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保費收入的搜尋結果,共598

  • 富邦產、國泰產 10月獲利創高

    富邦產、國泰產 10月獲利創高

     金控旗下四大產險公布10月自結獲利,整體表現亮眼,其中富邦產與國泰產不僅雙雙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前十個月獲利均突破1.5個資本額,展現強勁的獲利實力。產險業整體承保績效維持良好,加上下半年股債資產評價回升,投資收益亦同步挹注獲利,全年獲利更上一層樓機率相當高。

  • 《金融股》凱基金前10月已賺238億元 EPS為1.37元

    凱基金控(2883)公布10月自結財務數據,單月稅後獲利為新台幣47.49億元,前10月累計稅後獲利238億元,每股盈餘1.37元。凱基金控指出,ONE KGI整合效益全面展現,銀行、證券、壽險三大業務交出穩健成績單,其中,銀行與證券兩大支撐金控現金股利的子公司,前10月合計貢獻獲利152.84億元,年增近13%,為金控未來配息奠定堅實基礎。

  • 扯陸配翻車!王義川轟漲健保費先解決「依親」醫藥記者打臉了

    扯陸配翻車!王義川轟漲健保費先解決「依親」醫藥記者打臉了

    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三大改革,部長石崇良6日親上火線說明,包括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消息引發外界討論。綠委王義川則批評,健保費調漲前,要先解決沒繳過健保費的大陸人來台依親卻能使用台灣健保的問題。對此,有資深醫藥記者指出,台灣對大陸居民使用健保均有名額限制,質疑王義川根本沒仔細讀健保相關法規與資料。

  • 醫改會揭補充保費不公 年度結算難擋租金、地下經濟

    醫改會揭補充保費不公 年度結算難擋租金、地下經濟

    補充保費改革爭議延燒,醫療改革基金會指出,補充保費制度本身存在地下經濟龐大、租屋市場不透明等問題,二代健保推動至今,「跨部門財稅資料整合、勾稽」的老問題遲遲未解,即便改成年度結算,也只擋下部分規避手法,真正的不公平問題仍在。健保要永續,不能只挑容易動的那一塊,應從完善所得資料、健全費基制度、強化收費公平,三方面同步啟動,才能真正落實改革。

  • 健保補充保費怎麼收?石崇良:研究讓小資族保「小確幸」

    健保補充保費怎麼收?石崇良:研究讓小資族保「小確幸」

    為避免民眾拆單規避補充保費,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本報專訪,透露將修法導入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採年結,修法方向取得醫界、學者支持,卻引發股票族反彈。支持方認為,全民健保為社會保險,精神在有錢的人幫助沒有錢的人、健康的人幫助不健康的人。股票族則認為,2萬元起徵點太容易達到,恐增加小資族負擔。石崇良今親上火線說明,將研究看看如何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

  • 9月保費現金淨流入213億

    9月保費現金淨流入213億

     保發中心最新統計,9月總保費收入2,094億元、保險給付1,881億元,保費現金淨流入213億元,已連四月淨流入,壽險流動性穩當無虞。

  • 健保補充保費改制 影響480萬人

    健保補充保費改制 影響480萬人

     政府承諾不調整健保費率,為闢財源,衛福部社會保險司代理司長陳真慧5日指出,明年將修《健保法》就健保補充保費進行改革。針對結算機制,將從「單筆計算」改為「年度結算制」,未來一年利息、股利等收入累計超過2萬元,即須繳納2.11%補充保費,估影響高達480萬人,可望為健保基金每年挹注100億至200億元,最快2027年上路。

  • 傳800億買三商壽 揭玉山金非搶不可原因

    傳800億買三商壽 揭玉山金非搶不可原因

    台灣金融購併擬再添一樁,十月二十三日晚間,傳出玉山金控將以每股約八至八.二元,換股購併三商美邦人壽(以下簡稱三商壽)。

  • 今年外幣保單銷售 上看4,000億

    今年外幣保單銷售 上看4,000億

     金管會公布,壽險業今年前八月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2,718.13億元,其中投資型保險約423.13億元,占比約16%、傳統型保險約2,295億元,占比約84%。

