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燃煤發電廠的搜尋結果,共49筆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在本周二對英國進行史無前例的第二次國事訪問,在訪問期間,雙方將簽署核電發展協議,以爭取新核電廠的投資。
老舊的發電廠被淘汰後便無人問津,一整片荒蕪的土地遭到閒置,也令人惋惜能否有更好的利用方式。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諾沃克的一塊外圍島嶼「曼雷薩島」,於1950年代設立曼雷薩島電廠,2013年因颶風珊迪(Hurricane Sandy)損壞後退役,時至今日,這座佔地50公頃的工業遺跡將重塑為世界級的海濱景點「曼雷薩公園」(Manresa Wilds)。
新聞提要■印度為了應付龐大人口的用電需求,不斷在各地興建火力發電廠,但發電廠卻讓周圍地區缺水情形惡化,讓印度陷入兩難。
雲林縣麥寮鄉因台塑六輕設廠,人口持續成長,去年12月突破5萬人大關後,今年1月又降至5萬人以下,有鄉民認為與六輕減產有關。不過,麥寮鄉長許忠富4日表示,位於六輕廠區內的麥寮燃煤發電廠將轉型為天然氣發電,投資金額達500多億元,加上六輕計畫往高科技產業發展,未來人口可望回流。
雲林縣麥寮鄉因台塑六輕設廠,人口持續成長,去年12月突破5萬大關,不過今年1月後又降至5萬人以下,鄉民認為與六輕減產有關,麥寮鄉長許忠富4日表示位於六輕廠區內的麥寮燃煤發電廠將轉型為天然氣發電,投資金額達500多億元,加上六輕計畫往高科技產業發展,未來人口可望回流。
繼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多年努力的環保政策緊急煞車,近日美國環保署更計劃取消聯邦對燃煤發電廠溫室氣體排放的限制,這與全球共識互相矛盾。
近日,在核三廠二號機停役後的傍晚至天明之間,中南部鄰近發電廠附近鄉鎮的民眾們,總覺得空氣中有一股灼熱的碳焦味,不知是疑神疑鬼的心理因素或是嗅覺敏銳的事實發現,但在太陽能發電消失的夜間,火力發電供電增加確是不爭的事實,發電廠的火力全開會不會影響空氣品質呢?
在大陸近年力拚「雙碳」目標(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背景下,大陸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裝機7,433萬千瓦,累計裝機達14.8億千瓦,首次超過火力發電裝機(14.5億千瓦)。未來隨著風電與太陽能發電持續快速增長,風電太陽能裝機超過火電將成為常態。
德國漢堡邦穆爾堡(Moorburg)燃煤火力發電廠僅運轉6年便決定關閉,計畫改建為綠氫生產設施。不過週一(24日)的拆除工程並未順利進行,兩座鍋爐房,最終僅一座成功倒塌,整體拆除計畫預計今年中完成。
西班牙國家石油(Repsol)執行長Josu Jon Imaz在週四表示,他預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能源政策將對天然氣產業產生正面影響,包括提高產量,並且降低價格。
新聞提要■印度首富阿達尼在美國遭指控詐欺,導致股價狂跌,這是繼興登堡報告之後,該集團再度遭遇危機。
台電為配合我國綠色能源政策,規畫提供桃園100萬瓩的離岸風力併網容量,擬在北台灣重要供電來源、桃園市觀音區大潭電廠內新建開關場,作為電網連接系統的一部分,該環差案昨送入環境部審查,因台電預計使用煤灰作為回填材料的來源,環委要求說明更詳細規格及品質管制,建議該案補正再審。
台電為配合我國能源政策,規畫提供桃園100萬瓩的離岸風力併網容量,擬在北台灣重要供電來源、桃園市觀音區大潭電廠新建345kV的開關廠,包含電氣設備房、電抗器區、電纜涵洞等附屬設施,今天進行環評初審,因台電使用煤灰作為回填材料的來源,環委要求說明更詳細規格及品質管制,建議該案補正再審。
「2024 COP29氣候變遷指標,台灣排名倒數第8名;而丹麥發展生質燃料,居全球排名第四名」,台灣這樣的結果令人憂心忡忡。泰鋒染化董事長邱灯松日前在經濟部產發署論文發表會上以「染料製造業推動減碳降空污實例」為題,配合政府推動2050淨零碳排策略,公司利用「生質燃料油及水生植物之固碳方法」,不僅找到低碳解方,幫助產業綠色轉型,更提供政府綠電能源政策,達到零碳排、負碳排之碳經濟目標。
印尼總統蘇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宣布,計畫在未來15年內,陸續淘汰境內所有煤炭和其它傳統化石燃料的發電廠。同時,也將大幅提高印尼的再生能源利用率。
國發會日前提2050淨零路徑中,2030年減碳目標為23%至25%遭外界質疑。環境部長彭啟明15日打包票一定會突破23%至25%,「目前往30%接近中」。不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強調,綠能目標為對付地球暖化,綠能並非要對抗核能,積極發展綠能外也保留核能。
COP29於亞塞拜然如火如荼討論,也有部分國家近日加入「三倍核能」倡議,和碩董事長、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15日拜訪環境部COP29戰情中心時表示,COP大會的目的為防治地球暖化,並舉英國為例擬在2025年關掉所有燃煤電廠、發展綠能外更保留核能,綠能是用來對付地球暖化,核能不是綠能要對付的目標。
亞洲永續投資的資產成長於近兩年陷入停滯,但隨著淨零排放期限逼近,加上各界態度逐漸轉變,預料永續投資吸引力仍將與日俱增。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決議產業電價調整14%,民生內需及用電或產值衰退產業凍漲,新電價將從10月16日開始實施,不少產業用電大戶叫苦連天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綁架全民跟隨「非核」神主牌、拚命燃煤,民眾付出健康代價,這就是民主進步的價值?
英國30日關閉最後一座位於英格蘭中部密德蘭(Midlands)的燃煤發電廠,成為七國集團(G7)中首個完全終止燃煤發電的國家,也終結英國142年的燃煤發電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