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潛在威脅的搜尋結果,共514筆
中颱鳳凰進逼,雖然海面環境不利發展,鳳凰來到台灣周邊時威力很可能減弱至輕颱,但氣象粉專「停班停課最新通知 Taiwan Alerts」提醒,秋颱最恐怖的地方,就是不能單靠颱風強度來判斷威脅度,颱風與東北季風交會後產生的共伴效應,將產生長時間的降雨,可能導致後續災害風險,提醒民眾切勿小覷。
日本自衛隊於10月20至31日間,在全國多地同步舉行年度「自衛隊統合演習」,想定遭遇敵軍入侵威脅,調動約5.8萬人、約60艘艦艇、310架各型軍機及逾4千輛車輛,執行跨區部署與防禦作戰。期間,除由陸上自衛隊與海上自衛隊合作,運用護衛艦為AH-64D攻擊直升機執行轉降與整補作業,F-15戰機也運用民間機場模擬起降,實施戰力分散作為;演訓也納入實彈射擊、災害救援與基地防衛等多項課目,藉此驗證防衛戰力,嚇阻潛在威脅。
美國「彭博社」7日報導,北約近期持續在波羅的海西側瑞典領土哥特蘭島舉行演訓,並增派部隊,用於監控俄羅斯飛地、戰機艦艇和影子艦隊動態,藉由發揚地緣優勢,擔負肆應俄國潛在威脅新興關鍵。
南韓《前鋒日報》(The Korea Herald)報導,南韓第5枚軍事偵察衛星於當地時間2日下午2時9分(臺灣時間同日下午1時9分),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太空基地升空,象徵其「425計畫」衛星已全數升空,可望強化監控北韓能量。
中國大陸載人太空船「神舟二十號」原定週三(5日)返回地球並且於中國大陸北方著陸,但本次任務因疑似遭到太空碎片撞擊而延後,目前正進行撞擊分析與風險評估,尚未公布新的返回時間表,本次事故也凸顯了太空垃圾對於載人任務的潛在威脅,天宮太空站曾為閃避星鏈(Starlink)衛星碎片緊急變軌,也成為中美雙方爭議的問題。
中國載人太空船「神舟二十號」原定週三(5日)返回地球並且於中國大陸北方著陸,但陸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CMSA)表示,本次任務因疑似遭到太空碎片撞擊而延後,目前正進行撞擊分析與風險評估,尚未公布新的返回時間表,還可能影響陸天宮太空站的運作,本次事故也凸顯了太空垃圾對於載人任務的潛在威脅。
今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蘭降雨機率較高,北台灣整天偏涼,氣溫約20至25度;明(6日)起至周日(9日)水氣減少,不過基隆北海岸及東半部仍有降雨機率。關島附近的熱帶低壓今將發展為鳳凰颱風,歐、美模式模擬路徑皆在台灣附近北轉,潛在威脅不可小覷,不過模式仍在調整,應持續觀察。
狄仁傑是武則天最信任的宰相,也是讓大唐免於滅頂的智者,他以機智避死於酷吏之手,又以忠誠輔佐女皇治國,最終以一己之力為李唐王朝鋪回歸之路。《搜狐網》指出,歷史上的他,既非影劇中的神探,也非俠客,而是一位以智慧化解殺機、以忠誠改寫朝代命運的真宰相。
海底電纜是近年日趨重視的無形海底戰場,為強化這些「連結」的安全,台灣與歐洲合作舉辦「2025台歐海底電纜安全合作論壇」,外交部長林佳龍也在開幕致詞強調,電纜如今成為混合戰與地緣政治競逐的一部分,而台灣則位於許多國際海纜穿越或靠近的樞紐;我們希望透過論壇倡議4大目標:風險緩解、資訊共享、系統改革與知識建構。
漢文帝劉恆即位之初,局勢險峻,朝中大臣對他並不看好,但他憑藉冷靜謀略和果敢行動,秘密帶6名心腹進京,一夜連下3道詔書,巧妙安撫支持者、調整權力結構、化解潛在威脅,最終穩固皇位,這一系列精心策劃,將帝王權術發揮到極致,也為他長達20多年的治世奠定基礎。
《以色列時報》報導,以色列國防軍25日空襲黎巴嫩與加薩走廊地區,擊殺數名真主黨和伊斯蘭聖戰組織武裝分子;以國國防部則強調,空襲行動是基於確保部隊安全、消除潛在國安威脅考量,重申當前加薩停火協議依舊有效。
美國《星條旗報》24日報導,美軍陸戰隊近日公布對「2030兵力設計」的更新計畫,宣示持續提高部隊感知能量、機動性與打擊戰力,以便更加靈活的應對中共在西太平洋的潛在威脅。
美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20日起在菲律賓海啟動2年一度的「ANNUALEX 25」海空聯演,透過一系列高強度作戰課目演訓,提升聯合防衛戰力及作業互通性,向潛在威脅傳達嚇阻訊號。
全球量子運算市場中,亞太地區展現巨大成長潛力。而台灣行政院早在2022年組建量子國家隊,預計至2026年投資新台幣80億元推動多項量子計畫。
「半島電視台」11日報導,為了應對近期多起俄羅斯無人機與戰機侵略北約領空事件,英國與美國軍機沿烏俄邊境,執行一次長達12小時的聯合巡邏任務,展現盟邦積極應對俄國威脅、捍衛歐洲安全的決心。
歷史上,戰亂常被視為國家衰敗的根源,但三國動盪卻未引發外族大舉入侵;反而在西晉統一後,爆發了長達三百年的「五胡亂華」。為何亂世能守、盛世卻亡?《搜狐網》歷史專欄指出,這背後不僅關乎軍事與政治,更是民族政策與內部權力鬥爭的連鎖反應。
古代皇帝最怕的從來不是外敵,而是自家親戚,歷代帝王多以分封藩王的方式防範宗室奪權,卻往往因此埋下叛亂禍根。然而,清朝皇帝卻反其道而行,選擇將宗室留在京城,不給兵權,卻授以官職,使其「在朝有位、無兵可動」,這項制度既保障皇權,又充分發揮宗室的才能,化潛在威脅為助力,成為清朝得以長治久安的重要關鍵。
中國商船首次成功利用「北方海路」(Northern Sea Route)經由俄羅斯北極地區,完成前往歐洲的集裝箱運輸。這條北極航道在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隊協助下,相較於傳統經由麻六甲海峽與蘇伊士運河的航線的40天,航程時間幾乎減半,大幅縮短運輸時間,而真正的戰略意義在於,中國更夠加徹底擺脫西方海權封鎖。
「半島電視台」11日報導,為了應對近期多起俄羅斯無人機與戰機侵略北約領空事件,英國與美國軍機沿烏俄邊境,執行一次長達12小時的聯合巡邏任務,展現盟邦積極應對俄國威脅、捍衛歐洲安全的決心。
歐洲議會9日通過決議,針對俄羅斯無人機近期侵擾多個歐盟與北約成員國行徑,表達強烈譴責,同時支持歐盟執委會與烏克蘭合作,加速推動「無人機牆」計畫及反制措施,反制俄國混合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