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橋梁改建的搜尋結果,共50筆
雲林縣斗南鎮善功橋改建工程已於今年9月1日正式開工施作,但施工期間民眾反映橋邊排水系統不足、道路與農田同高,遇豪大雨極易淹積水,雲林縣長張麗善10日現勘,決定追加1100餘萬元經費,全面提升排水防洪與交通安全效能。
雲林縣斗南鎮善功橋改建工程已於今年9月1日正式開工施作,但施工期間民眾反映橋邊排水系統不足、道路與農田同高,遇豪大雨極易淹積水,雲林縣長張麗善10日現勘,對於地方建議引道延長、增設側溝及橫向排水等改善措施,決定追加1100餘萬元經費,全面提升排水防洪與交通安全效能。
台9線池上大橋為串聯池上與關山的重要橋梁,建成逾30年,橋墩基礎裸露且耐震不足,交通部公路局砸17.52億元改建,工程近2年挺過7次颱風侵襲,採半半施工確保通行,北上線預計115年農曆年前完工,將率先開放通行,預計116年全線通車,未來耐震將從4弱提高至5強,防洪標準30年提升至50年,打造「高大壯、高大美」的新池上大橋。
高雄市彌陀區舊港橋為當地社區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因年代久遠破損遭判定為危橋,於2022年啟動改建,改建過程卻被當地居民認為,新橋為提升防洪性能,比舊橋抬升109公分,恐因視線不良造成危險引發抱怨,不過經地方里長、民代協調後,高雄市新工處與經濟部水利署著手討論,在不影響防洪需求下,讓新橋僅比原有橋面抬升6公分,以平衡地方需求,並於近日完工通車。
歷時一年半,屏東縣政府斥資1.73億元的「民治溪排水改善工程(茂林橋至泗林橋)含橋梁改建」2日竣工,不僅解決了困擾潮州鎮三星里民長達3、40年的淹水隱憂,也為地方帶來一處親水的休閒運動場所,縣長周春米期待煥然一新的民治溪將成為城市新亮點。
台9線蘇花公路159.3公里大清水明隧道2年前遭大量落石砸毀,同年10月完成修復,沒想到近日山區降雨導致邊坡落石損及隧道頂板,損壞結構懸在半空中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掉下來砸到行經人車,讓行經路段的駕駛人看了心驚膽跳。公路局獲報已請廠商22日在颱風來襲前修補毀損處,整體修復工程預計11月開工。
台9線蘇花公路159.3公里大清水明隧道2年前遭大量落石砸毀,同年10月修復完成後,近日因山區邊坡持續落石造成隧道上方頂板出現破損,部分損壞結構懸在半空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會掉下來砸到人車。公路局表示,已請廠商在颱風來臨前盡快做臨時性修補,修復工程預計2個月待計畫書完成後開工。
斥資近700億元的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又邁進一步,交通部鐵道局表示,9月初已經完成康樂至知本東正線切換至西正線,為今年重要任務,預計12月9日跨10日再完成台東至康樂間西正線切換,力拚2027年底台東至知本段雙軌通車,新自強號約可節省4至5分鐘車程。
花蓮市中山橋7年前因地震受損目前採「半半施工」方式封橋改建,留單線車道供雙向通行,由於周邊緊鄰花蓮港,大型車輛往返頻率高,附近有多間學校又是北上通往門諾醫院的要道,地方民眾憂心開學後沿線交通恐出現黑暗期,盼縣府擬定應變方案確保通學及就醫安全。縣府表示,開學前已請各單位加強宣導改道措施,也會持續觀察整體交通動態適時做調整。
台中市東勢區埤豐橋是當地首座跨越大甲溪的重要橋梁,使用至今逾30年,受地震、河道沖刷影響,安全隱憂日益加深。市府為此斥資10億元改建,如今全新埤豐橋完工,市長盧秀燕1日主持通車祈福典禮,見證山城交通建設邁向新里程碑。
