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幼教師的搜尋結果,共56筆
行政院已拍板,正式教師與代理教師每年可享3天「身心調適假」,但同樣在公立幼兒園內擔任教育與照顧工作的教保員,卻因適用《勞動基準法》,再次被排除在政策之外。全國幼教產業工會認為,假期制度不應身分類別有所差異,呼籲行政院、國教署勿漠視基層教育工作者權益,將公幼教保員納入保障範圍。
南投縣埔里鎮公所在新學年為鎮立幼兒園孩童制服重新設計改版,胸前印上超人氣的吉祥物「噗哩」,埔里鎮長廖志城25日親自送給每一名小朋友夏、冬季制服各1套,試穿新制服的小朋友喜歡到捨不得脫下,廖志城說,送2套制服,盼減輕一點家長的負擔,看到小朋友喜歡,更開心。
埔里鎮公所在新學年為鎮立幼兒園制服重新設計改版,胸前印上卡哇伊吉祥物「噗哩」,埔里鎮長廖志城25日親自送給每一名小朋友夏、冬季制服各一套,試穿新制服的小朋友喜歡到捨不得脫下,廖志城說,盼減輕一點家長的負擔,看到小朋友喜歡,更開心。
台東首次以幼兒園教師為主角,舉辦《向教師致敬:幼兒最初的陪伴》影像展,即日起在台東縣政府教育處一樓大廳展出,透過照片與影片記錄全縣幼教現場的日常點滴,展期至10月3日止。
台東首次以幼兒園教師為主角的影像展《向教師致敬:幼兒最初的陪伴》即日起展出,透過照片與影片記錄幼教現場的日常,展期至10月3日止。縣長饒慶鈴表示,希望藉由展覽,讓更多人看見老師的付出,也給予幼教工作者支持與肯定。
台東縣某國小附設幼兒園特幼班教師被控虐童,班上多名幼童疑受不當對待,引發社會關注。台東地檢署成立專案小組調查,確認受害學童達6人,涉案的高姓、宋姓教師及黃姓、丘姓助理員的行為構成凌虐或妨害身心發展,今(2)日依法提起公訴,其中高姓教師最重求處有期徒刑6年10月。
幼兒教保員人力荒,教育部昨天公布114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結果,9760人報考,共5274人通過,通過率為54.04%,其中幼兒園師資類科1060人。立法院法制局報告指出,幼教師資短缺,問題出在高工時、高情緒、高壓力、高風險,以及低薪資、低社會認同、低職涯發展,「四高三低」的困境導致高離職率與人力流失。
亞洲大學年年在國考通過率上表現亮眼,聽語系的聽力師、語言治療師國考通過率百分百,且前十名占一半;職治系有國考榜首,畢業校友取得證照順利銜接職場,交出亮麗成績單!心理系、職治系共4位校友,獲頒衛福部表揚「優良醫事人員新人獎」;幼教系有19人次、18人錄取台中市等8縣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其中陳曉玉校友同時上榜新北、台中教師,在競爭激烈的公立教師環境中,表現優異。
台中市幼兒園大班配置1名幼教師將於8月上路,全市市立幼兒園共計74所,本學期將於8月15日開學,因教師尚處於暑假期間,市立幼兒園面臨8月16日至29日兩周的空窗期。市府教育局指出,115學年度起,市立幼兒園開學時間將調整跟國小附設幼兒園一致。
教育部新規定,8月起幼兒園大班必須配置1名幼教師,台中市立幼兒園共計74所,本學期於8月15日開園,因教師尚在放暑假,將面臨8月16日至29日2周的空窗期。市府教育局指出,過渡時期可由園內增置教保員、加置人力或聘任代課教師入班服務,115學年度起市立幼兒園將調整跟國小附幼開園時間一致。
幼兒園「準公共化政策」於2018年啟動,原意在於補足公立幼兒園量能不足,全國幼教產業工會批評,施政多年卻出現資源錯置、品質失衡等問題,許多經營困難、品質堪慮、即將退場的私立幼兒園,取得準公共資格獲得政府補助「死而復生」,擠壓公立幼兒園招生空間,導致部分公幼因招生不足被迫縮編人員甚至關閉,政府邊砸錢邊補助私幼,放任公幼自生自滅,形同對公共教育的背棄,嚴重浪費優質師資與公共教育設施。
新北市一名媽媽控訴,在某國小附設幼稚園就讀的小孩被教師辱罵導致身心受創,讓媽媽好自責。新北市教育局回應,初步了解該師確有對該名幼生不妥適言語,全案仍須待完整調查釐清,倘不當對待行為屬實,將依規定懲處辦理。
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滿一周年,針對如何減少校園濫訴、落實精緻教育、遏止私校小聯考等議題,全教總今日提出建議,呼籲教育部盡速修正現行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建置符合實際需求的校安人力。因應少子化,降低幼教師生比應儘速法制化。另外,應修法杜絕私校小聯考歪風。
不當管教事件頻仍!台中市烏日區某公幼教師2月間,將幼生手放入櫃門邊關上,造成幼生手部紅腫;另將椅子翻倒,致幼生跌坐在地。教育局1日表示,學校教評會昨審議決議解聘該師,且1年不得聘任為教師、此外,該師涉其他違規事項,相關事證已移請地檢署查辦。
台中市烏日區某公立幼兒園傳出疑似虐童案,市議員蕭隆澤今天(6日)揭露,1位單親弱勢女童疑似遭幼兒園女教師針對,曾多次故意翻倒座椅害女童摔倒,還在女童與他人發生爭執時,用櫃門夾女童手指頭懲罰;台中市教育局證實接獲校方通報,已將該師停聘並派員調查。
當前紛擾的台灣政壇,民眾每天目睹的,似乎只有朝野間無止盡的攻防與指責。民進黨與在野黨的對立逐漸升溫,原本應該服務人民的政治機器,如今卻成為鬥爭的工具。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不得不反思,台灣需要的是政黨內鬥,還是團結合作,才能為人民謀福利?
當前紛擾的台灣政壇,民眾每天目睹的,似乎只有朝野間無止盡的攻防與指責。民進黨與在野黨的對立逐漸升溫,原本應該服務人民的政治機器,如今卻成為鬥爭的工具。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不得不反思,台灣需要的是政黨內鬥,還是團結合作,才能為人民謀福利?
全國幼教產業工會今天到監察院前陳情說,教育部國教署縱容地方省錢辦教育,目前至少有台中市、新竹縣、高雄市及台南市等4個縣市出現公幼「半班一師」現象,小朋友將因此得不到充分照顧,恐在幼兒意外傷害及幼教師資上有深遠的不利影響。
2023年喧騰一時的板橋幼兒園「餵藥案」,迄今仍餘波盪漾,幼兒園何姓、王姓老師因時任時力立委王婉諭、民進黨立委羅致政、中原大學副教授招名威等人以記者會或臉書發表不實言論,並造成其個資遭曝光,飽受煎熬,控告王婉諭、羅致政、招名威等人加重誹謗及違反《個資法》。台北地檢署認為王、羅、招3人是就可受公評之事評論,且王行為不構成《個資法》,14日不起訴3人。
為提升學前教育品質,教育部國教署今年投入7800萬元讓教保服務人員精進專業能力,協助他們專業成長,發現自己在教學上的專業表現與能力。現在幼兒園的教保員愈來愈多才多藝,有助於培養學童的美感及創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