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東風21D的搜尋結果,共23筆
中方航母對美國強敵的最大優勢,並不是靠艦載戰機,而是靠火箭軍能密集發射的東風-21D、東風-26、東風-17等彈道飛彈、巡弋飛彈與高超音速飛彈,而這些飛彈由衛星、雷達、軍機與無人機組成的成熟殺傷鏈引導。
多家媒體轉述中方海軍發言人冷國偉宣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近日由052C驅逐艦濟南艦(舷號152)與現代級驅逐艦杭州艦(136)伴護通過台灣海峽,前往南海執行科學研究試驗與訓練任務。
美國高級將領說,中國軍方發展出更複雜的「擊殺網」(kill web),使飛彈對美軍構成更致命的問題。
來台參加「台海防衛兵推」的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布萊爾,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直言,近日中共兩艘航母試圖透過遠航,展現衝破第二島鏈的能力,若現在是敵對狀態,這些船艦早就被美軍擊沉了。布萊爾的說法是否對於美軍戰力過於自信,值得探討。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5月31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上稱,中共威脅是真實的,而且可能迫在眉睫。他並矢言,如果中共試圖「征服」台灣,美國將會保衛台灣。這是赫格塞斯迄今就台灣議題發表的最強硬聲明,唯筆者認為他的說法有待商榷。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5月31日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上稱,中共威脅是真實的,而且可能迫在眉睫。他並矢言,如果中共試圖「征服」台灣,美國將會保衛台灣。這是赫格塞斯迄今就台灣議題發表的最強硬聲明,唯筆者認為他的說法有待商榷。
媒體傳出李嘉誠的長和集團(CK Hutchison Holdings)於今年三月初,將旗下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的經營權,賣給了美國全球資產管理巨擘貝萊德(BlackRock),經香港《大公報》批評李嘉誠助紂為虐,將中國航運利益拱手讓人,影響中國在拉美及全球的貿易戰略。然後香港政府及北京方面發言要監管這樁交易,各界議論紛紛,複雜的程度幾乎無人能掌握理解。
防衛部落格(Defense Blog)報導,一架中國轟-6N轟炸機,被拍到機腹攜帶1枚大型空射彈道飛彈,這引發人們各種猜測,是否中國大陸已具備空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的能力。
美國海軍本週即將宣布一項決定,選出F/A-XX戰機專案的得標贏家。而這款6代戰機是為了因應中國在印太軍事影響力與日俱增而設計,未來數十年可能重塑航母空中力量。
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4日和F-35帕圖森特河綜合測試部隊(F-35 Pax River Integrated Test Force)完成了一項初步飛行測試,讓長程反艦飛彈(LRASM)與短場/垂直起降的F-35B戰機合體。
日本共同社報導,美國將把駐留琉球的1.9萬美軍人員中的4千人移師關島,5千人移往夏威夷及美國本土。與此同時,中國大陸解放軍去年12月9日至11日在台灣周邊及日本附近海域、南中國海舉行大規模海空演習,據了解,解放軍活動範圍往東深入西太平洋,介於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且解放軍北部、東部及南部戰區都參與。兩條消息本不相干,但擺在中美兩強在西太平洋博弈的戰略格局來看,卻都傳達了一個重要訊息,就是中美在西太的戰略形勢正在翻轉。換言之,中美在西太的「河海之爭」,已初見分曉。
日本共同社報導,美國將把駐留琉球的1.9萬美軍人員中的4000人移師關島,5000人移往夏威夷及美國本土。與此同時,中國大陸解放軍12月9日至11日在台灣周邊及日本附近海域、南中國海舉行大規模海空演習,據了解,解放軍活動範圍以往東深入西太平洋,介於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並且解放軍北部、東部及南部3個戰區都參與了此一演習。兩條消息本不相干,但擺在中美兩強在西太平洋博弈的戰略格局下來來看,卻都共同傳達了一個重要訊息,就是中美在西太的戰略形勢正在翻轉;或換言之,中美在西太的「河海之爭」,已初見分曉。
2024 珠海航展的璀璨落幕之後,一款在航展上曾被忽視的遠程超音速巡航導彈東風-100(或稱長劍- 100)首次公開性能參數。陸媒分析稱,這款巡航導彈具有長射程與4馬赫的速度,妥妥的是第2島鏈目標的殺手。
伊朗10月初發動今年第二次攻擊以色列行動,共發射180枚彈道飛彈,超越4月的彈道飛彈、無人機、巡弋飛彈混合攻擊,並有相當數量的飛彈突破防禦,落入了以色列境內。以色列宣稱伊朗的最新攻擊沒有造成重大傷害,也沒有發現高超音速飛彈,但不能低估新興科技武器對戰爭型態、軍事平衡,甚至世界秩序所帶來的衝擊,已成為國際社會不可忽視的挑戰。
伊朗10月初發動今年第二次攻擊以色列行動,共發射180枚彈道飛彈,超越4月的彈道飛彈、無人機、巡弋飛彈混合攻擊,並有相當數量的飛彈突破防禦,落入了以色列境內。以色列宣稱伊朗的最新攻擊沒有造成重大傷害,也沒有發現高超音速飛彈,但不能低估新興科技武器對戰爭型態、軍事平衡,甚至世界秩序所帶來的衝擊,已成為國際社會不可忽視的挑戰。
中國大陸於25日上午8時44分朝太平洋公海海域發射1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準確落入太平洋指定海域。外界原先推測為東風41型或東風5型導彈,不過,大多數專家認為是東風31AG型導彈。由於東風系列導彈型號眾多,本文綜合網路資料及《紀錄片》頻道,將東風系列導彈做一簡單之介紹。
大陸解放軍火箭軍25日成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並準確落入太平洋預定海域。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表示,退役少將、桃園市議員于北辰稱火箭軍名單全部外洩,座標、番號都曝光;呂禮詩不禁說,有衛星在,有什麼不曝光,但這次暴露他的一無所知。
大陸一架軍用無人機2日飛越馬祖南竿機場,並在機場周邊空域盤旋20分鐘,導致國內航線立榮航空兩班航機延誤起降。退役少將栗正傑判斷,闖南竿機場的陸軍用無人機,就是無偵-7,號稱東風-21D導彈的眼睛,這有多嚴重。
近年來號稱「航母殺手」的中共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一直是美國航母最大的威脅,經過多年研究,美軍終於以陸軍戰術彈道導彈(ATACMS)為基礎,開發出新型精準打擊導彈(PrSM),並在今年測試中成功地發射2枚精準打擊導彈擊中萬噸級移動靶船,引發國防界高度關注。至於新開發的精準打擊反艦彈道導彈性能是否能平衡中共引以為傲的東風-21D等系列反艦彈道導彈,雖然還難有定論,但是對兩個擁有最多航空母艦的大國來說,這一型武器的實戰效果將決定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對比,並對台海衝突走向造成深遠影響。
最近在中國網路上出現一款很可能是正在測試的新型彈道導彈,它以中共轟-6N轟炸機搭載,依加長的導彈外型判斷,可能是去年才正式亮相的鷹擊-21反艦彈道導彈。外媒認為這是一款對地面與水面目標的彈道導彈,專職打擊美國航母,射程估計高達1500公里。如果搭載平台轟-6N進行空中加油,其打擊範圍可以達到第2島鏈的關島。亦即在執行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時,可以直接威脅位於關島的美軍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