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TAICA的搜尋結果,共23筆
桃園市元智大學在114學年度表現亮眼,4月繁星推薦全數滿招,個人申請錄取率高達97.58%,榮登全國綜合大學之冠,另外大學分發入學同樣全數額滿,展現卓越的辦學實力與獨特的教育特色,深獲學生與家長高度肯定。元智大學指出,即使面對少子化的挑戰,維持穩健的招生動能,持續穩坐學生首選私立綜合大學之列。
教育部去年9月成立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 TAICA),不過傳出部分課程門檻過高、課業重,導致部分學生退選或停休。審計部報告指出,113學年第1學期總共有2645人次選修TAICA課程,學生完成修課獲學分介於190人次至368人次,比例約41%至62%,建議應該要擴大跨校學習資源,增加學生修讀AI課程便利性。
教育部113學年度推動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辦理跨校人工智慧學程,找領域專家開課。卻出現因有些課程難度較高、全英文開課、開給研究所學生,退選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學端呼籲,不要苛責學生退選,應鼓勵大學開更多課程。
教育部成立大專AI聯盟將進入第二年,不過,疑似課程困難、作業太多,學生退選或停休人數多。113學年教務主管聯席會議今明兩日在天主教輔仁大學舉行,多所大學教務長建議,目前AI聯盟開設課程難度較高,對學生學習壓力大,建議教育部能讓AI課程開設更多元化,給予不同面向或層級學生都能修習。
113學年度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於今明兩日在天主教輔仁大學舉行,會議以「培育AI人才、永續教育未來」為主題,會議首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發表專題演講「AI與人文社會的跨域融合」,強調人文素養在AI時代的重要性,並分享政大推動人文AI的課程規劃與研究實踐,培育具人文關懷的跨域人才,推動大學轉型與永續發展。
桃園市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以兒童文學結合生成式AI為核心,推動從小學延伸到大學的跨領域教學實驗,讓人工智慧不再只是科技課的主角,更走進國語課本與童話故事中,翻轉了學生對「中文系只能讀古文」的刻板印象,目前已有2本作品完成初稿,未來將集結為系列出版,同時開放教師使用AI工具重製內容,打造共創式教材平台。
元智大學宣布114學年度正式成立頂尖校級「半導體研究中心」,專注於第三代半導體技術、複合半導體材料、先進封裝與材料分析等領域,並結合人工智慧(AI)應用與產業需求,打造全方位的研發與人才培育平台,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注入新動能。
致力培育優秀技職人才的朝陽科技大學,適逢創校31周年,師生喜迎校慶,並展現朝陽辦學績效的卓越成果。朝陽科大113學年度日間部四技新生註冊核定2341個名額接近滿招,連續7年招生成績亮眼,在少子化浪潮中逆勢成長。
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公佈之「2025大學品牌力排名」,朝陽科技大學再次以卓越的辦學績效,展現強勁的品牌實力,穩居全台私立技專校院之冠。本次排名依「知名度」、「學群力」、「未來能力」、「碩士論文力」、「國際力」、「研發力」、「產學力」、「職務能力」、「性格優勢」及「校友薪資」等十大指標,評比國內120所大學,朝陽科大在「總排名」及「碩士論文力」勇奪全台私立科大第一,且18學群的分項評比中,更搶進「數理化」、「建築及設計」及「遊憩與運動」三大學群排名,其中,「數理化」與「建築及設計」學群亦榮登私立技職榜首,展現朝陽多元學術領域之深厚實力。
龍華科技大學於113學年第1學期獲選教育部25所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學校。日前工程學院智慧機器人技優領航專班學生匡立恆,跨校選修聯盟學校清大《資料探勘與應用》課程,並於期末專案中參加Kaggle平台上的「問題性網路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PIU)」AI競賽,從全球3559支隊伍中,以第150名(排序前5%)榮獲Kaggle銀獎,表現值得肯定。
龍華科技大學於113學年第1學期獲選教育部25所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學校。日前工程學院智慧機器人技優領航專班學生匡立恆,跨校選修聯盟學校清大《資料探勘與應用》課程,並於期末專案中參加Kaggle平台上的「問題性網路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PIU)」AI競賽,從全球3559支隊伍中脫穎而出,以第150名(前5%)榮獲Kaggle銀獎,表現值得肯定。
AI技術快速發展,高等教育積極探索其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結合「元素養(Metaliteracy)」的概念,將AI技術融入語言學習、藝術設計與文化研究,打造多門創新課程,像是中文系將古典詩詞與文化議題轉化為互動式數位作品,人文社會學院英語學士班將語言溝通結合數位科技,培養學生數位應用能力與倫理意識。
嘉義大學持續透過創新課程設計、跨域學習、產學鏈結及國際合作等多元策略,積極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展現卓越辦學特色。在少子女化挑戰下,嘉大仍展現穩健發展的成果,113及112學年度學士班日間學制註冊率分別達95.53%及97.39%,博士班註冊率更連續三年達100%,顯示嘉大在教育吸引力與學習滿意度方面的卓越表現。
教育部於2024年9月宣布成立「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並開設4類人工智慧相關學程,讓有興趣學習的學生可以進行跨校線上學習,修習達標者可獲得教育部核發學分學程證書。國立金門大學為結合更多學術資源,聚焦人工智慧在島嶼的應用與發展,於第二期計畫進程提出申請並獲核准通過,正式加入成為聯盟夥伴,成為國內55所發展人工智慧領域的重點學校。
苗栗縣政府及群聯電子公司共同組成「TEAM Miaoli」,積極推動 AI 數位轉型,18日舉行簽約儀式,由苗栗縣長鍾東錦、國立聯合大學校長侯帝光以及群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共同簽署「AI產官學合作備忘錄(MOU)」,希望未來攜手整合整合資源、學術研究能量與產業技術專長,推動人工智慧(AI)相關領域的研發、人才培育及應用實踐,助力苗栗邁向智慧城市的願景,打造智慧新未來。
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AI)掀起全球科技新革命之際,台灣半導體產業居關鍵位置,大學教育也不掉隊,首波「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簡稱TAICA)在113學年學期登場,共有台大、清大等25所大專校院加入,透過跨校進行人工智慧學程。CTWANT記者採訪到TAICA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她說「時間真的很驚險!」
由台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聯合主辦的「量子台灣論壇」於9月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吸引了在量子電腦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日本 IBM、富士通及英特爾等知名廠商參與,致力於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與全球量子技術的緊密連結。
對於教育部近日積極推動AI教育政策,國教行動聯盟今日表示,依國際經驗,AI倫理爭議從未消失,擔心缺乏倫理框架下的AI教育,可能讓學生暴露於偏見、歧視而不自知,亦可能因此對隱私、尊嚴造成危害,亦可能具潛在犯罪風險,建議教育部優先制定明確的AI倫理框架與使用規範,以保障學生使用時不逾越界限。
大學院校113學年度大多數9/9開學,教育部先行整合全國大專校院的人工智慧教育資源,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開設「人工智慧探索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工業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及「人工智慧視覺技術應用學分學程」等4類學分學程,以提供不同領域學生的學習需求,目標三年後能讓學程修課人數上限達到萬人的規模。
人工智慧(AI)正在改變人類生活,教育部長鄭英耀2日宣布成立「台灣大專校院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113學年第1學期有25所大專校院加入,共開設4類、每類各15學分的跨校人工智慧課程,修完課的學生,教育部將頒發學分學程證書,有利於未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