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紀州庵文學森林的搜尋結果,共26

  • 走入16處國定古蹟!《停跡坪》新書發表:從文學視角挖掘古蹟內裏

    走入16處國定古蹟!《停跡坪》新書發表:從文學視角挖掘古蹟內裏

    全國古蹟月的二部曲,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文訊》雜誌社共同策劃出版的「國定古蹟專刊」系列專書第三冊《停跡坪:16處國定古蹟的文學跨界書寫》,今(17)日下午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新書發表會。著作邀創作者以散文、紀實報導、小說等不同文學形式展現古蹟的多重可能性,包含以史料為本的虛構小說、奇幻玄疑的魔幻旅程、橫跨半世紀的跨國愛情故事,也有透過拜會古蹟後代子孫而展開的文史對話,盼讓古蹟真正走入民眾日常。

  • 史蹟趴趴GO導覽開跑 溯源台北城 用走讀共譜新故事

    史蹟趴趴GO導覽開跑 溯源台北城 用走讀共譜新故事

    深受市民朋友喜愛的「史蹟趴趴GO」系列導覽即將起跑,台北市立文獻館今年以「溯源台北城」為主軸,邀請民眾透過實地走訪與導覽,認識台北歷經原住民聚落、先民拓墾、清代築城、日據發展、戰後變遷與當代都市化所留下的文化足跡,9月27日至11月1日期間策畫全系列14條主題路線,共30場次導覽走讀活動,首發場次將於11日上午10時起開放線上報名。

  • 扎根在地關懷思維 三高中校刊獲信義房屋在地關懷獎

    扎根在地關懷思維 三高中校刊獲信義房屋在地關懷獎

    由紀州庵文學森林所主辦的全國高中校刊競賽26日頒獎,信義房屋連續支持8屆,並持續設有信義房屋在地關懷獎,鼓勵高中學子在創作之餘亦能以己之力關懷家鄉,今年度得獎揭曉,獲得優勝、佳作與特別獎的學校分別為樹林高中、台南一中以及北門高中。

  • 爾雅50周年紀念活動 白先勇等作家齊聚慶賀

    爾雅50周年紀念活動 白先勇等作家齊聚慶賀

    《文訊》雜誌社與爾雅出版社今(19)日於紀州庵文學森林共同舉辦「不是懷舊,經典依然年輕:爾雅五十.經典五十」活動,邀集兩岸三地重量級學者、作家、出版人齊聚,包括白先勇、王德威、向陽、席慕蓉、張曉風、陳芳明、蕭蕭、李進文、涂豐恩等人,一同見證這場文學盛會。活動現場公布「經典50書單」,由百位文化界人士票選產生,並頒發獎座給入選作家,現場近百位作家、出版人與會,氣氛熱烈。

  •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的爾雅經典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的爾雅經典

     1975年7月20日,爾雅出版社成立。社址最初設於北投公館街,76年因業務擴張,新址遷移至廈門街一一三巷。77年因三位原始股東中有兩人退股,爾雅遂改由柯青華(作家隱地)獨資經營。隱地曾多次提到:「爾雅的第一個十年,是文學出版最好的光景」,因為當年新書起印量從8000本起跳,爾雅的創社梁柱之一,王鼎鈞《開放的人生》等「人生三書」,總銷量就超過了60萬本。彼時文化界人士都知道,「文章發表上兩報,文學出書找五小」:兩報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文學五小」即1968年創立的純文學、1972年創立的大地、1975年創立的爾雅、1976年創立的洪範與1979年創立的九歌。這五家出版社之間固然有競爭,卻也不乏合作。在純文學創辦人林海音號召下,每月辦一次出版社負責人早餐會,交換出版近況與最新情報。他們還印製了共同行銷的《五家書目》,在力推自家書籍之外也會相互幫忙,譬如爾雅便曾短暫代理發行過洪範與九歌的新書。

  • 山海詩歌節!全台百名師生用詩詞唱出台灣土地的聲音

    山海詩歌節!全台百名師生用詩詞唱出台灣土地的聲音

    第七屆「山城海詩歌節」於6月5日(四)在臺北市中正區紀州庵文學森林古蹟區盛大展開,以「迴聲.無邊記」為主題,吸引來自全台多所學校的師生共襄盛舉,現場詩聲、歌聲交織,文化氛圍濃厚。

  • 筆會論壇:止戰之殤

    筆會論壇:止戰之殤

     中華民國筆會舉辦「筆會季刊《譯之華》論壇」,於6月8日(日)下午兩點到四點,邀得詩人鍾喬與詹澈對談,主題為「止戰之殤」,由筆會會長廖咸浩主持。地點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3樓(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近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 史博館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週末免費入館 VR體驗、文青走讀一次滿足!

    史博館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週末免費入館 VR體驗、文青走讀一次滿足!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於周末5月17、18日兩天免票入館,邀請民眾走進史博館欣賞台灣藝術史上的重量級展覽,並於5月間推出融合教育、科技與文化記憶的「酷獸奇航VR重返史博期間限定體驗」與「城南串串.文青咖甜蜜」走讀活動,邀請民眾感受博物館的多元樣貌與深蘊的歷史魅力。

  • 518國際博物館日登場 文化幣加碼鼓勵青年走進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登場 文化幣加碼鼓勵青年走進博物館

    為迎接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部今(14)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舉行記者會,宣布各博物館將推出優惠與科技體驗活動。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希望透過文化幣加碼、科技互動與青年參與,鼓勵更多年輕人走進博物館。

