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低腹敏的搜尋結果,共09筆
近些年來,腸道菌相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林口長庚醫院胃腸科肝膽科醫師李柏賢表示,綠色奇異果在今年6月16日獲得歐盟健康聲稱認證,成為全球第一種被歐盟認可,具有腸道健康功效的新鮮水果;有研究發現,每天吃2到4顆綠色奇異果,每周可多排便1.7次。
夏季是瓜果的盛產季節。肝膽胃腸科醫師李柏賢表示,小黃瓜是對胃腸很友善的蔬菜,富含維生素K、鉀及槲皮素、咖啡酸等抗氧化物,有助改善腸道環境與代謝健康,此外,小黃瓜低熱量、高水分特質,也有助於改善便祕與減重,不過畢竟屬性偏寒,腸胃敏感或易腹瀉的人,建議汆燙後10秒再吃。
百香果素有「果汁之王」的美稱,其不僅味道可口,胃腸肝膽科醫師謝名宗指出,還富膳食纖維、天然果膠等成分,能幫助消化、減少腸胃發炎,以及改善便秘等。他並分享,日常吃百香果不妨搭配優格,有助於腸道好菌增長,令排便加倍順暢。
大腸激躁症又稱腸躁症,當排便改變,可能是腹瀉、便祕,或是兩者交替發生。臨床統計發現,男性較容易以腹瀉表現,女性則是以便秘為主,但目前尚無確切原因,只要每周發生超過1次,且持續超過3個月,就符合診斷標準。
46歲黃小姐擔任科技業主管,飲食作息均衡且正常,也有規律運動習慣,過去半年幾乎每2到3天才上一次廁所,3個月前開始,由於工作越加繁重,一天腹瀉多次,有時突然感到腹部絞痛,卻又解不出來,令她備感焦慮。
許多人都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是否水果就不能吃了?對此,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當處在急性期時,酸度較高的柑橘類水果,如橘子、柳丁、檸檬、柚子,或百香果、蔓越莓、草莓、鳳梨、奇異果,都先建議不吃;而像是木瓜、香蕉、葡萄、芒果等,於急症發作時仍可食用。
奇異果分黃色、綠色,對健康益處也略有差異。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表示,研究發現健康人食用黃金奇異果,能抑制餐後血糖上升28%,另項研究則發現,每天吃2顆綠奇異果,每周增加1.5次排便,能改善便秘,但提醒若是糖尿病患者,不管是吃哪種顏色的奇異果,仍可能讓血糖上升,需適量食用。
很多人都有肚子脹氣的經驗。一名40歲女子近3個月來,常肚子悶痛、脹氣,醫師詢問後發現,女子聽信吃黑蒜能排毒、改善脂肪肝,每天都吃1、2顆,而蒜頭、洋蔥、花椰菜、西瓜等,是特別容易產氣的食物,女子每天吃,難怪會脹氣不適。
不少人認為水果營養豐富又低卡,空腹時拿來果腹很適合,小心掉入隱藏的健康陷阱。對此,營養師蔡濰安指出,有6種水果不建議空腹吃,包含鳳梨、荔枝、柿子、木瓜、甘蔗及檸檬,不僅容易導致血糖飆升,還可能引發腸胃不適等問題。除了避免空腹食用上述水果外,想保養胃不妨可吃百香果和奇異果,前者有預防及治療胃潰瘍的功效;後者能防脹氣、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