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危人群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大陸十一黃金周前,韓聯社報導,韓國政府將從29日起面向中國團體遊客(3人及以上)試行免簽入境政策,停留期限為15天,入境受限人員或有非法滯留記錄的高危人群將被排除在免簽對象之外。韓國政府預測,限時免簽政策有望提振旅遊業和地方經濟,有助於增進兩國民間友好感情。此外,訪問濟州的中國團體遊客和散客,可繼續享受原本就已實施最長30天的免簽待遇。
中共《人民日報》旗下《健康時報》報導,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日第52周流感監測周報顯示(2024年12月23日—2024年12月29日),南、北方省份檢測到的流感病毒陽性標本中,A型H1N1流感504占比99.6%。檢索發現,自第48周(2024年11月25日-2024年12月1日)開始,A型H1N1流感在南、北方省份流感樣病例合計占比達到99%以上。
冬天頻出現斷崖式降溫,不只是生活挑戰,也威脅著健康。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指出,此種天氣型態與中風、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關係密切,使猝死機率提升。然而,他提到,除了心血管疾病外,其它像是癌症,以及呼吸、腸胃、新陳代謝等疾病也要小心,例如感冒引起肺炎,嚴重就恐致猝死憾事。
據自由亞洲電台引述香港《南華早報》7日報導,幾家中國供應商表示,在發生一系列震驚全國的致命駕車衝撞襲擊事件發生後,學校、購物區和其他公共場所的交通安全護欄訂單激增。與前幾個月相比,11月份的產品諮詢和購買量大幅增加,一些公司將生產線員工人數增加了一倍,以應對緊急訂單。
大陸央視引述國家應急廣播29 日報導,37歲的張先生是一名北京「外賣小哥」,一天,他在送外賣途中突然肢體無力、不能行動,並伴有噁心、嘔吐症狀,被同伴緊急送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接診醫生迅速為張先生安排了頭顱CT等檢查,確診為出血性腦中風(大陸稱「卒中」),並立即為他安排血腫清除手術。雖然手術順利,但醫生表示,患者情況較嚴重,出院後還需繼續康復,並可能留有長期的後遺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警告,新冠病毒感染正在全球範圍內激增,並且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很快得到改善,而近期大陸確診率上升,讓人擔心疫情是否將捲土重來?專家分析,免疫力下降,或許是夏季確診高峰的原因之一,對於部分高危人群來說,準備好抗新冠病毒藥物依然有必要性。
外資昨天賣超仁寶(2324)逾1萬張,仁寶股價連3個交易日創今年以來新低,周K連3黑,月K連2黑,技術面呈短空排列。雖然外資29日大賣仁寶,但八大行庫、投信和自營商則是買超仁寶;呈現土洋對作。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國家情報院(國情院)29日表示,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女兒金主愛(音)正在接受「接班人」培訓。
大陸央視新聞29日報導,中國大陸目前有1.5億肺結節高危人群群體,每年新發現或者新診出肺結節達到1000萬至2000萬人,肺結節早期篩查也是臨床上最常見問題。這兩年,不少人在做斷層掃描(CT)時也發現,自己和周圍人在檢查中發現肺結節比例也增加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關注肺結節早篩,雖然發現肺結節比例增加,但不必過度恐慌。他強調,結節大多數是良性,但關注不能忽視,更需要透過科學有效診斷手段,提高社會公眾認知程度同時,做到「早診早治」。
能否想像僅憑一滴血的檢測化驗,就知道患上阿茲海默症等老年癡呆的風險有多高嗎?大陸復旦大學聯合團隊發表最新研究,通過血漿的蛋白檢測,人類可提前15年預知癡呆發病風險。未來可從血檢報告單上,就能提前知道有多大幾率患上癡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