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印太經濟框架的搜尋結果,共48筆
大陸旅法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29日在觀察者網刊文,分析歐洲當下的外交策略呈現「抗俄反美疏中」特徵,為何如此「反常」?文章指出,當今地緣政治極其罕見的一幕:歐洲既和俄羅斯對抗,也對美國說不,同時還拒絕和中國聯手。只是這種格局難以持久,歐洲也無法承擔這種地緣政治代價。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不到半個月,各種行政命令不斷出台,涵蓋內政與外交,令人目不暇給。他對印太戰略的發言與作為不多,但很快排定與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會談,新任國務卿盧比歐也優先與日本、澳洲、印度3國外長在華盛頓召開「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議,確認四方合作應對中國的方針不變,並劍指中國大陸。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不到半個月,各種行政命令不斷出台,涵蓋內政與外交,令人目不暇給。他對印太戰略的發言與作為不多,但很快排定與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會談,新任國務卿盧比歐也優先與日本、澳洲、印度3國外長在華盛頓召開「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議,確認四方合作應對中國的方針不變,並劍指中國大陸。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當選總統川普1月20日宣誓就任。預計,他在上任後的幾個小時內發布一系列行政命令。這些行政令可能涵蓋移民、經濟、能源以及外交政策,旨在迅速確立其政府的執政基調,以實現他的競選承諾。而川普有關TikTok、關稅、氣候變遷、甚至移民政策都會對美中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我國2021年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不過今年確定台灣與中國大陸申請案都被擱置。學者29日點出,CPTPP現在已經不受美國影響、控制,台灣應積極尋找與他國的雙邊合作機制。
日前,跨黨派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簡稱美中委員會,USCC)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例行的年度報告;其中首度建議應取消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永久貿易正常待遇(PNTR,即所謂的最惠國待遇)。一般認為,如果美國真的取消中國的PNTR地位,意味著美中經濟將進一步脫鉤。
拜登政府的「圍中戰略」,涵蓋了地緣政治圍堵、經貿圍堵與科技圍堵。具體表現在其印太戰略中的Quad,AUKUS,日韓合作,菲律賓南海碰瓷與軍事化,台獨摸底,北約印太化,印太經濟框架(IPEF),中美經貿脫鉤,中歐經貿脫鉤,各種先進技術與相關資本斷鏈。
川普外交與貿易政策將走向「美國優先」,減少國際合作與軍事介入,以「保護主義」鞏固美國製造與就業,在這兩個主軸下,印太戰略勢必調整。由於川普的不確定性太高,對拜登在印太地區建構的多邊機制興趣不大,印太戰略中幾個要角如印度、日本等,於選舉揭曉前就紛紛採取避險動作,調整與北京的關係。
川普外交與貿易政策將走向「美國優先」,減少國際合作與軍事介入,以「保護主義」鞏固美國製造與就業,在這兩個主軸下,印太戰略勢必調整。由於川普的不確定性太高,對拜登在印太地區建構的多邊機制興趣不大,印太戰略中幾個要角如印度、日本等,於選舉揭曉前就紛紛採取避險動作,調整與北京的關係。
美國大選揭曉,川普當選總統。在選舉過程中,兩黨總統候選人及國會改選的參眾議員都有不少抗中言論。之前,美國國會經過夏季休會後於9月9日復會,眾議院在1周內通過28項涉中法案,主要在確保技術競爭優勢和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川普在大選中又準備了很多抗中政策。美中關係,為什麼發展成今天的對抗格局,未來又會如何?
金磚國家(BRICS)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大陸和南非組成,現已成為全球經濟與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隨著2024年10月22-24日即將在俄羅斯西部城市喀山舉行的高峰會,該集團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展。中國大陸與俄羅斯不僅在推動去美元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金磚國家內部的合作與挑戰也在塑造全球南方的未來發展。本文將探討金磚國家內部經濟實力的差異、新興國家加入帶來的擴展影響,以及跨境支付體系等最新議題。
2022年6月,馬可仕上台後,菲律賓在南海問題對華態度轉趨強硬,升級與美國的戰略安全關係,不斷挑戰中國南海主權和權益。 南海仲裁案裁決的負面效應,正從國際輿論和法律制度層面,向南海立場爭議、海洋侵權行動甚至引發軍事衝突等層面延伸。 2024年6月17日,中菲兩國在南海仁愛礁附近發生衝突,給中菲關係發展蒙上重大陰影分析馬可仕上台後菲律賓南海政策演變以及影響因素,並提出相應對策建議,對中國政府維護南海主權和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多年前有部討論越戰的好萊塢電影《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其英文片名Apocalypse另有「末日」之意。2016年美國大選時,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曾經使用Apocalypse一詞,形容她的對手川普所帶來的災難,有如世界末日。
多年前有部討論越戰的好萊塢電影《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其英文片名Apocalypse另有「末日」之意。2016年美國大選時,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曾經使用Apocalypse一詞,形容她的對手川普所帶來的災難,有如世界末日。
共同社22日報導,日本、美國及菲律賓的政府高官21日在馬尼拉就日美支援下完善包含馬尼拉在內呂宋島物流的「呂宋經濟走廊」構想展開首次磋商;中國大陸近來因南海問題與菲律賓在海上對峙,在此情況下已凍結了呂宋島等地的鐵路援建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