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信用成本的搜尋結果,共31筆
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穆薩勒姆(Alberto Musalem)6日表示,他肯定聯準會(Fed)為提振就業市場而降息的做法。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啤酒及特定熱軋扁軋鋼品反傾銷調查案(下分別稱啤酒案及熱軋鋼品案),財政部於114年9月24日公告傾銷調查最後認定結果,相關廠商確有傾銷情事。
今年上半年台灣銀行業稅前盈餘成長7%,惠譽信評分析,主要受惠於淨利差及淨手續費收入的增加,預期全年獲利能夠穩定成長,但明年銀行業獲利,將因信用成本上升及換匯收益下降而面臨挑戰,今年至明年,減損放款比率可能會超過先前預測的低於1%。
中租-KY(5871)26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回應市場關注的資產成長、信用成本與金保法因應等問題。中租控股指出,上半年營收與獲利仍受大陸市場影響,但東協業務表現亮眼,帶動整體營運維持穩健,上半年累計營收492.8億元、年減3%,地區別來看,台灣、大陸分別減3%及7%,只有東協上升7%,且仍以馬來西亞及柬埔寨成長較為顯著。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最新報告指出,儘管台灣銀行業整體面臨來自全球貿易與經濟成長放緩的挑戰,其主要民營銀行仍展現出強勁韌性,信評等級維持穩定,展望雖下調但體質未明顯惡化。
惠譽信評18日示警,隨著經濟逆風週期、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台灣銀行業恐面臨獲利能力和資產品質的壓力不斷上升2大風險,如果關稅戰導致發生嚴重且經濟衰退,國內的房地產恐再大幅修正,讓銀行業面臨壓力,因此將台灣民營銀行業展望,從「中性」調整成「惡化」。
融資租賃龍頭中租-KY(5871)公布2025年5月自結合併營收82.63億元,月減0.08%、年減5.76%,改寫同期次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5.82億元,月減9.52%、年減22.57%,為近3月低,惟每股盈餘(EPS)0.59元、創近8年2個月低。
惠譽信評27日表示,中租控股(BBB-/穩定)2024年的財務結果顯示,集團的資產品質因其於大陸和泰國等經濟體成長放緩,曝險持續承壓。由於整體的融資成本仍然很高,這對獲利能力產生了負面影響。
凱基金(2883)今日召開法說,對於市場傳出規畫收購安泰銀,總經理楊文鈞雖表示「不會評論任何市場傳聞」,但重申銀行對金控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凱基金對此向來有兩手策略,若有好併購機會又談得成當然最好,若沒有也不會自滿於既有規模、會持續追求有機成長。
融資租賃龍頭中租-KY(5871)25日召開法說,董事長陳鳳龍表示2025年台灣及中國大陸市場業務均目標成長5%,東協依國家目標各異,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目標成長10~15%,泰國則保守目標成長5%。同時,看好資金成本有望續降,對獲利恢復成長將有正向效益。
繼AI新創公司DeepSeek發布AI大模型造成美國華爾街股市暴跌,中國大陸的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雲也發布「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Qwen2.5-Max,並稱在測試中的表現超越DeepSeek-V3及OpenAI的AI技術模式GPT-4o。是否如此還需要第三方專業機構認證,但中國AI研發突破美國晶片算力限制緊追其後,已是不爭事實。
由於市場擔憂川普關稅與財政政策將增添通膨上行風險,加上FOMC調降2025年降息幅度,使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因而走升,導致今年來特別股表現承壓。柏瑞投信表示,雖然近期特別股受美債殖利率走高和季節性因素的影響而波動加大,不過美國經濟維持穩定成長、Fed降息方向並未改變,加上發行特別股的金融業獲利展望仍佳,預期特別股在這樣的總經環境下仍將受惠。
中租-KY(5871)股價跌跌不休,先前受大陸經濟表現拖累,最近又陷入立委點名成「打房破口」風暴中,值股價破底之際,高盛證券頂著逆風伸出援手,從基本面角度提醒市場,中租-KY資產品質趨穩、利差壓力減緩,明年獲利可望迎來拐點,維持「買進」投資評等。
上市櫃企業第三季財報季來到尾聲,期間部分公司財報不如預期,或產業前景不明朗,引發內外資研究機構調整觀點,中租-KY(5871)遭摩根士丹利、凱基投顧聯袂降評,12日股價失色、打落跌停,英業達(2356)、群聯(8299)也遭法人降評,股價面臨壓力。
今年銀行獲利向好,商業銀行每一員工平均獲利貢獻前三強中,包括花旗、京城及匯滙豐銀行,兩大外銀成功卡位擠進前三。根據金管會統計,上半年金融三業中,以銀行業3,003.8億元最賺,貢獻近半獲利,續寫史上同期新高、年增12%。
惠譽信評報告顯示,台灣銀行業的盈利能力今年達到高峰後將小幅下降。儘管2025年收入可能因換匯(Swap)收益減少而下降,但其核心獲利能力應可維持平穩,穩定的放款成長與手續費收入,有助於抵銷Swap收益減少及信用成本微幅增加,支撐其基本盈利能力。
惠譽信評表示,儘管台灣銀行業2025年的收入可能因為換匯(Swap)收益減少而下降,但其核心獲利能力應可維持平穩,穩定的放款成長與手續費收入應有助於抵銷Swap收益減少以及信用成本微幅增加,支撐其基本盈利能力。
惠譽信評指出,受到風險偏好降低、公會自律規範影響,前三大融資租賃公司的年化後成長率於2024年上半年放緩至5%,但蓬勃的中小企業活動仍將支撐其成長前景,但惠譽信評認為,在台灣強勁的流動性環境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強勁,仍將支撐其成長前景;需留意的是融資租賃公司對商業本票市場的依賴,構成顯著的再融資風險。
第一金控30日召開2024年第二季法說會,說明上半年整體營運概況,稅後純益再攀高峰,達新台幣137.2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3%,每股盈餘(EPS)0.98元,獲利成長除銀行子公司創歷史新高外,其他如證券、投信、人壽等子公司的合計稅後淨利為新台幣12.48億元,表現亦優於去年同期,年成長9%。
中信金(2891)宣布公開收購新光金(2888),金管會也在26日下午收到中信金遞件,將正式展開審查,預計15個工作天內確認准駁與否。法人指出,中信金最終併購目的,可能不僅是新光金,而是「台新新光金控」的實質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