在進行訴訟中,產險業者說,各家產險在會計處理上不同,因為有些產險防疫保單理賠早已承認損失,若未來再保險官司敗訴就有要回來,即可認列收入;但部份產險則是「動態」認列損失。
裕隆(2201)周一召開法說會,由副總暨發言人羅文邑主持,針對今年台灣汽車市場銷量,裕隆預估為44萬台,年減1.12%,回到近兩年平均水準。裕隆n7三月開始大量交車,目前n7第一季交車破500台,第二季交車可期,n7每個月固定交車約1200-1500台,今年度評估有8、9千台。
金控下四大產險公司首季累積稅後全部轉正,其中富邦產險前三月累積稅後盈餘已達13.5億元,排名第一;國泰產險首季稅後獲利8.8億元次之;若以每股稅後盈餘(EPS)來看,國泰產首季已達4.38元,排名每股獲利第一,其次是華南產險的1.99元。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去年產險資料顯示,產險業的直接總賠款為1,873億元,雖已較2022年同期減少約37.5%,但直接賠款率仍高達77%,其中以健康險賠款率逾1,000%最高,其次是其他財產保險90%、海上險60%。
產險業走過防疫保單巨災後,金控旗下四大產險公司今年已恢復防疫保單理賠前水準,自結前二個月全都賺,以富邦產險稅後純益8.87億元居冠,每股稅後純益(EPS)0.6元;國泰產險稅後純益5.6億元、為歷年同期次高,且年成長達47%,EPS為2.78元,在四大金控產險中排名第一。
裕隆(2201)7日公告去年財報,2023年營收821.21億元,稅後純益46.91億元,幾已賺回上一年度因防疫險致虧46.97億元,每股純益4.63元,亦為史上第二高。
揮別防疫保單大理賠的悲傷,產險業終破涕為笑,2023年獲利大回升,稅前盈餘來到175億元,僅次於2021年的226億元,為歷史次高。除此之外,產險業申訴和評議案件也逐季下降中,預估今年將回到正常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