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疫情紓困的搜尋結果,共20筆
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以去年稅收超徵、財劃新法熱錢入袋為由,在桃園市議會提案普發1.5萬元現金,卻刻意忽視桃園財政真實困境,升格以來連年短絀,10年已累積超過700億元,未來5年重大建設還得籌編2067億元,不啻是把桃園長期發展綁上民粹脅迫的失速列車。
民進黨批評國民黨普發現金1萬元違憲,行政院長卓榮泰15日南下高雄視察農業部農糧署仁武倉庫,指普發1萬元民眾可能只能買「冰箱」或「遙控飛機」,對國家發展無助益,政府如要舉債寧願修復民房、來救災,而非舉債發給國人。對此,北市議員柳采葳痛批,卓榮泰的發言宛如「晉惠帝何不食肉糜」,行政院救災不力跟發現金給民眾有何關聯,自己執政的鍋自己背,不要想方設法甩到人民身上。
進入第三季的首個交易日,台股今日(1日)大漲,展望台股後市,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川普政策仍將左右市場走勢,將今年台股獲利預估下修為4.3兆元,年增6.5%;大盤如要上攻,關鍵是電子要先發、金融再接棒,等待對等關稅危機解除,全球經貿回復正常後,傳產龍頭低檔反彈。他說,整體股市第三季因除權息後外資站在賣方,上漲機率低,第四季可望受惠於業績題材看漲,高點上看24000點。
美國日前宣布對台灣課徵32%關稅,行政院隨即提出880億元補助方案,涵蓋工農業各大領域,對此,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今(6日)表示,政府補貼企業的同時,應設下「不裁員、不減薪」的門檻,並加強跨部會合作及資料審查機制,以防惡質企業左手領補助、右手解僱員工的亂象重演。
合作金庫銀行長期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從新冠疫情紓困貸款、疫後振興貸款、低碳智慧納管貸款、千億振興貸款及青年創業貸款,皆響應政府政策,主動關懷了解中小微企業客戶需求,搭配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信保機制,提供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金管會公布8月中小企業放款,截至2024年8月底止,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10兆1,727億元,8月較上月底增加774億元,是今年月增第三高。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8月月增變多主要是「建築貸款」較多,因為完工案件多,另外,營運周轉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疫後振興專案貸款」及「低碳智慧納管貸款」兩大專案、儲能電廠的新建等聯貸放款也都增加。
金管會公布8月中小企業放款,截至2024年8月底止,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新台幣10兆1,727億元,8月較上月底增加774億元,是今年月增第三高,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8月月增變多主要是「建築貸款」較多,因為完工案件多,另外,營運周轉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疫後振興專案貸款」及「低碳智慧納管貸款」兩大專案、儲能電廠的新建等聯貸放款也都增加。
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經歷貿易戰、疫情、通膨和社會分裂等諸多挑戰,美國經濟仍穩座全球一哥寶座,全球占比更升至20年新高。但報導也指出,由於隨之而來的赤字遽增與美元強升,讓美國榮景背後潛伏危機。
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經歷貿易戰、疫情、通膨和社會分裂等諸多挑戰,美國經濟仍獨占鰲頭、在全球稱王。不過該報導也指出,由於隨之而來的赤字遽增與美元強升,讓美國榮景背後潛伏危機。
時尚服飾零售商Express在22日宣布,已收到其主要業務合作夥伴、玩具反斗城母公司WHP Global集團的收購意向書,因此聲請破產保護,並計劃關閉超過100間家門市。
國銀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連七月站穩7兆元之上。據銀行局統計,今年1月底,國銀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7兆2,132億元,雖較去年12月底減少216億元,但較2022年底6兆7,945億元增加4,187億元,且連續七個月站穩7兆元。
金管會公布國銀海外分支機構最新獲利狀況,受惠升息效益帶動利息淨收益躍進,2023年國銀海外據點稅前淨利772.03億元、年增達80.91億元或11.71%,改寫歷史新高。其中,新南向地區稅前淨利192.21億元、年增12.67億元或7.05%,亦創歷史新高。
國銀海外獲利大爆發。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20日指出,去年國銀海外據點稅前共賺772億元,創新高,且年增近12%,其中香港據點仍是最賺錢的金雞母,去年稅前賺412.5億元,創新高;在新加坡亦賺88.6億元,躍居第二,亦創其獲利新高。
金管會2022年4月起推出獎勵國銀放款方案,以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發展。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3年底,國銀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達7兆2348億元、年增4403億元,達成年度目標3000億元的147%,2024年的新增放款目標則預計首季拍板敲定。
國銀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衝破7兆元,但增速明顯放緩。金管會15日公布,2023年底國銀在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已達7兆2,348億元,全年放款增加4,403億元,對金管會訂的3,000億元目標,達成147%,但若與2022年4到12月同類放款增8,750億元相比,增幅近腰斬。
國銀持續承作疫後振興專案融資,讓疫情後信保融資金額不減,但近月隨銀行慢慢消化優惠額度,融資金額已逐月下滑。中小信保基金公布最新統計,10月協助取得融資金額略降至1,650億元,月減3.4%,但仍年增達46.7%;前十月合計協助取得融資金額達1兆3,993.25億元,也比去年同期大增2,469.99億元或21.9%。
金管會公布國銀海外分支機構最新獲利狀況,受惠升息效益帶動利息淨收益躍進,2023年前三季國銀海外據點稅前淨利662.79億元,年增達146.3億元或28.33%,改寫同期新高,其中亞洲、澳洲、新南向地區獲利齊創同期新高,僅歐洲地區因聯貸案踩雷慘虧27.4億元。
升息讓國銀海外分行獲利大豐收。金管會15日公布,前九月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獲利共662.8億元,創同期新高,包含香港、新加坡、越南據點獲利皆創同期新高,香港穩居國銀海外最賺錢的地區,前九月賺364億元,同比成長逾5成,亦占所有海外獲利近55%。
升息讓國銀海外分行大豐收。金管會15日公布,前九月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獲利共新台幣662.8億元,續創史上同期新高,包含香港、新加坡、越南分行獲利皆是史上同期新高,香港賺高達364億元、穩居國銀海外最賺錢的地區,同比成長逾5成,新加坡則賺超過80億元,年增1倍。
中小企業放款今年趨緩,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14日指出,國銀前三季新增中小企業放款2983.72億元,同比年減33%、距全年3,800億的放款目標,達標率7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