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4.0的搜尋結果,共1,425筆
電信三雄公布10月財報表現,中華電穩坐單月與累計獲利王,累計前十月每股賺4.2元;台灣大、遠傳則分別為3.87元與3.14元。
一名40歲患者因開車困難,就醫後發現右眼視力只剩下0.1到0.2,且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均為一般人的3到5倍,還著急地詢問醫師能否開刀讓視力恢復,但被建議應先「控制血糖」,所幸他血糖下降後再度回診,視力從0.2回升到0.6,也讓醫師藉此呼籲民眾,千萬別因血糖遁入地獄。
曾經風光一時、產值上兆的工具機產業,如今卻成台灣景氣寒風中的「慘」業,訂單苦盼不至,業界休無薪假、裁員風聲頻傳,甚至不乏老字號品牌面臨關廠命運。這不僅是工具機業的警訊,更是台灣傳統製造業的縮影─在AI與半導體光環之外,傳統製造業正陷入一場結構性挑戰。
英國央行(BoE)將在周四稍晚公布利率決議。多數投資人認為,政府預算案在本月出爐之前,利率不會有任何變化;但有部分分析師認為,通膨已經降溫到需要降息的程度。
美國聯準會於10月30日利率會議後,宣布降息一碼至3.75%~4.00%,繼9月17日降息以來再次調降利率。然而聯準會主席鮑爾指出,由於缺乏官方經濟數據,再加上聯準會內部對未來貨幣政策路線「意見分歧強烈」,對於12月是否降息「並非已成定局」。讓人感覺利率的調降可能不會如想像中的快,有什麼因素讓鮑爾如此難以抉擇呢?
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 CPC)於昨(5)日歡慶70周年,舉辦「成長、共好、信賴的CPC」感恩論壇。總統賴清德親臨現場祝福。總統致詞時表示,董事長許勝雄事業經營相當成功,他將自己成功經驗,透過CPC輔導能量擴散到各個產業,對台灣貢獻,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總統也說,CPC不僅僅服務在地產業,更透過亞洲生產力組織(APO)參與,讓會員國看見台灣的經營管理服務能量,讓世界看見台灣。
太子集團(Prince Group)董事長陳志日前遭美國司法部起訴通緝後,台灣檢警調於4日大規模搜查,除了在和平大苑地下室查扣「四大神獸」──布加迪Chiron Sport、法拉利LaFerrari、麥拉倫P1以及保時捷918 Spyder外,今(5)日最新曝光畫面中,又出現一輛連藝人周杰倫與林志穎都是車主的麥拉倫Senna,而太子集團擁有的更是據傳全球僅生產20輛的LM型號。
輝達黃仁勳無疑是當前AI產業中,最令人注目的標的。從 GTC大會高調釋出技術藍圖,到韓國參加APEC 並與當地科技領袖密會,每一步都牽動全球市場的神經。而他最新的一步棋與智能菁英企業 Palantir及Amazon的結盟,更在科技圈掀起軒然大波。
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AI)及工業4.0浪潮席捲全球,傳感器作為核心樞紐,正迎來快速成長。業界預估,2025年大陸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下同)5,000億元,占全球市場超過3成,其中汽車電子、工業製造及消費電子等領域持續拉動需求。
氣體分子污染物(AMC)防治專業廠濾能(6823)看好2025年下半年營收逐季增溫,帶動全年重返成長軌道,並對2026年展望樂觀看待,股價自10月中起向上走升,今(3)日開高後在買盤敲進下飆漲9.32%至85.6元,創2023年7月中以來近28月高價。
輝達GTC大會再度掀起話題,AI機器人已成為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台灣廠商在新一波科技浪潮下,除了既有硬體優勢外,「軟加硬」整合解決方案更是市場加速成長關鍵。新漢董事長林茂昌在機器人領域深耕多年,以「開放、創新」為理念,逐漸建構出採開放式架構的各類機器人模組化控制器,與AI技術結合,打造機器人「最強大腦」。
全球總經觀察:近日國際政經頭條大事,無非就是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暌違六年之後於韓國釜山所舉行的「習川會」;就會後所公布內容要點來看,其實就是在商言商,各取所需,其中美國對中國整體加徵稅率由57%降至47%,拿來取得中國釋出同意購買美國農產品如大豆與能源,而原先為防堵實體制裁清單所屬子公司漏洞的「50%穿透性管制規」,則是拿來交換先前讓川普跳腳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雙雙暫停一年。
造紙大廠正隆(1904)30日舉辦「2025正隆全球永續產業鏈大會」,邀集海內外逾500家客戶與供應鏈夥伴,聚焦分享ESG政策趨勢、低碳轉型與智能創新應用,展現推動產業共榮價值鏈的行動力與領航地位。
工紙廠正隆與芬蘭商維美德(Valmet)30日簽約,將投資30億元,在后里旗艦廠共同打造全台最大規模生質能汽電共生系統,預計2029年完工,屆時年發電量達1.28億度、減碳量4.8萬公噸,可望「減廢、創能、增綠」一舉三得。
毅嘉(2402)28日於馬來西亞居林舉行新廠落成典禮,新建廠房共四層樓,廠房總面積超過5.5萬平方米,全廠區採GBI(Green Building Index)綠建築設計,配備自動化生產線、物聯網系統和人工智慧,體現了工業4.0的核心原則,並專注於招募高技能人才,未來預計將可創造當地超過1,000個就業機會。
毅嘉(2402)今(28)日於馬來西亞吉打州居林高科技園區舉行新廠落成典禮,由董事長黃秋永、執行長曾恭勝率領經營團隊主持,正式宣告集團在東南亞布局再下一城。
和碩(4938)集團旗下華擎(3515)子公司東擎科技(7710)28日登錄興櫃,認購價格每股180元。公司表示,將針對邊緣AI運算、工業資安及開放式自動化等核心領域持續布局,並取得多項國際認證,受惠明年ODM訂單放量,產業景氣復甦帶動需求向上,明年營收及獲利將較今年同期有顯著提升。
大陸9月工業企業利潤延續8月的上升趨勢,年增21.6%,創近兩年來新高。另外,中美貿易談判訊號趨於正面,上證指數27日高開高走,一度升至3999.07點,創近10年新高。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報導,其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到9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732.0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2%,也是去年8月份以來各月累計最高增速。9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21.6%,較8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