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產業的搜尋結果,共1,354筆
德國杜塞道夫國際工業安全暨健康用品展(A+A展)於11月7日圓滿閉幕。該展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指標性的工業安全、消防與健康用品展覽。本屆由紡拓會組團設立「臺灣館」,共有佳紡、佳和、合貿、東紡、佳群、力拓、亞欣、狄而康及鼎祥等9家業者參展。展期四天吸引約720位買主蒞臨臺灣館參觀,知名品牌如Mascot Workwear、H/H Workwear、BP、Schoffel Pro、Fristads、Wurth及Portwest等皆前來商洽。參展廠商現場接單金額約55萬美元,後續商機上看700萬美元,繳出亮眼成績,展現臺灣業者在全球工作安全防護領域的競爭力。
智慧能源領導品牌泓德能源(6873)2025(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達54.06億元,營業毛利為12.26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2.19億元。面對全球能源需求快速演進,泓德能源宣布自2026年起正式邁入海外元年,將以四大策略推動儲能與電力交易版圖,持續串聯產業鏈、擴大智慧能源生態系。
在人工智慧加速產業轉型的時代,千禧世代乃至Z世代員工逐漸成為職場上的主力。全球人力資源公司Careerminds 2025年針對全美近三千多位企業雇員,研究其選擇理想雇主及職場的意向,結果顯示,無論任何產業,員工所追尋的不僅是工作穩定,在面對人工智慧、自動化、與全球市場因地緣經濟風險所造成的不確定性時,還包括能「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的職場環境。這項最新的全美員工調查結果,或可轉化為臺灣企業精進的參考。
外資調升AI供應鏈個股的動作百花齊放,不管個股業績成長是正在進行式、還是未來式,外資券商投研雷達全面點兵,都讓AI股投資熱度不易降溫。
全球化的驅動力正在轉變,新一輪全球化浪潮正勢不可擋地席捲世界,這是國際格局深層結構的轉變。
鋼是工業之母,中國鋼鐵工業起步晚,1949年粗鋼產量僅15.8萬噸,當時美國鋼年產量7074萬噸,為世界第一,中國鋼鐵工業落後,連一輛汽車都造不出來,更別談飛機。大陸鋼鐵工業從零開始,逐漸克服所有技術難題,如今已成為世界產鋼大國,連續28年穩居全球鋼鐵生產和消費第一位。
鋼是工業之母,中國鋼鐵工業起步晚,1949年粗鋼產量僅15.8萬噸,當時美國鋼年產量7074萬噸,為世界第一,中國鋼鐵工業落後,連一輛汽車都造不出來,更別談飛機。大陸鋼鐵工業從零開始,逐漸克服所有技術難題,如今已成為世界產鋼大國,連續28年穩居全球鋼鐵生產和消費第一位。
全球生成式AI市場正快速擴張,根據工研院統計,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13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519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35.6%。其中,亞洲展現強勁的追趕勢頭,預估CAGR達41.7%,成為帶動全球生成式AI發展的關鍵動能。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產業分析師林建良指出,生成式AI正從技術驗證階段邁向應用落地的關鍵時刻,應用範疇快速擴展至行銷、金融、製造、醫療、教育與創意產業等多元領域。麥肯錫研究顯示,生成式AI不僅將推動企業營收成長,更將重塑知識密集型產業的生產力模式,引領營運走向智慧化,同時帶動勞動結構與職能重組。林建良強調,生成式AI的崛起象徵全球產業正式邁入智慧經濟新時代。
融程電(3416)周五公布2025年10月營收達新台幣2.99億元,月增9.8%、年減3.2%。累計2025年1至10月營收為新台幣29.34億元,年增15.8%,創下歷史新高,由於明確的市場布局與投資方向,提前於今年底完成新產能就緒,迎接明年營運需求,預計2025年可達成近兩成的營收成長目標。
樺漢(6414)公布2025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16.43億元,月減2.30%、年減5.30%。累計2025年1至10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141.22億元,年減4.14%。樺漢集團加速AI數位轉型,帶動智慧軟體與方案加速新成長曲線,樺漢將於11月13日公布今年第三季財報,並在11月14日召開法說會,說明公司產業概況、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
今年以來日本股市表現突出,日股也持續創歷史新高。投信法人認為,日本股市基本面展望良好,勞工薪資有望持續調升,企業獲利上修,股市結構性改革也持續進行,日股前景持續看好,但與其他成熟市場相比,日股中單一企業的波動風險相對較高,因此選股顯得更加重要。
曾經風光一時、產值上兆的工具機產業,如今卻成台灣景氣寒風中的「慘」業,訂單苦盼不至,業界休無薪假、裁員風聲頻傳,甚至不乏老字號品牌面臨關廠命運。這不僅是工具機業的警訊,更是台灣傳統製造業的縮影─在AI與半導體光環之外,傳統製造業正陷入一場結構性挑戰。
在全球產業鏈高度關注的稀土供應問題上,歐盟與大陸的互動近日出現新進展。歐盟高層透露,已與陸方建立「特殊溝通管道」,以確保歐洲企業獲得穩定的稀土供應;陸方則表示,願與歐盟深化互利合作,探討包括投資協定在內的多領域經貿協議。
市場雖對AI泡沫及資金過度集中於科技板塊存有疑慮,但外銀普遍認為,科技類股仍是長期成長的核心動能。外銀指出,從前瞻本益成長比(PEG)來看,目前科技股並不昂貴,加上領先科技業者之間的併購活動熱絡,將有助提振市場信心、支持更廣泛科技產業的前景;渣打銀行則表示,全球企業的投資布局多聚焦於科技創新與晶片供應鏈的成長動能,顯示科技與半導體仍是全球資金配置中相對穩健的板塊。
美國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帶來不確定性,推進供應鏈調整生產布局,緯穎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指出,「接近客戶」一直是供應鏈最主要的宗旨,面對客戶「AI核武競爭」瘋狂建置資料中心的需求,緯穎今年赴美設置德州新廠預計12月營運,亦將進一步完備其多元部署、全球交付的量能。
經過五年的期待,「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在各界支持下重磅回歸,將於11月21日至24日在臺北世貿一館盛大舉行,作為全台灣最大、最國際化的珠寶盛會,本屆展會將匯聚頂尖品牌與精緻展品,打造兼具藝術美學、商務機會與市場洞察的高端平台。
工業電腦廠樺漢(6414)6日10月合併營收116.4億元,創同期次高紀錄,月減2.3%、年減5.3%;其中,樺漢個體(含全資子公司)10月營收達19.4億元,月增9.7%、年增36.8%,主受惠全球智慧製造、Edge AI邊緣運算系統、機器視覺、AI資料中心及數位雙生等,展現成長動能。
隨著全球產業邁向淨零轉型,精釀啤酒品牌新比利時(New Belgium Brewing)與烈酒巨頭帝亞吉歐(Diageo) 攜手新創公司「AtmosZero」與「Skyven科技」,導入工業熱泵,以取代傳統燃氣鍋爐,期望未來能減少製程中的碳排。
第8屆進博會5日在上海開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當前國際上的保護主義行為全球經濟帶來巨大挑戰,呼籲各方要堅持平等互利合作,擁抱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一起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
工業電腦廠融程電(3416)第三季財報報喜,單季營收達10.06億元,年增28.4%,季增21.7%,營業毛利3.9億元,年成長25.9%,季增14.9%。稅後淨利1.8億元,年增12.2%,季增90.2%,EPS 2.26元,繳出營收、淨利、EPS同步登高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