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預立醫療的搜尋結果,共104筆
桃園補助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但上路快4個月僅135人施打,議員紛紛斥條件太嚴苛致執行率低落,民眾得自掏腰包1.1萬元並先預立醫療決定書,且打完第1劑才能享有補助第2劑8500元。衛生局長賈蔚強調桃園是全台最寬鬆,開始行動就能拿補助,打疫苗和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意願都上升,明年會續推。
桃園補助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但上路快4個月僅135人施打,議員紛紛斥條件太嚴苛致執行率低落,民眾得自掏腰包1.1萬元先預立醫療決定書跟打完第一劑才能享有補助第二劑8500元,抱怨連連。衛生局長賈蔚強調是全台最寬鬆,開始行動就能拿補助,打疫苗和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意願都上升,明年會續推。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下稱器捐病主中心)響應國際世界安寧日(10月的第2周),2025「心願追圓滿」世界安寧日公益路跑活動」18日在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登場。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等貴賓出席活動,感謝醫護人員與各界努力提升安寧療護品質,鼓勵國人認識善終三法,為生命的最後旅程做好規劃。
根據統計,國內預立安寧緩和療護意願線上簽署人數已達到109.7萬人,評估各國安寧緩和醫療發展情況,臺灣高居世界第三名,僅次於德國及荷蘭,在亞洲地區則排行第一。
新北市萬里區公所16日在行政大樓舉辦「五福臨門」健康講座,現場吸引超過百位民眾參加,特別邀請台大金山分院附設居家護理所負責人劉旭華擔任講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人生圓滿的5大祝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與善終。
內閣改組名單公開,衛福部長邱泰源確定去職,由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醫、藥界都給予高度肯定,大讚他身段柔軟、協調能力強,且資歷完整,相信未來衛福部會有很大的變革,當前急迫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說,「如果這種人才再處理不好,我想也沒辦法了!」
中市65歲以上長輩接種帶狀皰疹疫苗,目前仍須自費,兩劑費用約1.7至2萬元。民眾向市議員陳雅惠陳情,希望比照其他縣市提供免費接種。陳雅惠表示,帶狀皰疹雖不致命,但可能引發長期神經痛,呼籲市府正視需求、積極尋找財源,避免經濟壓力成為長輩健康的障礙。對此,市衛生局回應,已盤點經費並爭取中央將該疫苗納入長者公費接種政策。
金門縣消防局在消防署2024年消防績優救護人員甄選中表現優異,不僅在團體組中勇奪「金質獎」,成為全國消防局及港務消防大隊僅4個獲此殊榮的單位之一;在個人獎項部分,更有7人包辦丁組全部獎項,展現金門在緊急救護領域的專業實力與堅強執行力。局長呂英華昨(4)日約見並勉勵獲獎人員,他表示,這份榮耀是鼓勵也是責任,未來續秉持專業精神,堅守救護品質,為守護鄉親的生命安全持續努力。
第5屆「銀響力新聞獎」日前公布並舉行頒獎典禮,漢聲廣播電臺主持人孫佳玲參賽作品《爺奶善終?關鍵在醫療自主》,聚焦《病人自主權利法》議題,從多元面向報導高齡者合法善終方式,以及醫療自主權利,對社會關懷著有貢獻,獲頒廣播及網路音頻類即時新聞「優選」殊榮。
嘉義縣19日在民雄農工舉行複合式健康篩檢活動,藉此機會,衛生局特別擴大宣導「預立醫療決定」及「大家醫計畫」中央政策,透過行動劇讓民眾了解相關資格條件與流程。
水里鄉67歲男子13日在車埕割草時,突遭虎頭蜂攻擊,隨即感到身體不適,走到有人處還來不及呼救就倒地昏迷,消防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李奕忖、顏紘立獲報到場,發現該男已無呼吸心跳,立即施行CPR,並施打腎上腺素,隨即恢復意識並送醫,成功從鬼門關前搶回一命。
許多人生了重病時,可能會受不了插管治療的痛苦,選擇就這樣離開。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今(30)日分享,有位70歲婦人深受嚴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苦,喘到意識模糊之際仍不願意插管治療,不過老公堅持要救人,最後婦人雖然插管了,卻用顫抖的手寫下「別救了」,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痛起來要人命,不分黨派議員都催生疫苗公費補助,桃園市長張善政宣布7月1日上路,市民年齡放寬到50歲以上,但還要符合2條件,除接種過流感跟新冠疫苗,還要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才能享有疫苗第2劑免費福利,希冀減少無謂醫療資源浪費。
長照3.0明年正式實施,衛福部今於行政院會報告「長照3.0規畫」,年輕型失智者也能納入長照服務對象。對於外界關注財源狀況,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指出,現行財源來自遺贈稅、菸稅、房地合一稅,至今餘額達2000億元,推估2035年準備金仍有757億元,顯示稅收制完全足夠。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6年,我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比率至今仍不到1%。長期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直言,全民一生應至少都擁有1次免費簽署機會,才能降低門檻,同時開放給診所和非醫療機構執行,增加可近性。
有「車展女神」和「車模界林志玲」封號的模特兒蔡語芯近期傳出上醫美診所,因打牛奶針出事,送醫搶救昏迷指數僅3,經過19天,昨(12日)家屬忍痛決定拔管,引來兩派爭議。對此,律師林智群今午語重心長說:「昏迷指數3,基本上就是絕望」。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6年,我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比率僅不到1%。第一線人員反映,民眾常因預立照護醫療諮商(ACP)需自費而卻步,期望健保擴大補助,且醫療現場量能不足,呼籲放寬諮商執行場域,新增護理、長照、心理等非醫療院所,並做好配套。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6年,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率卻不到1%,原因包括醫療現場量能不足、許多民眾聽到預立照護醫療諮商(ACP)需要自費就卻步等。外界呼籲,應持續擴大ACP改由健保補助;衛福部表示,若將ACP全面納入健保,恐與現行法規扞格。
我國《病人自主權利法》施行6年,民眾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比率僅不到1%,實務執行面臨量能不足困境。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日舉行《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公聽會,聚焦是否放寬預立照護醫療諮商(ACP)執行場域,新增護理、長照、心理等非醫療院所也可執行。
Netflix熱播影集「忘了我記得」,講述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的故事,其中尊重病人醫療自主的「預立醫療決定」引發討論。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指出,去年北市有8468人簽署,占全國三分之一,隨超高齡社會來臨,應降低簽署負擔、擴充服務。北市衛生局回應會持續擴大補助對象,但也坦言,須面對預算有限和醫護不足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