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零售業營業額的搜尋結果,共56筆
富邦媒(8454)10日公告10月合併營收約78億元,累計1~10月合併營收約848億元。據經濟部統計局資料顯示,9月零售業營業額年減2.2%,受景氣不確定性與民俗月影響,消費氛圍偏保守,momo表示,隨政府普發1萬元政策上路,加上年末最大購物檔雙11啟動,預期第四季將為全年營運挹注爆發性成長動能。
富邦媒(8454)114年10月合併營收約78億元,年減4.38%,momo表示,隨政府普發1萬元政策上路,加上年末最大購物檔雙11啟動,預期第四季將為全年營運挹注爆發性成長動能。
醫美產業發展蓬勃,永豐銀行宣布,即日起推出醫美整合金流服務,協助業者搶攻台灣醫美市場。永豐銀行指出,醫美整合金流服務涵括收款、付款、營運及管理四大面向,整合前端採購醫材、設備,再到消費端多元收款服務等,一站式整合資訊、金流,提升經營效率。
經濟部統計處24日公布8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其中零售業營業額為3,915億元,年增率0.4%,終結連四個月負成長。統計處分析,業者掌握父親節、中元節等節慶採買及暑假出遊商機。但9月有21天為民俗月,預期9月零售業營業額將再轉為負成長。
汽機車買氣回來一些了。經濟部統計處今發布8月份零售業與餐飲業營業額,各繳出3915億、933億元,年增0.4%與4.8%,都比預期來的好。前者主要是受到關稅不確定性打擊的汽機車業,因為民俗月落點不同、政府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徵加碼底定,業績有所回升。
永豐金證券舉辦「2025第三季產業投資論壇」,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在論壇中指出,半導體產業資本支出成長主要由AI驅動,隨著輝達(NVIDIA)成長動能可能較先前趨緩,市場焦點逐漸轉向ASIC,其中,TPU與AWS的發展最值得關注。
富邦媒(8454)114年8月合併營收84.9億元,月成長4.4%,繼南區物流中心啟用、中區物流中心於8月完成上樑後,momo持續強化全台物流布局,憑藉南北兩座智慧自動化物流中心,搭配遍佈全台的主倉、衛星倉與自有物流車隊,「中南部當日配」服務已正式展開試營運。
汽車關稅不確定性持續籠罩,經濟部統計處26日發布7月零售業營業額達3884億元,年減3.6%,拉出連4黑,其中汽機車營業額連5跌,7月衰退近2成,餐飲業由黑翻紅達871億,年增2.8%,至於7月工業生產指數113.53,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8.11%,連17個月正成長,主要受惠AI強勁需求。
汽車關稅不確定性籠罩,經濟部統計處今(26)發布7月零售業營業額,為3884億元,年減3.6%,拉出連4黑,尤其汽機車營業額更是連5跌,7月衰退近2成,餐飲業則是繳出871億,由黑翻紅,年增2.8%。
美國聯準會(Fed)降息機率大幅提高。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7月非農就業報告,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為7.3萬人,遠不及市場預期的10萬人,整體失業率較前月增加0.1個百分點至4.2%;同時大幅下修5、6月非農就業數據,導致市場擔心勞動市場韌性。
大罷免第一階段被完封,若政府兌現普發現金1萬元,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全球經貿環境大幅轉變,1萬元對今年經濟成長能有多少挹注「很難看清楚」,但在各行各業疲於應付川普對全球帶來的變化,普發現金至少可以替海嘯第一排的傳產員工,紓解面臨無薪假、物價上漲等壓力。
因為AI浪潮持續推動製造業與外銷訂單成長,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的6月工業生產指數111.48,月減6.86%、但年增18.65%,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112.11,月減7.24%、年增20.03%,均為連續第16個月正成長,並為歷年同月新高,不過主要是靠電子業拉抬,不少行業別都在衰退。6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兆902億元,也較上個月減少5.3%。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TCFA)23日進行新舊理事長交接,由杏一總經理蔡德忠接任;蔡德忠透露,本月14日曾就缺工等議題與經濟部,儘管經濟部明確回應,但仍期待再次協議解決。
對美汽車關稅遲遲未定,拖累國內零售表現。經濟部統計處今(23)公布6月份零售、餐飲零售額,都比去年同月衰退2.9%、2%。更慘的是零售業,上半年繳出負成長0.4%黑字。經濟部樂看下半年,只要關稅不確定性因素消除掉,全年還是會不錯。
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要求行政院須在今年10月底之前完成普發;相關條例通過後,網路即時民調顯示,超過7成民眾贊成普發。儘管行政院長卓榮泰15日表示,立法院未就普發現金1萬元一事徵詢行政院意見,已涉及違憲、違法;也有多位民進黨立委建議行政院應提出覆議或是釋憲,但考慮到首波大罷免即將在7月26日投票,行政院是否會堅持反對民意支持的普發現金,值得關注。
汽車關稅與貨物稅未定拖累零售業績。經濟部24日公布5月零售業營業額3949億元,年減1.6%,連2黑。主因消費者觀望汽車兩稅可能調降,導致汽機車業營業額年減幅創近4年新低(不計入春節因素)。但日前關稅調降敲定僅適用美製車,近期車市回暖,經濟部看好7月零售業可回溫。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5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批發、零售業都低於預期,統計處指出,零售業5月營業額呈現負成長,年減1.6%,主因為汽機車業營業額受美對等關稅議題影響,比去年同期大幅衰退18%,是新冠疫情三級警戒時期(2021年6月)以來,去除年節季節因素外的最大減幅。
汽機車買氣低迷大拖累!經濟部今(24)公布5月零售業營業額3949億元,年減1.6%,連兩個月衰退,主要就是關稅與貨物稅的「汽車兩稅」可能調降,導致車市急凍,5月汽機車業營收年減幅創近4年新低。不過隨著關稅政策漸定,車商恢復啟動夏日競賽,經濟部看好7月零售業可回溫。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2024年12月與全年工業生產指數,前者年增19.97%,後者年增11.45%,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則增加11.93%,皆為歷年第三高,並終止連兩年負成長。統計處分析,有此佳績主要為積體電路業和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表現突出,兩產業在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幅度中貢獻約九成。批發、零售、餐飲三業全年營業額則皆創歷年新高,不過,內需產業方面,主要成長因素為物價上漲所致。
民進黨百般阻撓,明槍暗棍不斷的雙城論壇,終於於12月17日(二)圓滿結束。途中沒有矮化主權,沒有爭議言行,只有兩岸交流的再度春暖花開,且有了實質「牛肉」,2000多萬人的上海市恢復台灣團體遊,對台灣觀光不無小補。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記蔣萬安與北市府打出的好球,對台北市與對國家都是利遠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