  • 壽險百億神單 前九月衝12張

    壽險百億神單 前九月衝12張

     今年前九月,八家壽險公司誕生12張「百億神單」,超過去年全年的11張,創2022年來、四年新高紀錄;其中壽險龍頭國泰人壽獨占四張、富邦人壽兩張,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安達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凱基人壽與安聯人壽各一張,12張神單合計銷售突破2,000億元。

  • 八家壽險誕生12張「百億神單」!超越去年 這家獨占四張

    今年前九月,八家壽險公司誕生12張「百億神單」,超過去年全年的11張,創2022年來、四年新高紀錄;其中壽險龍頭國泰人壽獨占四張、富邦人壽兩張,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安達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凱基人壽與安聯人壽各一張,12張神單合計銷售突破2,000億元。

  • 《金融股》三商壽Q3一舉扭轉上半年虧損 每股盈餘0.16元

    三商壽(2867)自結前三季稅前淨利4.4億元,稅後淨利9.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16元。三商壽第三季每股獲利0.28元,一舉扭轉半年的虧損,主要因台股指數大漲,適度調節持股配置,提升權益類資產獲利,逢高實現資本利得;加上配合主管機關發布準備金暫行措施,與額外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有效減緩台幣兌美元前三季大幅升值影響,第三季底淨值為408億元,淨值比更一舉提升至2.98%,非常接近法定標準,總資產達1.60兆元。

  • 壽險前九月新契約保費7,393億元

    壽險前九月新契約保費7,393億元

     壽險業今年業績亮眼,壽險公會16日公布,前九月新契約保費,除健康險年減6.3%獨憔悴、傳統型傷害險年增7.9%,其餘險種包括傳統型壽險、傳統型投資險與年金險等,全數呈兩位數增長;其中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熱銷2,958億元、年增30.5%。

  • 《金融股》台產前三季簽單保費年增逾8% EPS為2.75元

    台產(2832)自結9月稅後淨利為1.14億元,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為9.34億元,累計加權稅後EPS為2.75元。

  • 富邦金9月獲利創同期新高:前9月賺逾900億元

    富邦金9月獲利創同期新高:前9月賺逾900億元

    富邦金(2881)今(13)日公布9月自結合併稅後淨利174.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富邦金累計前9月稅後淨利909.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6.38元,續為金控獲利王。

  • 揮別入不敷出!壽險8月解約、還本金雙降

    揮別入不敷出!壽險8月解約、還本金雙降

     壽險業告別「入不敷出」窘境。保發中心統計顯示,今年8月壽險解約金減至1,068億元,連四月下滑並寫一年半來的最低水準;今年前八月,總保費扣除總給付,再加計利息收入,整體現金淨流入6,245億元,超越去年全年的5,968億元,顯示壽險業現金相當充裕。

  • 獨家》壽險不缺現金了!今年前八月現金淨流入規模 超越去年全年

    壽險業告別「入不敷出」窘境。保發中心統計顯示,今年8月壽險解約金減至1,068億元,連四月下滑並寫一年半來的最低水準;今年前八月,總保費扣除總給付,再加計利息收入,整體現金淨流入6,245億元,超越去年全年的5,968億元,顯示壽險業現金相當充裕。

  • 壽險保費連三月現金淨流入 流動性警報暫解除

    壽險保費連三月現金淨流入 流動性警報暫解除

     保發中心7日公布最新統計,8月壽險保費收入1,902億元,為2024年11月以來、十個月新低;保險給付也同步下滑至1,769億元,為一年半以來最低。保費收入扣除保險給付後,8月保費呈現金淨流入133億元,連三月淨流入,壽險業的流動性警報暫告解除。

  • 解約少了、給付降了 8月壽險保費現金連三月淨流入

    保發中心7日公布最新統計,8月壽險保費收入1,902億元,為2024年11月以來、十個月新低;保險給付也同步下滑至1,769億元,為一年半以來最低。保費收入扣除保險給付後,8月保費呈現金淨流入133億元,連三月淨流入,壽險業的流動性警報暫告解除。

  • 勒索攻擊頻仍 資安險成護身符

    勒索攻擊頻仍 資安險成護身符

     隨著數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勒索軟體攻擊、社交工程詐騙及供應鏈資安事件與日俱增。金管會提醒,企業在建立軟硬體資訊安全防護措施的同時,亦可依據自身業務特性與經營風險,評估並選擇投保適合之資安保險商品,以有效轉移潛在的資安損失風險,確保企業穩健經營與永續發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