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捐米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台灣首廟天壇日前舉辦中元普度法會,廟方決定搭配供品物資舉辦愛心分享日,第28次將信徒「以米代金」捐出的白米與供品結合,透過基層機關轉送弱勢家庭,將大眾善念傳達到社會角落。
農曆7月將於今(21日)晚11點結束,好兄弟準備收假,民俗專家廖大乙提醒,這天禁忌特別多,稍有不慎恐觸霉頭,另外他也點名生肖屬豬與屬蛇的人,恐因犯太歲與流年影響而陷入劫數,須格外謹慎,可藉地藏王菩薩誕辰祈福,為自己與家人添吉避凶。
當許多人對「社區營造」的想像仍停留在打掃街道、關懷長輩時,桃園卻有農場結合瑜伽,為慢飛天使打造獨特的活動。桃園 Yoga Farm 快樂農場負責人吳宏基與周邊教養院合作,讓院生走進田野,踩土、種地瓜,也讓志工們在陪伴中體會生命教育的深度。這項「快樂天使的校外教學」計畫,2022 至 2024 年連續三年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個人築夢類楷模獎,成為社區共融的典範。
雲林縣水林鄉在丹娜絲颱風、728豪大雨中受創嚴重,不少民眾屋舍被毀,生活陷入困境,立委張嘉郡21日攜手雲林縣福慧關懷協會,共同捐贈300包白米給弱勢家庭與長青食堂,強調水林鄉老年人口比例高,為修復屋舍只能省吃儉用,恐影響其健康,希望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人持續關心需要幫助的人。
今年適逢台南400,也是3年一度的香科(繞境)年。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土城香」日前落幕,聖母廟並宣布將2200份普渡供品禮盒捐予台南弱勢與社福機構。台南市長黃偉哲出席捐贈儀式,並頒贈感謝狀表揚。黃偉哲也呼籲更多民間團體與市府合作,共同幫助弱勢。
今年疑受通貨膨脹影響,民眾愛心捐贈意願降低,雲林縣昇樺食品公司得知雲林家扶缺乏白米,17日捐贈1000公斤有機米,豐泰企業所屬豐泰文教基金會也共襄盛舉捐1000公斤,2企業表示白米是弱勢家庭最基本的物資需求,希望拋磚引玉,吸引更多善心人士加入捐白米行列,一起努力讓愛心不斷炊。
佛光山南台別院日前贈予台南市府共4,000包吉祥米,以幫助台南市各區弱勢族群。佛光山南台別院今年初甫辦健走活動,並捐贈台南7個行政區7,000包吉祥米,本次再度捐助四個行政區共4,000包米。佛光山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表示,期望藉由捐米活動拋磚引玉,吸引社會各界重視弱勢溫飽,佛光山也承諾未來將持續捐米至台南市37區。
苗栗高齡90歲的獅潭鄉民甘順發,秉持愛鄉愛親「施比受更有福」的情懷,號召村民捐米幫助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的200名憨兒邁入21年,原本擔心鄉民多數都是老人家只會愈捐愈少,但沒想捐米人數不但增加3倍,今年白米數量更高達9300台斤,足以讓憨兒們吃上3個月的時間,基金會今天舉行捐贈儀式,憨兒也透過舞蹈演出來感謝甘順發。
台南佛光山南台別院日前舉辦「VegRun健走暨公益吉祥米捐贈」活動,邀請市民參與健走,並由南台別院捐贈吉祥米給弱勢。本次活動吸引700位市民參與,南台別院共捐贈7000包吉祥米予台南七區弱勢民眾。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情味!許多人做善事,贈白米是最常見的物資,不過民間已有社福團體出現白米過剩難消耗的困擾,不僅互相詢問是否需白米遭拒,最後只好透過里長及其他管道發放給弱勢家庭,呼籲想捐物資的民眾,應確認單位需求再發送,較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