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顯示裝置的搜尋結果,共25筆
隨著應用面開展,Micro LED晶片產值可望大躍進,繼2023年Samsung推出140吋Micro LED電視後,2025年Garmin fēnix8 Pro覆蓋各主要應用。TrendForce表示,這些指標性產品上市將逐步推動Micro LED晶片市場產值,預估於2029年提升至4.61億美元的規模。
高雄興達電廠新2號機上周爆炸,興達燃煤備用2號機及4號機在10日一度併聯發電。未料,今晨林口2號機突發故障,讓原本就吃緊的供電情勢雪上加霜,台電預估今天晚上尖峰備轉容率低於6%,因此再度啟動興達3、4號燃煤備用機組併聯,也讓外界質疑是否供電吃緊。
天氣炎熱,不過,台電官網顯示,裝置容量80萬瓩的林口2號機故障,供電歸零,另裝置容量逾74萬瓩的大潭1號燃氣複循環機組與約18萬瓩的通霄9號氣渦輪機部分故障,發電也歸零,台電表示,通霄9及大潭1原本就故障,林口2今早故障,目前瞭解原因中。
Micro LED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滲透率正加速提升,繼2023年Samsung推出140吋Micro LED電視後,2025年Garmin Fenix 8 Pro智慧手錶也將導入相關技術,加上預計於同年底問世的Sony Honda Afeela 30吋車用顯示,標誌著Micro LED開始覆蓋各主要應用。TrendForce表示,這些指標性產品上市將逐步推動Micro LED晶片市場產值,預估於2029年提升至4.61億美元的規模,但市場對現階段Micro LED的高功耗與高單價接受度仍是一大考驗。
AI與穿戴熱潮延燒,智慧眼鏡被視為下一個爆點,從配戴習慣到技術突破,市場正醞釀新一波成長動能。這項裝置正從新奇走向日常,隨著技術與成本拐點臨近,產業布局已悄然展開。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近眼顯示裝置短期雖顯平淡,但中長期有望加速放量,2030年全球出貨量將衝上4650萬台。
宇瞻(8271)多年來深耕智動化領域,致力於自動化檢測設備的軟硬體設計與製造整合,應用範圍已涵蓋金屬五金、半導體、面板顯示等多項產業,近年更進一步深化XR裝置與生技食品領域。8月20日至23日宇瞻將參加自動化工業大展,於南港展覽館1館呈現跨產業的自動化檢測技術成果。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AR眼鏡與VR裝置意向調查」,臺灣有54%消費者對AR眼鏡有興趣,大幅超越不感興趣(15%),其中以18-25歲族群的感興趣比例(64%)最高。調查也顯示,臺灣消費者對AR眼鏡結合AI抱持高度期待,有67%消費者抱持期待,不期待僅占7%,其中男性、26-35歲族群的期待比例最高,皆突破七成。資深產業分析師柳育林分析,近年AR眼鏡受惠於AI技術的突破與加持,開啟更多互動應用的潛能,搭載的AI功能也更多元,例如問答、翻譯、識別與導航,而從廠商動態來看,AR眼鏡搭載AI已成為潮流,廠商家數在這兩年有明顯突破,這股趨勢也將為臺灣廠商帶來商機,特別是在關鍵技術與零組件。
為幫助製造業製程優化,國科會專案支持下,4日舉行由清大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李明蒼研究團隊開發「雷射低碳製造技術」成果發表,以雷射鍍膜及圖樣化技術在常壓、常溫下進行,工序縮減為一次,大幅降低能耗及碳排放。就產業技術擴散方向,未來可應用在3D異直整合、軟性電子、矽光子等領域,如透明顯示裝置、溫控光學鏡片及精準健康醫療用個人化穿戴式裝置等。
為協助我國製造業強化製程優化能力,提升製造業生產產品之加工效率,國科會長期支持創新技術研發,其中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李明蒼團隊,便針對光電半導體產品開發出「雷射低碳製造技術」,可大幅縮短製程工序時間及材料成本,同時具備靈活的製程與設備整合彈性,此技術可應用於三維電子半導體元件、軟性光電半導體元件及矽光子元件等極具未來市場價值的產品製造,例如透明顯示裝置、溫控光學鏡片及精準健康醫療用的個人化穿戴式裝置等。
