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檢知器的搜尋結果,共19筆
一名男子阿洋(化名)日前清晨騎機車上班時遭警方攔查,酒測值達0.16毫克,被依「10年內三度酒駕」重罰18萬元、吊銷駕照並公布姓名。但他堅稱只是吃檳榔、擦中醫藥膏被誤會「有酒味」,因此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法官認為,警方未依規定評估是否「情節輕微可改勸導」,裁量怠惰有違法之虞,因此撤銷裁罰。
2025年第3季固定汙染源空汙費申報進入倒數,苗栗縣環保局提醒業者31日前需完成申報與繳費,逾期或短報最高可罰100萬元。環保局長陳華盛表示,依《空汙法》,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及粒狀汙染物皆須定期申報。
2025年第3季固定污染源空污費申報只剩一週,環保局提醒業者10月31日前完成申報與繳費,逾期或短報排放數據,最高可罰新台幣100萬元。環保局長陳華盛表示,依《空氣污染防制法》,固定污染源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及粒狀污染物(含戴奧辛與重金屬)皆須定期申報繳費。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台北市一名簡姓男子疑似「酒駕成癮」,日前騎乘電動輔助自行車行經汀州路三段時,因行車不穩被員警盯上,沒想到一查竟是「老熟人」。更離奇的是,這已經是他第二度栽在同一名員警手上,如此戲劇化的巧合,連資深員警都直呼:「太玄了!」
男子阿國(化名)日前駕駛小客貨車,開進派出所洽詢臨時用路相關事宜,卻被員警聞出滿身酒味,經酒測後濃度達每公升0.19毫克,加上他十年內已有一次酒駕紀錄,依規定再犯即屬「加重處分」,監理單位裁罰12萬元並吊銷駕照。阿國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辯稱酒測數值是因「漱口水」誤導,但法院審理後並未採信,判決駁回。
高雄29歲張姓男子開車在旗津區因違規遭警方盤查,但員警發現他駕照註銷且渾身酒氣,不料張男卻不滿,不斷向警方反問「我有違規嗎?」,更聲稱自己「喝很大」,雖他最後酒測值未達每公升0.25毫克標準,最終酒測值仍超標,雖未達刑法公共危險,但仍當場遭開罰並移置車輛,最高可處14萬5800元罰鍰。
台北市大安區本(7)月19日清晨19日清晨發生一起酒駕案件,一名40歲秦姓男子開著白色賓士車載著妻子,行經辛亥路一段時,趁著停等紅燈竟與副駕的妻子互換座位,正巧後方一輛警車駛來直接目擊全程,員警見狀也立刻上前攔查,秦男酒測值達0.47mg/L,全案依公共危險罪送辦。
一名駕駛日前接受警方路邊臨檢,當時他正在吃麥香雞漢堡,竟出現酒精反應,當場傻眼!警方稍後用另一台儀器進行檢測,確定無酒精反應,化解誤會。醫師指出,發酵的水果、麵包會產生乙醇,而乙醇確實會讓酒測產生陽性反應。
近日,有位駕駛人在享用連鎖速食餐廳的麥香雞漢堡後,開車上路,不料卻遇到警方臨檢時,竟被測出有酒精反應,讓這位駕駛人感到非常困惑。不過,在稍後使用符合標準的酒精測試儀器進行再次檢測後,證實並無酒精反應,這才消除了誤會。警察機關方面表示,一旦檢知器出現任何反應,執勤員警會立即使用合格的酒測儀器進行第二階段的檢測,以確保檢測結果的精確與公正。
台北市一名陳姓駕駛因駕車吸菸遭警方攔查,進而發現他酒駕,經台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裁罰吊扣駕照及車牌各24個月,陳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駁回。法院認定警方攔查及酒測程序合法,裁決無誤。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因外牆剝落附掛物仍有公安疑慮,都發局昨對業者重罰30萬元,截至目前,市府已對新光三越開罰共計6件,裁罰金額達150萬元。因尚有外牆剝落危險附掛物未拆完,1周期限內若未完成改善,都發局將連續開罰。
電動滑板車目前也是許多人的日常交通工具,但酒後騎乘算不算違規?台中市第一分局今天分享1件案例,1名48歲洪姓男子日前酒後,與同行女性友人騎乘電動滑板車,遭員警攔查卻拒絕酒測,結果因酒駕遭罰1200至2400元不等罰鍰,也因拒絕酒測遭罰4800元,更當場查扣電動滑板車,因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電動滑板車屬於其他慢車類型,若酒駕屬於違法。
台中市南屯區日前發生酒駕拒檢事件。一名33歲黃姓男子25日清晨6時許開車返家,因未打方向燈遭員警攔查,未料打開車窗後竟飄出濃厚酒味,警方示意黃男下車,沒想到黃男竟加速倒車逃逸,員警見狀急忙騎車追趕,最終用警棍破窗才成功讓黃男下車;而副駕駛座的身穿短褲的女子則下車求情,連喊「大哥不好意思」。全案依公共危險、妨害公務等罪嫌送辦。
北市一名駕駛7月15日晚間11時駕車行經北投大業路,遇到警方臨檢,駕駛質疑為何要對他「酒精檢知器」呼氣,揚言要對員警提告強制罪,警民僵持在路檢點,案經光明派出所副所長趕到現場,確認駕駛沒有酒氣並讓其離去,駕駛則將行車記錄器貼上《社會新聞影音》社群。
竹北市光明國小一年級師生261人,25日在學期末結束前參訪新竹縣警察局「體驗一日警察」,縣警局準備豐富關卡,讓學生體驗警用大型重機、酒精檢知器、防彈衣、頭盔等裝備,安排「反詐騙宣導」小課程,傳授防詐騙防範秘訣,讓師生化身成防詐騙宣導種子,減少詐騙造成危害及損失。
「對不起,您喝酒了!」台中市警方日前凌晨於北區文心路與青島路口進行酒駕取締勤務,卻意外上演了一幕戲劇性場景:1名越南籍逃逸移工駕機車和1名賓士車駕駛先後來到路檢點,經吹氣酒測機器皆發出人聲警示,無獨有偶無論國籍、車別皆酒駕上路遭逮,中市警二分局嚴格執法就是要讓用路人不能心存僥倖。
高雄一名52歲張姓男騎士,前天(5月30日)行經鼓山區美術東二路、青海路口時,因微型電動二輪車尚未換照,遭巡警攔查勸導,過程中,發現他渾身酒氣,酒測值達達每公升0.22毫克,他這才坦言,因曾經因酒駕駕照遭吊銷,但卻沒戒酒,卻是進行「酒精量管控」,每日固定喝4小瓶啤酒,休息後就不會超標,還直呼:「上次吹沒有,怎麼這次有反應!」
北市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日前執行路檢勤務,攔查到一名呂姓男子酒駕,發現呂嫌去年也在同一地點、遭同一名員警查獲酒後駕車,且員警經查車牌屬吊扣狀態,細心檢查發現是掛偽造車牌,罪加一等,詢後依公共危險、偽造文書罪嫌移送偵辦。
高雄鳳山區五甲一路與凱旋路口,於1日下午3點有派出所員警發現一名機車騎士騎車搖晃,上前攔查是否酒駕遭否認,結果一驗明顯超標,這才坦承在前一晚10點喝了3杯高粱酒助眠,以為代謝掉了才騎車出門,還被警方發現是無照駕駛,遭警方依公共危險罪移送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