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籍專業人才的搜尋結果,共18筆
新聞提要■川普收緊H-1B不僅讓美企跳腳,也影響印度婚姻市場,因持有該簽證鍍金的旅美印度人,被對子女婚姻有決定權的印度家庭打入冷宮。
立法院18日聯席會審議《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指出,國發會推估2030年國內勞動力缺口大概是在48萬人,人才短缺漸趨嚴重。鑒於國際人才競逐激烈,國內少子女及高齡化趨勢,考量我國刻正積極規劃推動五大信賴產業、人工智慧、淨零轉型等政策,人才需求孔急,延攬及雇用外國專業人才是重要對策。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四簽署行政命令,啟動解散美國教育部的程序,更點出美國學生的三大問題:70%的八年級生閱讀和數學能力未達標準,40%的四年級生閱讀能力未達基本標準。此外,在巴爾的摩,有40%的高中生無法進行基本算數。而一篇社論點出,這可就是馬斯克需要H-1B移工的原因之一。
缺工,已經是當前各行各業的日常,但台灣企業除了缺工的考驗,更面臨人才向半導體產業嚴重傾斜的危機,各產業朝向失衡的不健康態勢發展。如何均衡各產業發展,避免過度倚賴單一產業,讓台灣累積更多的競爭籌碼,挺住當前保護主義抬頭、關稅貿易戰一觸即發的壓力,政府責無旁貸。
外長林佳龍上周與台灣第一張就業金卡持卡人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Steve Chen)會面,陳士駿當場提到近年許多新創人才、企業人士盼來台發展,但對在地規範不熟悉遭遇許多困難,盼政府能提供協助。林佳龍對此表達重視,不僅邀請陳士駿擔任外交部「諮詢委員」,也盼陳士駿能成為政府和新創界溝通互動的橋樑。
據悉,企業界中階技術人力仍有相當短缺人力,這次攬才專法曾討論要放寬中階技術人力作為補充性人力,比照外國專業人才來台條件,放寬依親等相關規定,但因外界仍有雜音,擔心引發外籍藍領人力來台搶工作疑慮,最後這塊並未納入修法。
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規劃在2026年推動長照3.0,除50歲以上失智者、55~64歲原住民、65歲以上老人、身心障礙者等,擬再開放腦中風、癌末患者,及符合前述條件的永久居留者。對於擴大對象的經費需求,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會從長照基金做發揮,只要民眾需要,政府就會籌措財源。
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次長呂建德6日透露,2026年起,除50歲以上失智者、55~64歲原住民、65歲以上老人、身心障礙者等,擬再開放腦中風、癌末患者,及符合前述條件的永久居留者。對於擴大對象的經費需求,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會從長照基金做發揮,只要民眾需要,政府就會籌措財源。
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著手規畫長照3.0,2026年起,除50歲以上失智者、55~64歲原住民、65歲以上老人、身心障礙者等,擬再開放腦中風、癌末患者,及符合前述條件的永久居留者。受惠人數、財務衝擊仍未定,衛福部預計明年中提出計畫,政院核定後實施。
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著手規劃長照3.0,後年起,除現行50歲以上失智者、55~64歲原住民、65歲以上老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等,擬再開放腦中風、癌末患者,以及符合前述條件的永久居留中階技術人力。受惠人數、財務衝擊仍未定,衛福部預計明年中提出計劃,政院核定後實施。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周三發表2025建議書,主題為「建構2050新台灣:共創願景」,會中ECCT理事長尹容(Giuseppe Izzo)闡述建議書的重點,包括加速風能專案融資及許可流程、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支出占GDP比例偏低等,並正式將建議書交予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並提出189項建議以助力台灣實現淨零排放、能源轉型、健康社會及國際化等多元目標。
有關民眾於Dcard論壇刊載「只要在台灣住連續5年,每年183天以上,這樣就能申請永久居留了嗎」貼文。移民署澄清,外國人申請在台永久居留,除須在台合法連續居留5年,每年住183天以上外,尚需要具有相當之財產或技能,足以自立,才能申請永居,並非網友所說的片面之詞。
中部地區被稱為機械產業「黃金縱谷」,是台灣第3個兆元產業,卻也難逃缺工問題。網聯科技負責人黃士瀅說,少子化造成人力短缺,目前已開始進用外籍專業人才。台中市仁化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蔣國欽指出,政府對雇主聘雇規範太嚴苛,建議可採補貼方式鼓勵本地勞工投入職場。
近期英國突然爆發了嚴重的反移民騷亂,再次揭示了這一問題的嚴峻性。事實上這不僅僅是偶然性事件,其實也存在著必然性。這不僅是英國的困境,其實整個歐洲因大規模的移民湧入,正面臨著深刻的危機。
為善用國際經驗、達到建設台灣的目標,總統賴清德8日宣布擴大全球攬才行動,承諾以擴大核發專業領域就業金卡、放寬適用範圍、提升來台生活誘因、優化僑外生便利措施等作法,對外延攬專業人才。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18日公布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由新加坡時隔3年重返首位,台灣整體排名為第8名,退步2名,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等4大指標,有3項倒退嚕,其中經濟表現更由20名退到26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弱勢項目排名幾乎敬陪末座,如觀光收入占GDP比率,在67個受評國家中排名第65名。
國際專業人才各國爭搶,國家發展委員會也經常、持續地擴大國際人才延攬力道,並協助國際人才在台深耕發展,國發會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現為Talent Taiwan「國際人才服務及延攬中心」)11日表示,最新調查發現,扣除工作需求來台的被動因素,台灣的整體品質、在地民眾,是外籍專業人才選擇來台灣居住的兩大因素,兩項占比分別13.9%、6.9%,甚至高於依親等家庭因素的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