在2025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期間,HDMI協會重磅發表即將推出的HDMI 2.2規格更新,並同步釋出全球市場趨勢與未來應用場景預測。協會執行長Rob Tobias於媒體專場中表示,HDMI標準正因應超大尺寸顯示器崛起與次世代遊戲需求而持續演化,未來將以更高頻寬與更低延遲支援多元裝置。
根據市調機構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智慧手錶市場規模為335.8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成長至385.3億美元,而2032年將達到1,05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15.43%,顯示市場需求的穩步成長。而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智慧手錶已經從單純的時間顯示裝置,演變為融合健康監測、運動追蹤、通訊支付等多功能的智慧穿戴設備,並受到年輕世代的青睞。
全台首輛AI數位列車27日於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上路,北捷公司與業者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啟動車廂安全偵測,可即時分析旅客逃竄、對峙、尖叫等突發狀況,識別潛在危險提升捷運乘客安全。北捷副總經理陳建財表示,首輛數位列車2022年在板南線啟航,AI數位列車則選在同樣擁擠的淡水信義線,未來會評估拓展到其他路線。
台北捷運與業者攜手打造全台首部AI數位列車,27日於淡水信義線正式啟航,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未來在車廂啟動安全偵測,即時分析旅客逃竄、對峙、尖叫音頻等,識別潛在緊急狀況,提升捷運安全。台北捷運公司副總經理陳建財表示,首部AI數位列車選在旅客量最多的紅線,未來會再評估拓展到其他路線。
系統整合暨製造服務商英濟(3294)加速佈局新事業,雷射光機目前為全球最小規格並可用於空間掃描,操作上較體積龐大的傳統光學雷達(LIDAR)更具應用性,目前已獲得客戶正式委託開發,並預計2025年小量產,為營運增添動能。
2024年亞太傑出企業獎(Asia Pacific Enterprise Awards,APEA)頒獎典禮中,瑞鼎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黃裕國榮獲殊榮,分別獲頒卓越企業領袖獎(Master Entrepreneur Award)及卓越企業管理獎(Corporate Excellence Award),對瑞鼎科技深耕半導體專業經營及領導能力的高度肯定。
瑞鼎(3592)及董事長暨執行長黃裕國於「2024年亞太傑出企業獎」分別獲頒「卓越企業領袖獎」及「卓越企業管理獎」。董事長暨執行長黃裕國表示,瑞鼎積極抓住市場機會,因早期投入,故取得市場先機與份額,未來將持續秉持創新帶動企業永續成長。
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已恢復向美國軍方交付F-35戰機,但F-35聯合專案辦公室(JPO)周四說,美國政府正扣留每架戰機最後500 萬美元(近1.6億台幣)的款項,直到「更新技術3」(TR-3)升級完成。
極端高溫氣候延續多時,大陸用電需求猛增。面對電網負荷攀升,各地陸續倡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民眾節約用電。其中,浙江省省會杭州為應對極端高溫天氣帶來的供電壓力,宣布暫停燈光秀等非必要景觀照明,以確保民生用電需求。
歷經庫存去化,近眼顯示裝置整體出貨量將在未來幾年逐年增加,TrendForce預估,2030年VR/MR裝置出貨量上看3700萬台,預期OLEDoS將主導高階VR/MR市場,技術占比於2030年提升至23%。
根據TrendForce報告指出,歷經庫存去化,近眼顯示裝置整體出貨量將在未來幾年逐年增加,預期OLEDoS將主導高階VR/MR市場,技術占比於2030年提升至23%;而LCD將持續佔據主流市場,使用這項技術的近眼顯示裝置技術佔比為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