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素有「果汁之王」的美稱,其不僅味道可口,胃腸肝膽科醫師謝名宗指出,還富膳食纖維、天然果膠等成分,能幫助消化、減少腸胃發炎,以及改善便秘等。他並分享,日常吃百香果不妨搭配優格,有助於腸道好菌增長,令排便加倍順暢。
醫師謝名宗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百香果能為腸胃健康帶來許多好處,它屬於低腹敏(包括低發酵寡糖、雙糖、單醣與多元醇)水果,適合腸躁症患者食用。
除此,謝名宗說,百香果屬於低發酵醣水果,不像蘋果、芒果、葡萄等水果容易造成脹氣或腸胃不適,因此適量食用對於腸胃敏感者來說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謝名宗更進一步列出百香果對腸胃的4大好處,包括膳食纖維多,有助於腸胃蠕動、改善便秘;含天然果膠,能維持腸道好菌平衡,幫助消化;酸度溫和,可刺激胃液分泌,有助於食物消化,但胃食道逆流者要適量;以及富含抗氧化成分,幫助減少腸胃發炎。
雖然百香果對腸胃很好,但謝名宗提醒,它為中等至高鉀的水果,每100公克可食部分約含278毫克的鉀,因此腎臟病患者或洗腎病友需限量,並避免與其它高鉀食物(如香蕉、柑橘類)一起攝入。
謝名宗補充,日常吃百香果不妨搭配優格,有助於腸道好菌增長,使排便加倍順暢;亦可以加入氣泡水成天然消暑飲品,幫助消化又解膩。
營養師李婉萍先前也推崇食用百香果的好處,其中她提到,百香果的GI值(升糖指數)和GL值(升糖負荷)都屬於低範圍,代表吃了它之後,血糖上升的速度緩慢、對血糖產生的影響小。一篇刊登於《食品化學》雜誌上的文章表明,百香果籽所含的膳食纖維能抑制澱粉酶活性、延緩葡萄糖吸收,或許對控制餐後血糖有益。此外,也有研究指出,百香果籽內名為雲杉醇的抗氧化物質,有助於改善代謝症狀,可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和降血壓。
不過,李婉萍提醒,即使有上述研究成果支持,糖尿病患者仍不可毫無節制地食用百香果,還是要適量攝取。她建議,1天不可吃超過4~6顆(大小有差),也要記得分散於各餐食用,且不可再吃其它水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