高雄台20線南橫公路通車僅3年多,又因0729豪雨重創,梅山口至向陽路段再度封閉,預定10月30日才開放一般車輛通行,目前僅1日3時段讓復興等3里民東出通行,居民無奈指出,「路陷人亡、居民無望」,交通困境再度浮上檯面。
為解決高雄仁武區水患問題,高市府水利局辦理「八涳橋改建及曹公新圳匯流口護岸拓寬治理工程」25日動土,預計2026年底完工後,可大幅降低仁武地區淹水風險。而仁武區五和里因地下排水系統不良,逢雨必淹,對此,水利局表示,已研擬施工計畫,預計8月底前完成。
台中市「東勢區埤豐橋改建工程」斥資10億元、歷經13年即將完工通車,台中市建設局15日表示,埤豐橋串聯東勢、豐原、石岡、后里及苗栗地區,曾受921大地震重創補強通車,卻因橋體老舊、橋墩長期遭溪水沖刷裸露,造成安全疑慮,如今終將完工,也讓石岡區埤頭里長林坤詮完成已故父親、前任里長生前最牽掛的遺願,為地方居民爭取1座安全回家的橋。
彰化縣芳苑鄉漢寶中3橋是漢寶村通往台17線的重要道路,但使用至今50年,因橋梁老舊,潛藏安全隱憂,由於偏鄉財源有限,公所向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爭取協助,獲行善團捐贈改建經費500萬元,17日舉辦動土典禮,未來完工後,將更名為「善堂橋」,鄉長林保玲期許在各界溫暖參與下,不僅有實體「善堂橋」,更搭起無形的幸福之橋。
彰化芳苑鄉漢寶中3橋是漢寶村溝通台17線的重要道路,但使用至今50年,因橋梁老舊,潛藏安全隱憂,由於偏鄉財源有限,公所因此向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爭取協助,獲行善團捐贈橋樑改建經費500萬元,今日舉辦改建動土典禮,未來完工後,將更名為「善堂橋」,鄉長林保玲期許在各界溫暖參與下,不僅有實體「善堂橋」,更搭起無形的幸福之橋。
花蓮193縣道上的中山橋、吉安溪橋7年前因0206強震受損正在改建,其中,吉安溪橋8日起封橋至12月,中山橋也將在8月5日封橋至明年5月,花蓮縣政府考量沿線交通需求,封橋期間工程採「半半施工」,只封一半車道,另一半開放雙向通行,2座橋梁預計明年底可完工通車。
花蓮193縣道上的中山橋跟吉安溪橋7年前因0206強震受損正在改建,預計明年底完工通車,其中,吉安溪橋因應工程所需,8日起封橋至12月,中山橋則是8月5日封橋至明年5月,縣府考量沿線交通需求,封橋期間工程均採「半半施工」,只封一半車道,另一半開放雙向通行,工區前1公里會放置預告標示與警示燈提醒用路人留意。
台南市後壁區、嘉義縣鹿草鄉交界的「八掌二橋」橋齡逾40年,路幅狹小,加上橋梁通水段面不足,又是大新營區民眾到嘉義高鐵站重要道路,台南市、嘉義縣地方皆主張改建,自2017年決議由嘉義縣政府負責提報計畫,改建經費從2017年最早推估6億元至今,經物價波動調整,經費到今年已暴增到10億1287萬元,嘉義縣議員詹琬蓁因此質疑,橋梁改建講了這麼多年,經費劇增,卻看不到實質進展「連影子都沒有」,縣府回應會持續向相關單位爭取規畫設計費。
宜蘭縣壯圍鄉壯東地區因地勢低平、鄰近海岸,遇到大潮及強降雨時容易引發淹水,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18日與水利署等單位前往視察,不僅允諾投入2.46億元水門改善計畫要提早完工,總經費達12.41億元的抽水站工程也會加速辦理。
宜蘭縣壯圍鄉壯東地區因地勢低平、鄰近海岸,遇到大潮及強降雨時容易引發淹水,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今天(18日)與水利署等單位前往視察,不僅允諾投入2.46億的水門改善計畫要提早完工,總經費達12.41億的抽水站工程也會加速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