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2例本土百日咳個案,為日前確診的高雄兩個月大女嬰同住的曾祖母與其媽媽,該起群聚今年第4起家庭群聚案,匡列接觸者高達99人。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根據疫調,最早感染的應為曾祖母,由於日前是流感季,百日咳症狀類似感冒,阿祖就醫7次才確診,女嬰也是就醫6次,直到醫院新生兒科才發現原來是百日咳。
疾病管制署今(1)日公布我國上週新增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高雄一起家庭群聚案件,均為3月20日確診之2個月大女嬰同住家人。本群聚目前共匡列接觸者99人,預計監測至4月22日。
疾管署統計,國內百日咳至今累計11例,均為本土病例,包括4起家庭群聚共10例,為2020年後,6年以來同期新高。
防疫醫師李宗翰表示,新增的家庭群聚,目前共3人確診,該名女嬰3月初出現咳嗽症狀,沒有病史,未達可接種疫苗年齡,因症狀未改善且伴隨嘔吐及哮喘等情形,期間就醫高達6次,經通報採檢後於3月20日確診,目前意識清楚已經出院。調查同住曾祖母一月就有症狀,媽媽三月出現症狀,研判群聚來源為曾祖母。
羅一鈞表示,表示,由於日前為流感流行季節,即使因百日咳就醫,醫生不會立刻聯想,女嬰經過六次就醫醫院新生兒門診才想到可能是百日咳確診,祖母也是經過七次就醫都沒有被懷疑是百日咳,利用案例特別呼籲醫師特別注意提高警覺,現在流感流行期已經過了,如果遇到久咳不癒,應列為可疑病例。
羅一鈞表示,國際百日咳也轉趨嚴峻,鄰近國家自去(2024)年起百日咳疫情上升且嚴峻,其中,日本今年病例數快速上升,累計報告超過3500例,為2018年以來最高。鄰近大陸、越南、韓國等也疫情嚴峻,提醒出國民眾,應帶孩童接種百日咳疫苗。
疾管署表示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
對於為何台灣和國際百日咳疫情創下六年來新高?羅一鈞分析,和疫情後旅遊潮恢復有關,因人流接觸增加,加上國際歷經新冠三年,許多國家疫苗接種計畫停擺,或受嚴重干擾,很多兒童疫苗接種尚未跟上進度,因此容易流行,台灣因此也難以在這波置身於外,不過和鄰近國家動輒幾千例,台灣維持兩位數,顯示群體免疫力仍不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