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設廠的搜尋結果,共771筆
保瑞(6472)10月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7.2億元,年減17.9%,前10月營收年增6.6%。保瑞旗下美國馬里蘭州針劑廠第四季可望持續扮演營收成長主力,隨著新客戶與新產品陸續放量,有望挹注後續營運動能。
電子代工廠將於下周密集召開法人說明會,包括英業達、廣達、鴻海、緯創、和碩全數登場,另外台積電、仁寶都將公布財報,掀起市場高度關注。根據公告時程,英業達與廣達將於11月11日率先登場,鴻海、和碩、緯創則於12日接續召開。
關稅新制與新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一再打亂企業全球布局。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11月6日首場專題論壇,以「地緣政治 供應鏈重新布局」為題,由《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主持,與談者包括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緯穎科技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巨大集團董事長劉湧昌。
台灣自動販賣機龍頭廠-金雨(4503)第三季獲利轉虧為盈,6日公告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2.24億元,年增2倍,加上產品毛利率30.43%,稅後純益6,858萬元,較去年同期稅後純損約1,792萬元轉虧為盈,EPS 0.88元。
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各機構一加再加,台灣經濟研究院4日公布最新預測5.94%,較7月評估多了將近3個百分點。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表示,一則是今年出口實際情況比預估的「多了非常多」,加上行政院普發現金1萬元正式上路,讓民間消費對GDP貢獻再創造0.3~0.4個百分點,估計能帶動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突破6%。
台美談判目前進度,我方期望爭取美方提供土地打造「台灣模式」園區,以打造聚落生態系,透過合作打造民主供應鏈,希望透過產業、金融及政府協力讓企業不用單打獨鬥。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落腳美國形成產業聚落,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會是一把雙面刃,同時存在著顯著的優勢與挑戰。
在晶圓代工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台積電與三星兩大晶圓巨頭的美國設廠進度,正成為全球產業焦點。根據韓媒《Fnnews》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龍頭ASML近期正組建專責團隊,協助三星加速德州廠2奈米GAA晶圓生產關鍵設備的部署計畫。
儘管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客戶拉貨,導致前三季營收略減,華勝-KY(2248)董事長陳鏗勝4日於法說會表示,目前在手訂單量不小,再加上泰國新廠預計明年5月投產,樂觀明年海外訂單至少成長30%,營收應可回雙位數成長。
台灣工具機產業長年以精密製造技術聞名國際,今年受到美國關稅與新台幣升值的雙重夾擊,成為出口衝擊最劇烈的產業之一。不過,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文通今(4)日表示,工具機業雖仍在低檔震盪,但「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第四季起部分業者已接獲新詢單。此外,他也受訪指出工具機為何會成為這波衝擊中「海嘯第一排」的關鍵原因,其實與產品性質息息相關。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受訪聲稱,關稅政策讓各大公司正從台灣撤離,進入美國設廠,美國2年內將啟用新廠,屆時將占據晶片市場相當大的比例。川普也揚言,輝達的Blackwell人工智慧(AI)晶片領先其他晶片10年,但美國不會讓大陸取得這款最先進的晶片。
海外投資狂潮再起!根據券商公會最新統計,2025年9月台灣投資人透過複委託交易金額首度突破1兆元、達1.09兆元,創單月歷史新高,且繳出高達年增70.75%的爆好成績單;今年前九月複委託交易總額達7.43兆元,年增30%,國人資金瘋狂「錢進」美股,輝達、特斯拉、台積電(ADR)穩居人氣王,QQQ、VOO仍是最搶手的美股ETF標的。
今年SEMI WEST展會上,沒有參展的台積電仍備受矚目。因身為晶圓代工龍頭,如何克服文化差異、與當地大學合作培育人才、讓員工融入團隊,都是值得有意赴美台廠借鏡的貴重經驗。
美國總統川普結束日本行,今(29)日稍早已抵達此趟亞洲行最後一站—南韓,他將於下午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雙邊會談,預料兩人將聚焦關稅問題及南韓對美3500億美元投資項目,但南韓政府已表明對此次談判不樂觀,南韓民眾普遍認為川普希望南韓以現金投資的要求太大,分析指他的要求考驗首爾耐心。
前行政院院長、桃園市長張善政24日指出,台美關稅談判過程,傳出美國進口車、美國農產品進口都會是零關稅,國內相關產業及勞工恐怕都會是祭品。他以桃園地區為例,當地工業區為國產車的重要組裝產線,勞動力涉及數萬個家庭,一旦美國車進口零關稅,直接衝擊國產車及其零組件產業,業者將哀鴻片野,而數萬個家庭也頓失經濟支柱。
今年我國出口超亮眼,主要靠AI熱潮推動,電子及資通訊產品外銷暢旺,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金額持續擴大,對於美方將發布的匯率報告,楊金龍23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時表示,央行估計今年台對美順差將達1,200億美元,但會持續注意新台幣匯率的穩定,並重申與美國財政部溝通順暢,希望不會因此踩到匯率報告紅線。
中興電(1513)23日法說會報佳音,表示台電強韌電網、AI、輝達大型算力中心落腳台灣,是中興電營運成長的三大利多,看好未來三~五年營運持續成長。中興電瞄準日本、越南、中國大陸、印度等海外市場成長性,擴增大陸海門廠產能,助攻未來海外業務每年至少成長25%。
今年我國出口亮眼,主要是AI熱潮推動,電子及資通訊產品外銷暢旺,台灣對美順差金額持續擴大。楊金龍受23日邀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時表示,央行估計今年我國對美順差將達1,200億美元,但央行持續注意匯率穩定,且與美國財政部溝通順暢,希望不會因此踩到美國匯率報告紅線。
台美關稅談判久無進展,令產業界備感憂慮。賴清德總統21日指出,「近日應該會有好進展」。他說,希望不僅平衡美台貿易逆差,更能深化雙邊經貿合作,目前暫行關稅稅率20%要進一步降低,且不疊加,而232條款的相關稅金也能得到最惠國待遇,我方朝向這個目標談判,相信不久應該有結果出來。
國民黨主席選舉由鄭麗文勝出,她選前主張要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互信基礎,使台灣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傲視全球」,並擬邀請前行政院長陳 掍X任「財經發展戰略總指導」等作法,外界更普遍關注,她將如何重新塑造兩岸經貿的新格局。
全球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法說會上宣布,位於日本熊本的第二座工廠已開始動工,擺脫先前因交通壅塞而延工的陰霾。目前熊本縣為更好的緩解台積電所帶來的交通壓力,已經啟動了兩項基礎設施工程,目標2028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