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盆器的搜尋結果,共17筆
為協助青年實現文創創業夢想,桃園市青年事務局在中原文創園區5號倉庫設立「桃藝工坊 」,今年網羅20組兼具創意與技藝的青年品牌進駐,涵蓋綠色生態、工藝創新與原創IP角色3大主題,展現桃園青年文創能量全新樣貌。
高齡77歲、全台唯一有固定行駛班次的人氣糖鐵「346蒸汽五分車」,在進廠維修1年多後,今年10月24日即將重回溪湖糖廠載客奔馳!為慶祝這輛國寶級機車頭重磅回歸,10月24日起,台糖公司將於溪湖糖廠鐵道文化園區推出為期3天的「台糖80‧346再出發」,為明年台糖80歲首獻暖壽,也為台灣鐵道再締新猷。
高齡77歲、全台唯一有固定行駛班次的人氣糖鐵「346蒸汽五分車」,在進廠維修1年多後,今年10月24日即將重回溪湖糖廠載客奔馳!為慶祝這輛國寶級機車頭重磅回歸,10月24日起,台糖公司將於溪湖糖廠鐵道文化園區推出為期3天的「台糖80‧346再出發」,為明年台糖80歲首獻暖壽,也為台灣鐵道再締新猷。
骨盆腔脫垂好發於多產婦女。不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劉偉民分享有位櫃姐,未婚、沒有性經驗,但在專櫃工作超過30年,每天至少站立超過8個鐘頭,換來的是膀胱脫垂、尿失禁、直腸膨出,希望商家可考慮提供櫃姐暫時休息的椅子,「這是一種溫馨的福利。」
隨著時序進入夏季,氣溫逐步升高,午後雷陣雨頻繁,正是病媒蚊繁殖與登革熱風險升高的時節。為預防登革熱,彰化縣員林市清潔隊自4月21日起,啟動為期近兩個月的全市環境衛生大消毒作業,預計持續至6月12日,消毒範圍涵蓋全市41里大街小巷、排水溝與公共空間。
坐在吳江的烏篷船上,細讀著蘇州的韻味,猶如通過一個狹小的管道窺見浩瀚的天空,難免不能窺全貌。倘若此時能夠添上一盆蓴菜鱸魚,再斟一壺楊梅燒酒,彷彿琵琶聲聲,破竹而起,吳江的波聲便愈發悠揚,蘇州的精氣也隨之而旺盛。蘇州的精氣,一方面是那種空靈的境界,就如同「暮春和氣應,白日照園林」的詩句,令人陶醉;另一方面則是那脫俗的氣息,喝一杯酒,何必慣於追名逐利,又何須在死後的千年裡留名呢?
新北市立八里愛心教養院由板信商業銀行贊助舉辦《陶藝.淘意》特展,展出由6位重度、極重度身障院生所創作的16幅陶版畫及20件盆器。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每件作品都是生命力的展現,是院生在每堂陶藝課程中堅持不懈的創作成果,院生更以自身力量鼓勵其他身心障礙者,能勇敢跨過生命的課題,揮灑自我潛能。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盆景利用盆器栽種植物,經過栽培、修剪、山石點綴,來展現一種大自然的意境或是山林古木而組合成一個世界的縮影,型塑成「一盆一世界」傳統藝術,許多人以為盆景觀賞僅限文人雅士,但事實上觀賞盆景的民眾年齡層真的越來越普及。若您喜歡古裝或宮庭劇,如:《甄嬛傳》中就展現精緻的道具而讓人印象深刻,劇中有許多優雅的庭院室內場景最常出現的便是典雅的盆景擺設。想看看古時皇帝后妃生活的熟悉場景嗎?「2024台北漢風盆景展」於10月9日至10月13日在士林官邸公園駐警室前廣場展出超過70盆造型各異的藝術及山水盆景,總年齡已超過「千歲」、「千年」級別,讓民眾可以感受盆景藝術的世界的千年之約!
苗栗縣政府推出投資扶植青年創業「苗菁創生.苗栗縣青年店家新創輔導升級計畫」,公開遴選出12家青年業者,挹注總金額高達150萬,引動青年自行投資超過百萬。3日上午,縣長鍾東錦前往竹南鎮鄉「拾光冰角」參觀成果發布,期望青年持續努力創業,為苗栗家鄉創造亮麗的未來。
近日有民眾在臉書社團反映,林口區中華一路旁的櫻花蓄洪池公園內存在管理問題。民眾指出,公園內木頭花架旁種植的16株紫藤苗僅以盆器栽種,遇到連續2天的強烈陽光照射後,植株容易乾枯死亡。這些紫藤目前依靠周邊社區居民的日常澆水和以枯葉覆蓋來減少水分蒸發,然而,林口區公所表示,盆栽並非由公所放置,已張貼公告,請民眾自行將盆栽帶回,否則視作一般廢棄物清除。
雲林縣「斗六絲瓜節」11日在斗六市膨鼠森林公園登場,現場準備4種絲瓜美食供民眾免費品嚐,斗六市長林聖爵表示文旦、茂谷柑、絲瓜為「斗六3寶」,其中「翠玉絲瓜」色澤翠綠、味道甘甜,被譽為「LV級絲瓜」,目前正是絲瓜產季,歡迎大家踴躍採購「吃當季、食在地」,享用最優質的斗六絲瓜。
台中70多歲林姓阿伯,每天晚上起床上廁所5、6次,長期下來睡眠不足,尋求身心科協助沒有見效,後來改看泌尿科,原來是攝護腺肥大引起,經用藥改善,半夜如廁次數減少。台中榮總駐診大甲李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倪雪雰說,很多人一有尿意就上廁所,反而不好,適當憋尿可以訓練膀胱容量。
苗栗縣60歲王姓女子8年前被診斷為子宮脫垂第3級,但因害怕手術而遲遲未就醫,近期出現排尿困難、疼痛並發高燒,前往大千綜合醫院急診就醫,經檢查發現兩側腎臟水腫、急性腎衰竭,甚至出現敗血症,經緊急手術治療才恢復正常。
新銳陶藝家丁有彧喜愛「青銅文化」,以東方青銅傳統容器原形,融入個人經驗、情感,雕塑用色古樸、形制俐落的新形態容器,結合自身對社會文化的觀察及想像,讓民眾與作品產生共鳴與對話,即日起至3月10日,「呈予器—丁有彧創作個展」在陶博館1樓陽光特展室展出。
蝴蝶蘭(攝影:洪書瑱)
原木讓人討喜、陶藝使人放鬆,沒錯,今〈2〉日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很有事,分別於大山北月暨上山喝咖啡兩處,推出【橫山陶憶展〜以景寄情、用泥塑夢】及【gam´e`墊〈柑仔墊〉〜大山背木藝工作坊】,這難能可貴的木陶藝術組合,讓踏青郊山的大小朋友,不用像小孩般的只能選擇,而是喜悅雙拼收穫滿滿;這藝術成分頗高展覽,總策畫就是清大科藝中心 USR 的「S+M+ART 跨學科與創客藝術在地智慧活氧計畫」,藝術與設計學系師生們,讓大山背繽紛多元愛不釋手,不僅登山客好評如潮,參與的學生也都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