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區域醫院的搜尋結果,共336

  • 桃園 CT醫療車開進觀音 居民稱便

    桃園 CT醫療車開進觀音 居民稱便

     桃園市衛生局啟動全國首輛車載行動電腦斷層掃描儀(CT車),首站8日駛進觀音區衛生所,一早有不少民眾前往排隊。觀音區首位登上CT車檢測的53歲孫小姐興奮表示「舒適到快睡著」,不用大老遠跑到中壢市區就能做到斷層掃描。

  • 明年健保規模創新高  賴清德要求衛福部調整給付結構

    明年健保規模創新高 賴清德要求衛福部調整給付結構

    衛福部推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政府為了打造「健康台灣」,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達到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護理人員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近年流動率偏高,核心原因仍與待遇有關。他期盼健保總額提高後,衛福部可調整給付結構,改善過去不同工卻同酬的問題,未來可針對較高負荷、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給予較高點值,讓給付更反映實際工作量與專業難度。也希望在2030年前,將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

  • 桃園行動CT醫療車首站進觀音區 民眾興奮:舒適到快睡著

    桃園行動CT醫療車首站進觀音區 民眾興奮:舒適到快睡著

    桃園市衛生局啟動全國首輛車載行動電腦斷層掃描儀(CT車),首站於8日駛進觀音區衛生所,一早有不少民眾前往排隊。觀音區首位登上CT車進行檢測的53歲孫小姐興奮表示,「舒適到快睡著!」不用大老遠跑到中壢市區,就能做到斷層掃描,且非常快速就能完成。市府衛生局表示,行動CT醫療車將優先支援桃園市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計畫,並深入高風險職場及醫療資源不足地區,讓市民在家附近即可享有醫院等級影像檢查服務,縮短城鄉醫療差距。

  • 桃園行動CT醫療車首站駛進觀音區 民眾讚篩檢過程很舒適

    桃園行動CT醫療車首站駛進觀音區 民眾讚篩檢過程很舒適

    桃園市衛生局啟動全國首輛車載行動電腦斷層掃描儀(CT車),首站於8日駛進觀音區衛生所,一早有不少民眾前往排隊。觀音區首位登上CT車進行檢測的53歲孫小姐興奮表示,「舒適到快睡著!」不用大老遠跑到中壢市區,就能做到斷層掃描,且非常快速就能完成。市府衛生局表示,行動CT醫療車將優先支援桃園市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計畫,並深入高風險職場及醫療資源不足地區,讓市民在家附近即可享有醫院等級影像檢查服務,縮短城鄉醫療差距。

  • 衛福部推分級醫療!醫談診所困境苦笑:建議去1機構看病

    衛福部推分級醫療!醫談診所困境苦笑:建議去1機構看病

    衛福部積極推動落實分級醫療,然而醫師陳俊吉卻語出驚人,直言如果經濟、時間和交通許可的話,建議民眾去「醫學中心」看病。並稱待在診所,有些東西不是醫師不會或不願,而是健保限制他不能去做。

  • 女病患急診沒床躺 連告4家醫院 偵查隊警察都遭殃

    女病患急診沒床躺 連告4家醫院 偵查隊警察都遭殃

    一名急診醫師表示,8月時一名女性患者因為胸口不舒服、過度換氣到急診就醫,因為當時沒有病床讓她躺,對方竟稱危害到她的生命安全,怒告醫院急診,近日他前往偵查隊做筆錄,更得知附近還有3間醫院的醫師被告,甚至連偵查隊員警也遭殃,感嘆說「歹年冬,厚肖郎」。

  • 接見醫療奉獻獎得主   賴清德:積極進行健保制度改革   盼永續發展

    接見醫療奉獻獎得主 賴清德:積極進行健保制度改革 盼永續發展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醫療奉獻獎得主表示,政府相當重視「均衡臺灣」及「健康平權」,希望不管在臺灣哪一個角落,都能有機會得到妥適的醫療服務。健保制度已推行30年,對臺灣社會貢獻良多,但這段期間也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政府正積極進行健保制度改革,希望讓健保永續發展,提供民眾健康最好的保護。

  • 石崇良新官上任三把火 女醫嚇到:醫療同仁安全帶繫緊

    石崇良新官上任三把火 女醫嚇到:醫療同仁安全帶繫緊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後,著手推動一系列改革,包括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以及未經轉診到大醫院看病,將提高5成自付額、即1200元,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指出,這些議題一口氣丟出來讓她嚇了一跳,呼籲「醫療同仁,安全帶請繫緊」,其中她最期待輕症和重症病人通通擠在一起排隊的扭曲現象,能獲得改善。

  • 資拓宏宇 4大業務開花結果

    資拓宏宇 4大業務開花結果

     中華電信小金雞資拓宏宇規畫11月下旬轉上市,28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董事長吳麗秀表示,資拓宏宇長期深耕智慧政府、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四大業務版圖,結合AI、雲原生、數據治理及5GAIoT等核心技術,已在公部門標案與金融核心系統居於龍頭地位,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全力推展新創服務及產品做為第二成長曲線。

