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北市主計處的搜尋結果,共14筆
台北市主計處公布3月物價變動概況,3月北市消費者物價總指數 (CPI) 為109.94,較上月上漲0.17%。主計處表示,主因適逢近期氣候溫差大,蛋雞產蛋率下跌,致雞蛋價格上漲,又部分水果仍受去年下半年連續颱風影響,致量減價漲。
今年春節過後,天氣寒冷加上流感病毒肆虐,造成各地醫院急診壅塞,引發民眾討論。台北市主計處9日公布,2024年底北市的醫療資源狀況,醫療院所共計有3964家,年增率2.0%, 皆為診所,共新增78家,同期每萬人醫療院所15.9家、執業醫事人員262.6人,分別較112年底增加0.4家、8.4人。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日前遭立院大砍,在野黨拿前總統蔡英文任內3年的總預算相比,今年「多給了」730億的錢,推論出「賴清德比蔡英文無能」結論。民進黨內人士表示,怎麼不說陳水扁時代台北市府只有1400億,滿意度民調都是全國前幾名,蔣萬安去年有1900億,民調全國倒數,這樣北市府今年多出陳水扁的500億要不要也刪掉?
運動風正夯! 這個運動中心周遭房價5字頭最親民!
運動風正夯! 這個運動中心周遭房價5字頭最親民!
內政部今年9月發布「電信信令人口」統計資料,發現台北市日間活動人口,超過四分之一來自新北市,是全台各縣市間通勤流量冠軍。台北市主計處13日分析,北市日間活動人口數逾326萬人,夜間停留人口數261萬人,兩者相差高達65萬人,其中又以中山區落差最大。
台北市長蔣萬安27日主席市政會議,會中拍板明年度總預算案,明年度總預算案歲入計2044億元1200萬元,較今年度增加123億元6400萬元,歲出核列2024億元4500萬元,較今年度成長117.33億元,包含補助地方教育發展基金651.54億元、籌辦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10.40億元等,皆是歷年新高,但未舉借債務。
市場攤販為代表庶民經濟活動之一,台北市主計處7日公布最新統計,截至去年6月底,北市攤販共有2萬攤、從業員工3.1萬人,較2018年8月調查減少0.8萬攤、1.4萬人,業主年齡又以60歲以上最多,60歲以下業主有減少趨勢。議員建議市府應提出市場精進計畫,或結合商店街、景點、大型活動增加擺攤空間和機會,也能吸引新血加入。北市市場處回應,將輔導攤販改善硬體、串聯活動增加買氣。
攤販為最能代表台灣庶民經濟活動之一,台北市主計處統計,截至去年6月底,北市攤販共有2.0萬攤,從業員工3.1萬人,較2018年8月調查減少0.8萬攤及1.4萬人。台北市議員建議,北市應有市場精進計畫,加強電子支付使用率,亦或是串聯周邊商店街、景點、夜市等,不同區段活動帶來人潮,不僅提供攤販更多的擺攤機會,也能吸引新血加入。
台北市自今年2月28日起恢復YouBike前30分鐘免費,台北市主計處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北市市區自行車車道407.7公里,較上年同期增加3.3公里、0.8%,人車分道、人車共道分別增加1.4公和1.9公里,今年3月平均每日租借16.0萬次,較2月增加3.4萬次、26.8%至5月達到19.7萬次。
台北市2023年度的失業率3.5%,「缺工」已成為業界普遍需要面對的課題,然而25歲至29歲者的失業率7.2%,顯見青年轉職頻繁,優質又缺工的企業要趕緊下手攬才;台北市就業服務處19日下午1時至4時於台北市政府一樓中庭舉辦「龍薪大躍」中型徵才活動,邀請不同領域產業的24家企業、提供高達955個工作機會。
台北市議會8日開議,台北市主計處表示,9日市政會議已討論通過今年度台北市總預算第1次追加減預算案,並送請議會審議,因應中央撥付112年度第13次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及環保局支應清潔獎金、社會局敬老卡擴大使用範圍及教育局追加校舍改建經費等,共計追加歲入預算95.41億元、歲出預算3.28億元。
台北捷運多處開工,台北市主計處統計,截至2月底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信義線東延段興建中,工程進度為73.5%、76.1%,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8.6%及6.2%,而去年底北捷系統土地開發核定基地計89處,其中已完工基地63處,創造不動產市場商用及住宅樓地板面積逾72萬坪。
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首度編列總預算案,其中又被外界稱為「市長小金庫」的第二預備金編列預算延續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所編的7.4億元,不過進台北市議會財建委員會審議時,民進黨議員喊將第二預備金砍至7億元,國民黨議員則認為無必要;由於最終雙方僵持不下,委員會不決議逕送大會二讀討論,交付朝野協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