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B肝的搜尋結果,共140筆
繼工作簽證H1-B施加新規之後,美國川普政府移民政策又有動作。川普6日在白宮得意宣布減肥藥品大降價這天,他還發布了另一項與外國人申請美簽有關的指令。美國各地外館6日接獲通知,發放簽證新增多項必須考量的拒簽理由,包括年齡與多種可能引發增加「公共負擔」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還有肥胖。國務院尚未置評。
台灣防治C肝已見成效,衛福部今年11月正式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C肝消除認證申請,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達標國家。不過,醫界指出,台灣仍有約150至20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且死亡率每10萬人達23.7,遠高於日本、新加坡,呼籲制定國家級B肝炎消除計畫。健保署署長陳亮妤宣布,將放寬健保用藥治療條件及給付,估計有2.6萬人受惠,最快明年1月上路,希望達成WHO的2030年全面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標。
台灣防治C肝已見成效,衛福部今年11月正式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C肝消除認證申請,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達標國家。不過,醫界指出,台灣仍有約150至20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且台灣死亡率達每十萬人23.7萬人仍遠高於日、新加坡,呼籲制定國家級B肝炎消除計畫。健保署署長陳亮妤宣布,將放寬健保用藥治療條件及給付,最快明年一月上路,希望最終達成WHO的2030年全面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標。
新華社22日報導,79歲,中國大陸人均預期壽命最新數據,較2020年提高1.1歲,大陸已有8個省分率先突破80歲大關,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沿。
83歲黃女士因身體不適就醫,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患有B型肝炎,進一步檢查發現一顆約1.5公分的肝臟腫瘤,確診第零期肝癌。所幸發現及時,執行電燒治療後,術後3天就順利出院,目前僅需定期追蹤避免復發。
57歲沈玉琳7月底因健康問題緊急住院,8月證實罹患血癌,全面停工。知名經紀人孫德榮9月透露,沈玉琳的骨髓報告「幾乎驗不到不好的血球」,正慢慢轉好。今(14日)據媒體報導,經醫生評估,沈玉琳已經能返家休養,狀況相當穩定。
臺北醫學大學針對全球90萬名未罹患糖尿病,也未曾感染過B型肝炎的成年人進行分析,發現具有B型肝炎免疫力的民眾,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可降低15%。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自疫苗誘發的「訓練免疫」效應所致,透過調節先天免疫細胞,改善整體免疫調節能力,進而降低慢性發炎引起的糖尿病風險。
醬料能增添食物的美味,但小心保存期限。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有一位40多歲的男子因全身無力、黃疸就醫,診斷是急性肝炎,且併發肝衰竭,事後追問,發現男子發病前幾天,在家吃麻醬麵,疑似是麻醬過期產生毒素,才造成肝臟急性發炎、全身變黃,所幸在治療後,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
台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具B型肝炎免疫力的人,罹患糖尿病風險顯著降低。這項研究結果,可望為台灣長期實施的B肝疫苗政策,帶來更大健康效益。
57歲沈玉琳日前證實罹患白血病(血癌),轉院到台大接受高強度化療及標靶治療,幾乎驗不到不好的血球。外界好奇,沈玉琳病發前3個月驗血全過關,怎麼突然就生病?對此,血液腫瘤科醫生戴承正猜測,可能跟沈玉琳之前臉上的瘤有關聯。
肝癌被稱為沉默殺手,B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醫師吳宗勤指出,自己一個月內就透過超音波,「抓到」了3位肝癌患者,都和肝炎有關,其中有人自知有B肝,卻未定期檢查,醫師提醒即使有在服用抗病毒藥物,仍需定期做超音波檢查,才能及早揪出病灶治療,特別是肝硬化患者。
工研院15日舉辦52周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邀請副總統蕭美琴見證新任院士受證。5位新科院士包括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米玉傑、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中醫大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台積電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台大醫療體系管理發展中心主任倪衍玄。
工研院15日舉辦52周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邀請副總統蕭美琴前來見證新任院士的受證。5位新科院士包括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米玉傑、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中醫大董事長蔡長海、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台大醫療體系管理發展中心主任倪衍玄。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12日是「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指出,近年來衛健委同相關部門大力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57歲沈玉琳今年7月底因身體不適送醫,接受進一步檢驗後證實罹患白血病(血癌),而沈玉琳為了治病已向《11點熱吵店》告假,如今人在台大接受治療。今(6日)稍早,王牌經紀人孫德榮發文分享沈玉琳病況,可見他曬出截圖問沈玉琳治療狀況,他回應最新的情況是骨髓報告中「幾乎驗不到不好的血球」,一切都往正向邁進,讓孫德榮很欣慰。
肝癌成因眾多,除了脂肪肝,B、C型肝炎及黃麴毒素也都是常見因素。醫師蕭敦仁分享,他的一位名醫老師本身有B肝,因平時抽血顯示肝發炎指數正常,便未定期做超音波檢查,結果等到腫瘤變大並破裂引發不適時,才驚覺罹患肝癌,追究原因,還跟吃下保存不當的花生有關。
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失衡,肝膽腸胃問題逐漸成為全民隱憂。從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到脂肪肝、膽結石,甚至大腸息肉與幽門桿菌感染,無一不是門診常見的求診主訴。面對這些繁雜症狀,該如何分辨輕重緩急?何時該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健康聊天室》邀請蘆洲上禾聯合診所院長陳品錚院長為民眾解惑。許多民眾對「肝膽腸胃科」與「家醫科」的分工仍感模糊。陳品錚院長強調,肝膽腸胃科屬於內科專科之一,當健檢報告顯示肝指數異常、膽囊息肉、腸胃不適等問題時,就該來到肝膽腸胃科做深入檢查與診斷。
知名主持人沈玉琳罹患血癌,目前在醫院接受治療,他表示向來作息正常,也沒有喝酒習慣,更非是B肝帶原者,連健檢數值都是正常,對於會病倒,至今仍相當疑惑。曾罹患血癌的婦產科醫師林禹宏,推測當時自己會罹癌的原因,不排除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
57歲資深藝人沈玉琳,上個月29日因身體不適緊急住院,經診斷證實罹患白血病(俗稱血癌),隨即暫停演藝工作專心治療。沈玉琳昨(22日)上午親自在社群平台發文,公開病程細節,「白血病根本無法預防,它會有徵兆,但一旦徵兆出現,你就是得病了,就是要住院治療。」對此,ICU醫師陳志金也強調,罹患白血病者做健檢也不一定能夠提早發現。
沈玉琳日前被確診白血病,全面停工休養,22日他在臉書發長文,公開自己的發病過程,表示「全世界最想知道病因的人就是我」,並針對外界揣測的病況給予詳細回應,也暫時婉拒親友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