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5件事的搜尋結果,共78筆
彰化一處蛋場的雞蛋驗出農藥芬普尼殘留0.03ppm,為容許值的3倍。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芬普尼最可怕之處,是會損害神經系統的穩定性,讓人易焦慮、入睡困難,若雞蛋遭汙染,毒素易累積在蛋黃,建議要防範,應從減少暴露與增加代謝力著手,例如選擇來源乾淨的雞蛋,多吃深綠色蔬菜、莓果等食物。
洗手乳、洗髮精快用完時,很多人會直接把補充包倒入舊瓶罐裡,兼顧環保與省錢,但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這會讓細菌量暴增,正確的做法是完全使用完後,把舊容器洗淨、用熱水煮沸,再經陽光曝曬乾燥,才能倒入補充包,否則舊瓶罐恐成為細菌培養皿,「越洗越髒」。
中華民國紅心字會副祕書長許雅青以「開箱日間照護中心的神祕面紗」為題,分享失智症警訊、照顧資訊,以及日間照顧中心的服務項目。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馬上聯想是血糖太高。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的源頭,其實是在大腦,腦內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變少,情緒、食慾、壓力、記憶力全都被牽動,最後才讓血糖失控,要預防糖尿病,關鍵不只是飲食,也要適時紓壓,晚上少追劇一集、早點睡覺,從大腦開始調整。
國道1號楊梅休息站匝道,今年1月過年前發生電動車自撞火燒車事故,釀4死4重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公布事實資料報告,指出該休息站啟用3年多發生14件事故,其中11件皆在分隔島鼻端及兩側,也發現匝道轉彎半徑與竣工圖不符,另實車測試結果顯示同車型輔助駕駛系統確實在彎道會自行解除,須駕駛手動修正。
青光眼被稱為視力小偷,是一種可能讓人逐漸失明的疾病。眼科醫師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患者除要定期追蹤外,平日要避免熬夜、做憋氣動作、避免吃過油食物與控制好血糖,以免誘發出血性青光眼,失明機率是百分之百,另也不可以大口灌水,以免眼壓飆高,讓病情惡化。
俠醫林杰樑過世12年,遺孀譚敦慈繼承遺志,持續對大眾推廣衛教知識,她說,自己最害怕罹患的疾病就是失智症,「我不想忘記這麼好的男人(林杰樑)」,為此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控制三高、吃原形食物與定期接種流感與肺炎鏈球菌疫苗,美國有研究顯示,打這2種疫苗能降低將近4成的失智風險。
一名在日本生活超過10年的外國網友,近日首次來台旅行,他大讚台北不僅美食誘人、交通便利、台灣人熱情自然的人情味,以及棒球氛圍和飲酒習慣,直呼「台北是一個很棒的旅遊城市」,尤其是美食比東京還有特色,但他也點出垃圾處理、公共廁所與台北車站轉乘動線等幾個小小不便之處。
藥師陳佳玲分享,她最近值班時,差點被一名患者丟出的健保卡砸到臉,結果對方卻一臉毫無歉意,讓她非常心寒,「我的態度很好,為什麼要這樣對待醫療人員?」
大部分民眾都有看病領藥的經驗,然而近日有名藥師表示,碰到病患健保卡用丟的,甚至差點甩到她臉上,讓人感受十分不好,直言非常受傷。同時她還曝光領藥時的5大NG行為,希望民眾能一同營造良好的發藥環境。
老是睡不好,問題可能出在吃錯食物。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飲食品質與睡眠息息相關,多吃蔬果、健康蛋白質的人,生理時鐘較穩定,容易睡得沉,愛吃高糖、高脂食物,則會害人睡不好,若想改善失眠,可先從飲食著手,晚餐多吃蔬果、別吃太飽,若想吃宵夜,選香蕉、燕麥,會相對健康。
明明不餓,嘴巴卻停不下來,可能不是意志力差,而是身體的油門卡住了。醫師蕭捷健分享案例指出,一名女子因壓力導致食慾停不下來,3個月內暴增7公斤,透過放鬆找壓力來源、蛋白質優先、蔬菜優先、攝取80%原形食物、睡好覺,成功在3個月內瘦下12公斤。
57歲藝人沈玉琳證實罹患俗稱血癌的白血病。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白血病很少是突然發生的,聞清潔劑、偶爾抽菸、吃加工食品、熬夜工作等平常覺得沒什麼的小習慣,長期累積下,都可能讓身體細胞走錯路,提醒白血病並不是毫無警訊,若有容易疲倦、爬個樓梯就喘、莫名其妙瘀青、牙齦流血、常感冒、體重驟降、骨頭痠痛等情況,都要格外留心。
在台灣約每半個小時,就新增一名大腸癌患者。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台灣人罹患大腸癌的機率,高居亞洲第一、全球第六,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分析原因主要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包括攝取膳食纖維不足、愛吃高油高糖的食物、久坐不動、缺乏健康意識及肥胖。
有些人飲食均衡、睡得夠,還是過敏大發作、覺得累、常生病。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感知會影響免疫力,如果長期看太多災難新聞、不開心事物,就算沒病毒,依舊會造成身體發炎、免疫力低下,建議練習正念、呼吸、冥想,多接觸帶來溫暖的故事等,免疫力與心情都會變好。
女性在更年期後,缺乏雌激素保護,易有高血壓困擾。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發現,只要每天多站起來26次,3個月血壓就能明顯下降,這是因為每次從坐姿站起來,腿部肌肉會短暫用力,因此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穩定血壓與延緩血管老化,這也是最自然的血管保養方法。
台灣人熱愛出國,且不少人旅遊首選日本,最近日本大阪一間飯店就在TikTok上拍攝短片,介紹在日本飯店不要做的5件事,包括不關電視就退房及別在公共空間穿睡衣、拖鞋,不過也有網友曾遇過完全不同的規定,在網路上引起討論。
資深媒體人馬西屏是政論節目的常客,2014年罹患罕見疾病後,健康亮起紅燈,近年鮮少在螢光幕前曝光,昨(13日)晚突然在臉書發文,坦承從十年前就陸續出現失憶症狀,接著分享自身經驗,希望社會大眾能提早正視此事。
美國總統川普4日將《大而美法案》簽署生效。法案涵蓋一項國際現金匯款稅(remittance tax),規定2026年1月1日起,將對美國匯到海外的現金款項,開徵1%的稅。專家指出,這項措施不僅將對數以萬計在美國工作的移民產生重大影響,適用對象也包括美國公民。
巴克萊發表下半年中國展望報告指出,鑑於中國房地產的指標惡化、出口前置效應回調、下半年美國消費放緩,以及消費市場雖具韌性但增長步伐趨緩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將會減弱。該行預期,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會在9月至10月高層會議期間或之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