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CODEX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在矽谷創業圈,幾乎所有成功的新創公司都曾面臨被科技巨頭吞併或擊垮的風險。然而,當前AI浪潮的核心企業OpenAI正改寫這個現實,展現前所未見的主導力量。
女股神伍德伍德(Cathie Wood)認為AI產業競賽已成為「四大天王」爭雄局面,但競爭激烈程度將可能很快演變為雙雄對決。
女股神伍德(Cathie Wood)認為AI產業競賽已成「四大天王」爭雄局面,但競爭激烈程度將可能很快演變為雙雄對決。
美國對等關稅今(7)日正式上路,空運市場再度湧現「壓線」的出貨潮,很多廠商都在最後一天把貨趕出去,且貨就算送到,也要美國那邊報得了關,搞到大家人仰馬翻。不過,台美談判究竟有無開放國內市場?因有保密協定,迄今仍是個謎。消基會昨表示,堅決反對以犧牲消費者權益作為政治交易籌碼。
在台美暫時性關稅協議確定20%後,總統賴清德強調「仍有努力空間」,但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年初曾點名台灣應廢除美牛禁令、放寬萊豬萊克多巴胺殘留值,由於台美關稅談判觸及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甚至還盛傳我方有意放行管制的美牛內臟及絞肉,並將豬腎萊劑容許值比照國際標準,就讓消基會表示,堅決反對以犧牲消費者權益作為談判代價。
OpenAI自2022年推出ChatGPT以來迅速崛起,成為AI產業領導業者,如今用戶突破8億人,估值也高達3,000億美元,但摩根大通最新報告卻示警OpenAI看似穩固的「王座」,正面臨來自內部治理與外部競爭的雙重壓力,前景並不如外界所想般樂觀。
ChatGPT是上班族工作時必備的輔助工具,不少用戶今(16)日在社群發文反映,指ChatGPT又當機,無論免費或付費版都無法使用,讓一票人崩潰,「是要我怎麼工作啦」,這波當機災情除了台灣,也包括美國、英國、日本等,各國網友紛紛在網路發文哀號。
食藥署去年6月預告,將保存期限30天以上的乳品訂為「長效鮮乳」,引發酪農業者不滿,1年來歷經跨部會討論,終於在今天(3)公告,未來僅限取得農業部「鮮乳標章」者可標示為「鮮乳」,其餘乳品則以「食用動物乳」、「牛乳」、「羊乳」等名稱,新規定將在明年7月1日生效。
科幻作品中早已多次討論過機器擁有自我意識、擺脫人類控制的可能發展。最新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或許這一天真的近了!專門研究AI風險的Palisade Research近期所做的試驗顯示,包括OpenAI最新的ChatGPT o3在內等多款AI模型竟然會拒絕關閉自己的指令,o3甚至會自行竄改程式碼,阻止自己被強制關機!
我國開放含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豬肉(以下簡稱「萊豬」)進口後,首次在進口豬肉中驗出萊劑,讓人想起五年前片面開放萊豬,以求換取台美BTA與加入CPTPP,卻淪為台美雙輸的結果。台美刻在進行的貿易磋商,應引以為鑑。
衛福部食藥署表示,明年1月1日起將實施嬰兒食品標示管理新制,原標示「餵母乳的嬰兒最健康」,參考國際作法修正為「母乳是嬰兒最佳的營養來源」;原標示「3個月以上嬰兒食用時應注意補充鐵質」,考量雙胞胎、多胞胎等情形,提醒所有嬰兒都需要注意補充鐵質,修正為「嬰兒食用時應注意補充鐵質」。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28)發布修正巧克力和可可粉重金屬鎘限量規定,後年(115)年元旦起,各類型巧克力及可可粉產品都需要符合標準,才能在市面上販售,違者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沒入銷毀,否則可處3萬到300萬元罰鍰。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19日透露,傳聞美國在檢討台灣對美牛、美豬的進口障礙,美國要求台灣要進口美國牛絞肉,且總統賴清德已經答應,行政院長卓榮泰對此回應「沒有這樣的討論」;國民黨立委李彥秀20日則質疑行政院與經貿辦卻是唱雙簧、大玩兩面手法,呼籲萊劑容許值絕對不是民進黨憑一己之私就可以一意孤行。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表示,7月1日起加嚴食品中重金屬限量規定,包括特定嬰幼兒食品、禽畜內臟類、堅果及油脂類,下月起在市面流通販售的產品,都需要符合新訂標準,若限期未改正可處3到300萬元罰鍰。不過,先前預告時包含巧克力,如今卻不見蹤影,食藥署表示,巧克力含重金屬相關標準為接軌國際,預計3個月內重新預告,最快明年1月跟進加嚴措施。
蜂蜜業者總會標榜「不純砍頭」,結果不純的始作俑者卻是食藥署。針對蜂蜜標示,食藥署不顧國際標準,參考日本蜂蜜含量超過60%,品名即可標示蜂蜜,被監察院糾正。藍委炮轟食藥署大筆預算採購檢驗儀器,卻放寬日本草莓農藥、蜂蜜標示,罔顧專業且失能;白委也批食安標準過於草率,連綠委都說重話,表示食安零容忍,食藥署該檢討就檢討。
現行以「蜂蜜含量是否達60%」作為蜂蜜類產品品名標示依據,監察院認為徒具形式且規範寬鬆,在3月糾正衛福部食藥署。但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針對蜂蜜產品標示規定是參考日本,監院6日重申,食藥署逕以日本規定加以比照,實有不妥,且目前食藥署並沒有法定檢驗方法,確有疏失。
針對食藥署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標示規定,徒具形式且規範寬鬆,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3月20日通過監察委員田秋堇、蔡崇義提案,糾正食藥署。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針對蜂蜜產品標示規定是參考日本,對此,監院今(6)日回應,食藥署逕以日本規定加以比照,實有不妥。目前食藥署並沒有法定檢驗方法,造成蜂蜜產品品質管理缺漏、無法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更難以提升消費者權益與健康,確有疏失。
日本草莓季即將結束,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再度於邊境攔截到1批農藥殘留違規。食藥署表示,針對日本草莓的監視查驗措施將在4月底截止,接下來仍會維持100%逐批查驗。但食藥署今年初預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其中放寬4項草莓禁用農藥,4月1日實施,由於日本草莓不合格都是農藥殘留,藍委質疑食藥署只是為了配合日本交流協會的申請,「通過的科學依據何在」?
炎炎夏日民眾喜歡隨手來一罐含有維他命C的碳酸汽水,清涼又消暑,但衛福部食藥署規定,即日起只要是「含糖」的飲料與食品,即使維他命C含量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包裝仍不得標示「高、多、富含」字樣,避免民眾受影響,進而攝取到過量糖分。無糖、代糖飲料或食品則未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