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鼻中隔的搜尋結果,共11筆
高雄市大社區43歲張男疑與54歲郭姓女友屍體共處2日,直到上月30日清晨5時許,張男情緒失控持地磚砸義大醫院玻璃門後被警方逮捕,才意外曝光此案。據悉,郭女遺體雖無外傷,但雙眼呈現駭人「熊貓眼」瘀血,套房牆壁還發現可疑血跡噴濺,檢警不排除他殺可能,4日上午遺體解剖後,已開出死亡證明書,但死登載為「不詳」,仍有待科學鑑識結果。
1名67歲男性常年鼻塞,季節轉換時期,鼻塞症狀加劇,患者本身有規律使用過敏性鼻炎鼻噴劑及口服藥物治療,但由於鼻塞困擾太甚,該名患者日前到台北榮總新竹分院耳鼻喉科接受檢查,發現除了鼻過敏的影響,嚴重的鼻中隔彎曲才是造成他鼻塞的主因。經內視鏡微創手術的處理之後,該名患者不再受到鼻塞的困擾。
不少人每天都會習慣挖鼻孔清理鼻腔,甚至覺得這樣的舉動很抒壓,不過小心暗藏健康風險。醫師黃軒指出,當鼻屎過多引起鼻腔不適,挖鼻孔就成了自然反應,但也有不少人一挖就停不下來,研究發現這可能是釋放壓力的一種行為,習慣性地挖鼻,會帶來感染風險、鼻腔損傷、意外傷害等3種危害,有些案例甚至引發嚴重敗血症。建議平時應保持鼻腔濕潤,要挖鼻前務必洗乾淨手或用紙巾輔助,並減少無意識的挖鼻動作來保護鼻腔。
40歲陳姓竹科工程師從小飽受鼻塞困擾,長期使用鼻噴劑和口服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症狀,因鼻塞越來越嚴重,晚上還開始出現打鼾,影響睡眠品質,也讓枕邊人夜不能眠,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俊志做鼻內視鏡檢查,陳男鼻中隔彎曲加上嚴重下鼻甲肥厚,鼻腔空間狹窄,加上睡眠檢查顯示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以最新的微創鼻部手術,睡眠呼吸中止的症狀也明顯改善。
宜蘭一名30歲女子小函去年到醫美診所注射玻尿酸隆鼻微整,半年後竟發現自己鼻梁變寬、鼻型走鐘。經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診斷後,發現小函的鼻梁填充物已歪斜,且困擾已久的鼻塞、鼻塌竟是因鼻中隔彎曲所致,在為她進行結構式鼻整形手術後,小函不僅鼻塞症狀減輕,鼻型也變挺了。
金曲歌王、台語搖滾詩人流氓阿德暌違五年推出全新概念專輯《某乜人 Unrevealed》。專輯收錄七首全新創作,復刻25年前水晶唱片時期的三首經典曲目,讓消失廠牌的舊作得以重現。並推出相隔 30 年的唯一國語歌曲,以搖滾本格派的聲線詮釋,展現成熟男人的瀟灑魅力。流氓阿德形容自己如同結繩記事般,以寫歌紀錄人生與心情,整張專輯透漏出的情感,內斂而深邃,平靜又濃烈。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昨天分享,一名竹科太太來看診時抱怨老公睡覺時一直打呼很吵,開玩笑說會不會換老公比較快,讓他在診間不敢回話。他指出,打呼不只是吵人,還有可能是健康問題,像是變胖、太勞累、感冒鼻塞、睡姿仰睡等。
兩個人交往後可能會發展到同居階段,此時往往得磨合一切生活習慣。一位女子近日和男友展開同居,沒想到男友晚上睡覺打呼聲太大,讓淺眠的她直呼懷疑人生,好奇該怎麼辦才能改善這種狀況,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人紛紛建議可以分手、分房、看醫師,也有過來人建議可以去做鼻中隔手術改善。
44歲黃姓上班族近6年到春夏交替之際,會有約3周發生單側劇烈頭痛與眼睛腫脹、不自主流淚,難受到想撞牆,必須休息2、3周才能重返崗位。經檢查診斷為「叢發性頭痛」,接受高濃度氧氣治療與預防用藥調整後,大幅降低頭痛發作次數與嚴重度,擺脫定期頭痛魔咒。
宜蘭25歲擔任護理師的賴姓男子長年受鼻塞所苦,用藥也無法有效改善,鼻子不暢通影響其精神與睡眠品質,吸鼻子的異音和頻繁擤鼻涕更對生活與工作造成困擾。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發現是鼻中隔彎曲所致,遂做了結構式鼻整形手術、延長鼻中隔後,鼻子暢通、鼻形也變得更挺,一次改頭換面、重拾清爽人生。
69歲黃女士受頭暈所擾10多年,近日就醫發現她長期流鼻血,且舌頭尖端與下唇有類似血管瘤的小突起,加上眼白非常白,走進診間無力且呼吸急促,進一步檢查發現鼻腔粘膜散布小血管瘤並出血,診斷罕見的「遺傳性出血性血管增生症」,幸經治療不再飽受暈眩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