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千例的搜尋結果,共42筆
微創手術成顯學,北醫大體系宣布,3家附屬醫院近1年來「達文西手術」突破1000例,其中雙和醫院近400例,一舉衝上該體系第一。北醫大體系預計今年底再添購兩套達文西系統,並開設外科進階(Advanced Course)選修課程,為醫學系6年級學生量身打造菁英訓練計畫。
今年愛滋感染人數有望跌破千人!疾管署公布,今年1至7月全國新增愛滋感染人數為513人,較去年同期下降12%,繼2023年後,有望再度跌破千例門檻。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愛滋感染以「25~34歲」占近4成最高,鼓勵年輕族群定期接受愛滋篩檢。
七夕情人節將至,疾管署公布,今年1至7月全國新增愛滋感染人數為513人,較去年同期下降12%,預估今年度有望跌破千人,並以「25~34歲」占近4成最高。適逢暑假尾聲,疾管署推出愛滋自我篩檢專屬優惠碼「BTS」限時免運優惠,自8月29日起9月7日止,鼓勵年輕族群定期接受愛滋篩檢。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侯勝博,出生醫師世家。父親是小兒科醫師,大哥為心臟科醫師,二哥曾任衛生署長、現任新光醫院院長,三哥是牙醫師。排行老四的他,原本熱愛數學,卻在父親期許下,也踏上從醫之路,如今不僅是台灣顱底手術的開創者、奠定國內口腔癌治療指引,更在教育國際醫療人才無數,有「小聯合國祕書長」美名。
花蓮慈濟醫院32年前成立骨髓資料庫,初期勸募建檔捐贈歷程相當辛苦,直到2002年啟用周邊血幹細胞收集提升建檔捐贈意願,每3年以完成千例速度穩定成長,日前也迎來第7000位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是台灣「髓緣」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盼未來更多年輕人加入建檔行列,用愛讓台灣更光亮。
大陸廣東屈公病疫情升溫,疾管署將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從第一級升至第二級,除大陸廣東外,屈公病旅遊疫情第一級建議國家包括菲律賓、印度、印尼、斯里蘭卡、阿根廷、玻利維亞及肯亞;第二級警示為巴西法屬留尼旺島,提醒前疫情高風險國家時,應加強防蚊措施,返國後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
屈公病疫情升溫,全球今年迄今累計逾25萬例病例,大陸廣東近一周新增約3千病例,今年累計近7千例,疾管署昨(4日)將當地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二級警示。醫師指出,這波屈公病疫情與全球暖化有直接關聯,因氣候變遷使病媒蚊活動範圍擴大,增加疾病傳播風險,免疫力差或年長者要特別注意;醫師表示,台灣目前沒有屈公病疫苗,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
中國大陸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疾管署7月22日將當地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昨日(4日)再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對當地加強防護,返國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
76歲的林先生5個月前發現右腳大拇指有一小塊深黑色痕跡,原以為是先前意外撞傷導致的瘀血,但一個月前黑色痕跡開始擴大,就診檢查發現,竟是皮膚癌之一的「肢端黑色素瘤」,需透過廣泛切除病灶,阻斷腫瘤生長、避免轉移,並進行截肢評估,所幸術後恢復良好。
那麼,新冠疫情的真實數據是多少呢?封城的真實人類成本(human cost)又是多少呢?
台灣愛滋感染人數連續6年下降!疾管署今(12)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截至5月份,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者人數新增359例,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且疾管署預估今年可望再度跌破千人關卡,有望寫下22年來新最低紀錄。
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增2例麻疹越南境外移入個案,今年國內麻疹疫情累計本土12例、境外移入24例,雙創6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因此修訂新版MMR疫苗接種建議,將高風險成人自費疫苗建議年齡,從1981年後擴大為1966年後出生,增開放45~59歲「壯世代」,補接種1劑MMR疫苗。
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期,美國政府針對外籍學生和研究人員的取消簽證和驅逐出境行動升級。在這一背景下,來自加州大學伯克來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等學校的4名中國留學生上周對美國政府提起訴訟。本案律師透露,基數巨大的中國留學生明顯被針對,是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之一,且帶有種族歧視意味。
越南麻疹疫情越演越烈,嚴重影響我國。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個案,桃園市20多歲男性發燒喉嚨痛,就醫通報確診,感染源不明。2境外個案均自越南感染。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國內累計22例,創6年來最高,其中境外14例全數來自越南感染,越南今年三個月來已超過4千例,5例死亡,美國加拿大也超過600例,提醒民眾避免帶未接種MMR疫苗幼兒前往流行區。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2例本土百日咳個案,為日前確診的高雄兩個月大女嬰同住的曾祖母與其媽媽,該起群聚今年第4起家庭群聚案,匡列接觸者高達99人。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根據疫調,最早感染的應為曾祖母,由於日前是流感季,百日咳症狀類似感冒,阿祖就醫7次才確診,女嬰也是就醫6次,直到醫院新生兒科才發現原來是百日咳。
疾病管制署於25日發布消息,本月18至24日共新增2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11例死亡,新增病例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A型H1N1為多,對此消基會強調,疾管署每週二所發布的重大疫情監測計畫,已經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期盼將相關計畫延長至清明連假之後的適當時間,有助於應對連假期間人流的南來北往,病毒也隨之流竄的情況。
今天(24)是世界結核病日,疾管署統計,台灣去年結核病(TB)仍有6222人感染結核病,且有超過6成為65歲以上長者。隨超高齡化來臨,消除結核病顯得更加困難,醫師指出,降低發生率最有效方法,是針對高風險族群進行潛伏結核感染(LTBI)檢驗與治療。
隨著立法院的開議立院開議,動保團體也號召各黨派立委,針對動物權益進行改善,動團也提出10大訴求包括蕩犬能回歸家庭、動物保護行動社區化、多元寵物要三級分類、為友善環境管理滅鼠藥、終結違反動福籠錬犬、改善非犬貓收容福祉、規範非犬貓繁殖買賣、殘忍海上賽鴿要落日、動物展演政策要精進、禁用山豬吊金屬獵具等。
粒子治療是新的放射治療,分為質子治療、重粒子治療。林口長庚醫院2015年引進是全台首座質子治療設備,截至去年底共治療5400例,以肝癌和頭頸癌最多,各有逾千例。台北榮總2023年5月啟用我國第一座重粒子癌症治療設備,至今累計逾400例,其中「癌王」胰臟癌為大宗。
西洋情人節前夕,愛滋防治卻出現警訊。疾管署最新統計,2024年國內新增確診通報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人數達1002人,讓20年來首次跌破千例的紀錄僅維持一年,就破功,其中「15至24歲」及「25至34歲」兩年齡層,出現明顯增加,染病人數較前一年雙雙增加近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