  • 《興櫃股》資拓宏宇佈局四大智慧版圖 預計11月下旬上市

    資拓宏宇(6614)今天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計11月下旬上市。該公司長期深耕智慧政府、智慧金融、智慧醫療與智慧城市四大業務版圖,董事長吳麗秀表示,公司主要客戶涵蓋行政院所屬中央二級機關、縣市政府、銀行、國營企業、部立醫院及區域醫院、交通及水利單位,合作模式以大型系統建置、長期維運與顧問規畫為主。隨著在台灣市場站穩腳步後,公司也持續擴張海外市場,目前已協助銀行前進美、日、澳、新、馬等十個國家,也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至史瓦帝尼、巴拉圭、菲律賓、瓜地馬拉等國。

  • 衛福部推假日急症中心 他曝醫院奇怪景象 嘆: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衛福部推假日急症中心 他曝醫院奇怪景象 嘆: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衛福部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推出「假日急症中心(UCC)」,並將在11月試辦。不過醫師姜冠宇指出,「假日急症中心」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且奇怪的案例還不少,醫院內部鼓勵醫師與醫護人員下班時間去上這個班,甚至還有些中階主管異想天開,想把急症中心的病人轉到自己醫院住院,即便這些病房並非假日急症中心的分院或院區,他忍不住嘆道,「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 2025數位賦能論壇》中華電董事長簡志誠:智慧醫療輸出全世界

    2025數位賦能論壇》中華電董事長簡志誠:智慧醫療輸出全世界

     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15日表示,醫療解決方案除了深耕台灣外,中華電信的智慧健康及長照服務應用已導入東南亞國家、例如泰國的醫院,台灣的智慧醫療生態系正式輸出至國際市場。

  • 童敏哲敢衝第一「不轉型就等死」

    童敏哲敢衝第一「不轉型就等死」

    在童綜合醫院的紀錄片中,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記錄著1971年創立初期偏鄉小診所的模樣。走過半世紀,這家位於台中海線的區域醫院,已經在台灣微創手術、國際醫療、智慧醫療占有顯著的地位。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今年6月,總院長童敏哲再接下「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董事長一職,正式完成第2代接班。

  • 桃園建首座市立醫院 衛福部點頭

    桃園建首座市立醫院 衛福部點頭

     桃園市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直轄市,市長張善政2月宣布要在八德區霄裡公園蓋市立醫院,8月親率隊爭取,終獲衛福部同意核定499張一般急性病床,將以自建自營方式營運,都市計畫變更案也進行中,預計年底報內政部審議,接著規畫設計和編列預算,拚2033年完工。

  • 桃園市立醫院落腳八德!499床自建自營拚2033年完工

    桃園市立醫院落腳八德!499床自建自營拚2033年完工

    桃園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直轄市,市長張善政2月宣布要在八德霄裡公園蓋市立醫院,8月親率隊爭取,終獲衛福部來函同意核定499張一般急性病床,將以自建自營方式營運,都市計畫變更案也進行中,預計年底報內政部審議,接著會設計規畫和編列預算,拚2033年完工。

  • 假日不衝大醫院 UCC看病省600元

    假日不衝大醫院 UCC看病省600元

     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健保署將在11月試辦「假日急症中心(UCC)」,部分負擔比照診所、地區醫院收150元,比起直衝醫學中心急診室的750元,民眾可望省下600元之多。至於掛號費,則由衛生局協調訂定,初步選定6都執行,每個縣市至少2個點。醫師公會全聯會、急診醫學會正著手研擬就醫指引,預計下周出爐。

  • 余忠仁愛重訓、TRX 每周運動90分鐘

    余忠仁愛重訓、TRX 每周運動90分鐘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余忠仁,不僅是胸腔科、重症醫療專家,私下也是一名運動好手。他挺過SARS、新冠疫情,幫助過重症患者解決疑難雜症,但高壓的生活並沒有壓垮他。雖然公務繁忙,但每周都要求自己至少運動90分鐘,重訓、TRX都是他的熱愛項目,平日則靠走動,維持活動量。賴清德總統推動健康台灣的其中一項目標,是2030年增加141萬身體活動人口,他也勉勵民眾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 掛號費比診所便宜 「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明起試營運

    掛號費比診所便宜 「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明起試營運

    台中市首座市立醫院「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由中國醫藥大學以BOT方式興建與經營,將自9月24日起試營運。北院區為老人暨綜合醫療大樓,營運初期開放內、外、兒科、婦產科、麻醉科、放射診斷科、急診及臨床病理科等8科門診及急診服務,核定急性病床數499床,試營運只收治100床。

  • 佳世達攜AWS 建構智慧健康生態圈

     佳世達集團17日首次舉行智慧醫療論壇,該集團結合旗下邁達特、浚鴻數據、達宣智慧,並攜手AWS的雲端運算、機器學習和資安架構,建構涵蓋醫院營運、醫材設備、到精準健康服務的智慧健康生態圈。現已於多家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與醫療機構展開試點,透過電子病歷、醫療影像與智慧病房管理系統的雲端部署,提升醫療數據整合與決策效率,加速醫療產業數位轉型。

  • 落實醫療分級 下轉病人給獎勵

    落實醫療分級 下轉病人給獎勵

     衛福部日前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將病人下轉至地區醫院、基層診所,可獲700點支付點數,而接受下轉者可獲500點加算,9月1日上路,鼓勵落實分級醫療。醫界認為,新制獎勵高,但成效未定,提醒政府給「胡蘿蔔」也要給「棒子」,慢性病超過一定比例者,須重新審視醫學中心資格。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