  • 瓊瑤87歲冥誕 台北開紀念展上海辦音樂會

    瓊瑤87歲冥誕 台北開紀念展上海辦音樂會

     作家瓊瑤去年12月4日翩然離世,20日是她87歲冥誕,除了春光出版社與瓊瑤孫女陳可嘉、藝萌友聯合主辦「我的.故事」瓊瑤紀念展,13日起在紀州庵文學森林展覽展出,策展人之一的陳煒智,20日也在瓊瑤臉書宣布最新紀念系列計畫《愛與快樂.瓊瑤風華》,公布將陸續於上海舉辦經典交響音樂會、舞台劇世界首演等紀念活動。

  • 瓊瑤87歲冥誕!音樂會、舞台劇等最新紀念系列計畫曝光

    瓊瑤87歲冥誕!音樂會、舞台劇等最新紀念系列計畫曝光

    作家瓊瑤去年12月4日翩然離世,20日是她87歲冥誕,除了春光出版社與瓊瑤孫女陳可嘉、藝萌友聯合主辦「我的.故事」瓊瑤紀念展,13日起在紀州庵文學森林展覽,策展人之一的陳煒智20日以藝萌友執行長身分在瓊瑤臉書宣布最新紀念系列計畫《愛與快樂.瓊瑤風華》,公布將陸續於上海舉辦經典交響音樂會、舞台劇世界首演等紀念活動。

  • 瓊瑤羽化4個月!將迎87歲冥誕 家屬突宣布大事

    瓊瑤羽化4個月!將迎87歲冥誕 家屬突宣布大事

    知名作家瓊瑤,在2024年12月4日家中離開人世,享壽86歲,在這段期間均由家屬負責經營臉書平台。12日晚間,瓊瑤家屬宣布將在4月20日、瓊瑤87歲冥誕這天,在台北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紀念展覽,希望延續瓊瑤的文字與情感。

  • 孫大川董恕明對談「原民之眼」

    孫大川董恕明對談「原民之眼」

     中華民國筆會舉辦「筆會季刊《譯之華》論壇」,今年第一場活動於3月8日(六)晚間七點到九點,邀請作家孫大川與董恕明對談,主題為「原民之眼」,由筆會會長廖咸浩主持。地點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3樓(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近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 張曉風演講「為了一碗蛇羹」

    張曉風演講「為了一碗蛇羹」

     散文大家張曉風2025年第一講以「為了一碗蛇羹」為題分享寫作心路,將於一月八日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她覺得欠古典文學一分情,如果不好好研讀,並好好轉手布施,那就太對不起歷代古人了。她持恆創作六十多年,成為後輩作者典範。

  • 紀州庵13歲了!「食光紀行」重現文學與美食的交織

    紀州庵13歲了!「食光紀行」重現文學與美食的交織

    走出曾是日式料理的歷史,紀州庵文學森林23日於紀州庵古蹟舉行13周年館慶,以「食光紀行」為題,除了是傳承紀州庵日式料亭的歷史,也是重新詮釋紀州庵自研發「作家私房菜」以來,由美食與文學相互輝映且富含文化底蘊的經營歷程。

  • 文化看板 筆會講座 王浩威、簡媜等開講

    文化看板 筆會講座 王浩威、簡媜等開講

     中華民國筆會舉辦「筆會季刊《譯之華》論壇」,於11月17日(日)午後2:00-4:00,邀請作家王浩威與羅任玲對談,主題為「山林與海洋的心跳」,地點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3樓。

  • 出版人親授編輯人特訓班開跑

    出版人親授編輯人特訓班開跑

     編輯不僅是工作或頭銜,更是一門「藝術」,紀州庵出版學苑於9/15-11/17期間,推出「全‧新編輯人」職能特訓班,課程包含企劃、編輯、數位三大系列,邀請出版界重量級講師林載爵、陳蕙慧、葉美瑤、李惠貞、黃秀如、許婷婷、黃靜宜、涂豐恩、龐文貞、陳芝宇、楊憶慈、陳國偉等,可說是史上最華麗的教學陣容,有興趣的讀者可上紀州庵文學森林粉專查詢或電(02)2368-7577分機26張小姐。

  • 數位時代下的出版新思維!紀州庵編輯人特訓班開課

    數位時代下的出版新思維!紀州庵編輯人特訓班開課

    編輯在出版產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掌握書籍的靈魂與未來,「紀州庵出版學苑──『全•新編輯人』職能特訓班」將深入探索從內容策劃到出版發行的全過程。

  • 南大數位系林豪鏘與陳克華詩歌分享會 運用AI創作詩歌走進現實與虛構

    南大數位系林豪鏘與陳克華詩歌分享會 運用AI創作詩歌走進現實與虛構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林豪鏘教授與「台北的天空」作詞人陳克華醫師共同創作的科幻詩集《讓我為你解釋,你為什麼沒有肚臍?》新書分享會。近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二樓舉行。兩位詩人在活動中分享了創作經歷,帶來精彩的對談,這場獨特而創新的活動讓與會者感受到詩歌的無限魅力。

  • 紀州庵校刊競賽攜手信義房屋  共同推廣在地關懷意識

    紀州庵校刊競賽攜手信義房屋 共同推廣在地關懷意識

    紀州庵文學森林主辦的高中校刊競賽7月27日舉辦頒獎典禮,信義房屋連續7屆贊助並設置「信義房屋在地關懷獎」,希望讓「在地關懷」的意識,向下扎根,為獎勵更多學子,今年深化合作於原有的優勝、佳作獎項之外,增設「特別獎」,並邀請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的得獎者擔任評審,集結多年在地關懷的實務經驗與眼光評選;「信義房屋在地關懷獎」優勝、佳作、特別獎分別是桃園內壢高中校刊《神喃》、中正高中中正青年《續‧晝》、新竹高中竹嶺校刊《時光洄導》,評審一致認為以青春視角呈現在地關懷令人眼睛一亮。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