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右轉車的搜尋結果,共100筆
到路口沒有轉啊!有位高雄駕駛抱怨,因要右轉提前靠右行駛,卻被民眾檢舉「在多車道不依規定駕車」,吃上600元罰單,讓他不滿表示「原來右轉靠右也不能提早」,長知識了。此違規罰單被PO上網後,網友也看傻眼,表示「你有經過一個路口了」、「大家塞車你把自己當機車,不檢舉你要檢舉誰?這麼聰明在台灣是要收罰單的」。
高雄日前有騎士騎車行經路竹區路科二路與北嶺六路口時,因他從三車道中的最右側車道要直行,卻被一輛從中間車道右轉的汽車撞倒。該影像在網路上曝光後,網友看見中間車道與右側車道都劃設「可直行與右轉標誌」,紛紛痛批「這標線...這裡應該是車禍熱點吧」、「這什麼天才般的道路設計啊?」。
「二○二五年的慕尼黑車展(IAA),是德中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爭奪霸主地位的一場鬥爭,」歐洲市場分析公司Inovev觀察。
新北市中和區有一名女駕駛,開車從台64線下交流道後,因要從快車道切往慢車道,便沿著右側的右轉專用道行駛,確認前方號誌雖為紅燈,但右轉燈亮起,於是便「右轉後又直行」,結果下一秒就被警察攔下,而前方原本有一輛轎車也同樣被攔,讓她納悶「我哪裡違規嗎?」。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後,羅斯福路、基隆路口改成正交路型,上下班尖峰時段車輛回堵,引起不少民眾抱怨,市長蔣萬安2日表示,經北市交通局調整路型、標線及號誌秒數後,車流狀況已回復拆除圓環前水準,統計事故件數也遠低於拆除前,他強調3日是中秋連假前最後1天上班日,相關單位一定要做好疏導與宣導。
公館圓環拆除後,正交路型於9月29日正式通車行駛。不過上班日9月30日及10月1日,尖峰時段車流狀況相當壅塞,也引起不少民眾抱怨。台北市長蔣萬安2日表示,經過北市交通局蒐集現場狀況,調整路型、標線及號誌秒數後,車流狀況已經與拆除圓環前同樣水準,目前統計事故件數也遠低於之前。蔣也強調,局處目前做的都是該做的事,不要因為外界的批評而變成「父子騎驢」。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後,羅斯福路、基隆路改為正交路口,9月30日連假結束後上班首日,上午近8時起車流逐漸增加,福和橋往公館、羅斯福路六段萬隆及景美地區出現車輛回堵,有民眾抱怨提早出門卻還是遲到。台北市長蔣萬安前往視察,要求局處須盡速因應改善;北市交工處表示,將調整標線及號誌疏解車流。
高雄楠梓區德民新橋今年以來發生43件車禍,包括1死意外,該處車流交織、壅塞等問題備受關注,高市議員白喬茵與交通局多次會勘,研議改善計畫,包括增設下橋右轉號誌燈、實體阻隔等;1日完工後,民眾仍持正反意見,有人認為改善後號誌分流更安全,也有人質疑車種分流不合理;白喬茵與交通局回應,已盡力解決痛點,將持續觀察用路人需求調整。
高雄楠梓區德民新橋2025年初發生車禍1死,該處車流交織、壅塞等問題備受關注,高市議員白喬茵與交通局多次會勘,研議改善計畫,包括增設下橋右轉號誌燈、實體阻隔等;9月1日完工後,卻引發民眾正反兩極意見,有人認為改善後更安全,也有人質疑車種分流不合理;白喬茵與交通局回應,已盡力解決痛點,將持續觀察用路人需求調整。
新北市林口區忠孝路與公園路口因新增汽車停車位,引發地方強烈反彈。居民在社群大喊「本來就夠塞,現在更亂」,痛批車流被迫壓縮成單線、右轉車與行人動線互相卡死,更質疑公車站牌移位卻未設候車亭是「只做半套」。國民黨議員蔡淑君指出,忠孝路本就狹窄,如今畫設停車格讓原可多出的一線車道消失,確實造成民怨;交通局則回應,站牌調整是依客運需求,但將再邀集會勘,評估是否改為「時段性禁停」以解決爭議。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路上看到邁巴赫,大家都會避而遠之,因為輕微擦撞到到下場可是相當可怕的,因為邁巴赫的價格並非一般人買得起,近日在高雄,有名機車騎士,發現一輛不斷違規的邁巴赫,事後用行車紀錄器檢舉,最終讓該車主吞下3張罰單。
過馬路應禮讓行人先行,但高雄市三民區在日前卻有長髮女子過馬路時,把斑馬線當伸展台搔首弄姿,讓一排等待右轉的車輛大傻眼,警方看到後確認該名女子已違規,可處500元罰緩。
為改善新北市「關渡大橋往淡水方向-八里上匝道」的車道配置問題,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洪孟楷今(30)日上午邀集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進行現場會勘,新北市議員陳家琪也一同到場關心。
車輛行駛在右轉車道,基本上就是要右轉,這是基本常識,但近日,在桃園有輛廂型車,行駛在右轉車道,結果突然左轉,讓後面車輛上的乘客跟駕駛相當傻眼,而行車紀錄器PO在網路上,引起網友的熱議。
新北市一名汽車駕駛行經路口時準備右轉,方向燈一直到轉彎前一秒才打,導致後騎士反應不及撞上受傷,駕駛最後遭判過失傷害罪,新北市交通事件裁決處提醒,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汽機車應在路口前30公尺顯示方向燈或手勢,才能切換車道、轉彎,違者將處1200至3600元罰鍰。
全台道路長期以來多採「車種分流」設計,台南市近年來持續改推「車向分流」設計,經在台一線永康區中正北路路段試辦後,不僅交通事故減少14%,車流量及車速也都增加。市議員朱正軒18日認為,透過車向分流改善交通不用砸大錢,建議推廣經驗;市府交通局長王銘德回應,車向分流對提升車速及安全都有幫助,未來將持續推動。
根據交通部統計,新北市近5年交通傷亡共6萬2868人,另肇事原因以「未注意車前狀態佔20.07%」居冠,顯示交通號誌的重要性。新北市議員鍾宏仁近期接獲陳情,大漢橋往新莊下橋處的號誌不清,今(18)日早上與交通局代表到場會勘,交通局允諾調整直行及右轉燈號為同開同閉時相,維護人車安全。
台南市持續推動路口車向分流取代車種分流,在台一線中正北路自永安路至蔦松二街間路段試辦車向分流後,經實測該路段確實提升運輸效率及交通安全。市議員朱正軒認為,就連這麼困難的交流道下平面路段都能夠推動,市府應該更積極透過道路設計改善既存的交通壅塞沉痾。市府交通局長王銘德回應說,未來將持續推動車向分流。
新北市交通事件裁決處統計,全市汽機車因不依規定使用燈光者發生交通事故而申請鑑定案件,2023年計有101件、2024年103件,而2025年截至4月底則有9件。裁決處提醒民眾駕駛汽、機車應遵守相關道路交通法規,以提升用路人安全。
新北市一名駕駛開車行經路口時,才一打方向燈就馬上右轉,造成後方機車騎士反應不及而撞上受傷,這名汽車駕駛經法院判決過失傷害罪成立。新北市交通事件裁決處統計,新北市汽機車因不依規定使用燈光者發生交通事故而申請鑑定案件,2023年計有101件、2024年103件,而2025年截至4月底則有9件,提醒民眾駕駛汽、機車應遵守相關道路交通法規,以提升用路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