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電動車輛的搜尋結果,共136筆
據觀察者網引述英國《金融時報》11月9日報導,繼挪威和丹麥後,英國也開始憂慮中國電動公車構成「國家安全風險」。報導稱,英國政府正在調查數百輛中國製造的電動巴士,是否存在被遠程熄火的風險。但相關指控遭到陸企嚴正駁斥。
中華郵政為展現ESG永續經營推動成果以及打造綠色車隊願景,於21日在臺北北門郵局舉辦「電動三輪機車啟用典禮」,第一階段試辦共有44部電動三輪機車將導入郵務投遞作業,透過以電能取代傳統燃油,不僅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提升郵務作業效率,更可以展現國營公司積極響應政府淨零排放政策,以及永續經營的決心。
電動汽機車自2011年減免徵貨物稅及使用牌照稅租稅的優惠,將至今年底到期,為持續推廣2030年載具電動化目標,行政院18日通過相關修正草案,擬將減免方案延長至2030年底。並主打相當程度完全免繳貨物稅、牌照稅,鼓勵民眾在都有租稅優惠下選擇電動車。
行政院行政院會今拍板通過「貨物稅條例」與《使用牌照稅法》修正草案,延長完全以電能為動力車輛(電動車)減免徵貨物稅及使用牌照稅實施期間5年,至2030年12月31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本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後,請財政部會同經濟部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協調,儘速完成修法。
立法院新會期19日開議,由於現行電動車免徵牌照稅和貨物稅都將於年底屆期,財政部表示,本會期優先法案是修法延長這兩項電動車免稅措施,且有別於過去通常延長四年,本次修法版本將延長五年,至2030年12月31日止。
立法院第11屆第三會期最後一天,火速三讀通過《汽機車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條例》修正案,不僅將措施延長至2030年底,並將汽車汰舊換新補助上限提高至10萬元、機車6,000元,新購汽機車亦可分別獲得5萬元與2,000元補助。
信邦(3023)28日公告,斥資100萬美元認購柏林Swobbee GmbH私募無擔保轉換公司債,轉換成普通股之後,信邦將持有Swobbee低於1%股份,儘管未來不會再加碼持股,不過信邦已經開始交貨換電櫃給Swobbee,雙方已有五個案子合作中,產品單價高於連接器及線束。
財政部關務署建置「進口電動車線上申請貨物退稅服務」今日正式上線。不過外界認為,電動車減免貨物稅將在今年底到期,僅剩下4個多月的時間可用,關務署僅表示,確實有側面了解,但不便代替賦稅署對外說明。
深耕南台灣逾二十年的昭盈交通,近期正式將業務重心從傳統食品冷鏈延伸至醫藥冷鏈,並同步推動「綠色物流行動計畫」,以符合藥品運輸嚴格溫控與溯源需求,及回應運輸業朝低碳、智慧化轉型的產業趨勢。公司指出,醫藥物流不僅是精準運輸,更涉及醫療安全與法規責任,因此企業投入設備、流程及管理面的升級,已是進入此領域的基本門檻。
財政部5日公告使用牌照稅法第五條修正草案,強調為節能減碳,鼓勵民眾使用低污染車輛,以利我國完全以電能為動力之機動車輛相關產業發展,達成政府運具電動化的階段性目標,及實現2050淨零排放,擬將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得對電動車輛免徵使用牌照稅期限延長4年至2029年12月31日止,這也是電動車免徵牌照稅第五度延長。
財政部預告修正《使用牌照稅法》,電動車免牌照稅再延4年,到118年底止。相關官員表示,經濟部提減免貨物稅的稅評也已經送到財政部,目前還在複評當中。
台灣車市剛歷經關稅不定衝擊,原本有望在7月透過車商擴大促銷力挽狂瀾,力拚站回4萬輛甚至重回成長;然而,隨著與美關稅談判結果遲未定案,加上經濟部突釋出明年汰舊換新貨物稅補助有望評估「定額拉高」訊息,恐再度澆熄消費者當前買氣,讓已受創的車市如同「傷口撒鹽」,7月衝4萬輛宣告夢碎,更將繼續凌遲下半年市場。
環境影響評估開發單位收購民眾老舊機車,並換購電動車輛,可減輕民眾購車負擔及促進運具電動化,更有助於溫室氣體減量效益的提升。環境部111年推動車輛汰舊換新媒合,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7月7日將加入減碳效益收購行列,每輛汰換機車收購新臺幣2,100元,為目前最高媒合收購價金,如再加上減空污補助金1,000元及廢車回收獎勵金300元,每輛車民眾至少可獲得3,400元。
台北市日前發生電動公車爆炸意外,引發電動車安全疑慮,內政部4月提出安全指引,建議電動車充電設備應優先設在B1或靠車道出口處。但議員陳宥丞發現,全市133處公有路外停車場充電設備,多達30處未依指引設置,甚至有社會住宅設在B4。北市停管處回應,因部分既有停車場B2、B3才有停車格,因此未設置在B1,將全面檢討並與廠商協調,以符合規範。
北市日前電動公車爆炸起火,引發外界對電動車消防安全疑慮。內政部4月提出安全指引,建議電動車充電設備應優先設地下1樓或靠車道出口處。但民眾黨北市議員陳宥丞發現,北市133處公有路外停車場充電設備,有高達30處未依指引設置,其中瑞光、廣慈社宅停車場甚至設在地下4樓。北市停管處表示,因既有停車有些是B2、B3才有停車格位,會全面檢討並與廠商協調,盡量符合規範。
台北市大都會客運262路電動公車16日晚間8時40分疑因電池異常,整輛公車隨即爆炸起火。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17日於道安會報時指出,要求新北市交通局全面盤點並稽查新北市同型號電動公車的電池使用年限、保養維修紀錄及異常通報紀錄。
以專業銷售電動二輪車及相關零配件在國內享有盛名的康騏電動車,在國內三輪電動搬運車市場已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既有的農漁業搬運需求採購外,也陸續接獲許多產業界室內電動搬運車需求,去年開始投入的高空作業車零配件銷售市場,經過一年的歷練已在市場上站穩腳步。
為提升紙穴盤移植效率並擴大其應用,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發紙穴盤移植裝置,該裝置可附掛於不同車輛,每次可移植4行,除大幅提升作業效率外,人員可以採用乘坐方式操作,不需人力拉動,減少作業辛勞。該裝置為高效省工之移植新利器,而且已完成技術授權,業者正將原型機商品化,使機械更具競爭力。
全球掀起工業4.0與AI浪潮當下,自動化、智慧化與無人化成為各產業追求發展重點。位於苗栗的恆智重機在董事長翟毓溶帶領下,成功將MIT台灣製造技術與智慧運輸設備結合,打造出全方位自動導引無人運搬車(AGV)、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等先進機種,打破傳統運搬設備的限制,更在全球舞台嶄露頭角,成台灣智慧運搬設備代表品牌之一。
交通部徵收汽燃費用於道路養護,但電動車不使用燃料免徵,預估2030年電動車將達51萬輛、電動機車將達240多萬輛,該年度將減收36億元規費,衝擊道路養護財源。立委建議現行「汽車燃料使用費」改為「公路使用養護管理費」,交通部表示支持,並已由運研所通盤檢討徵收規範,預計2026年底出爐,研議2030年起全面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