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菸捐的搜尋結果,共56筆
補充保費爭議延燒,衛福部長石崇良今(6日)親上火線,表示將研究如何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健康經濟學專家提醒,台灣自費醫療越來越多,代表需要更多健康資源的投入,衛福部的主張合理,是為解決「拆單」的公平性問題;消基會則表示,補充保費對健保財務仍是杯水車薪,呼籲將政府負擔比率提高、將菸捐70%還回健保,並考慮收酒捐,再有不足,只能將健保費率上限適度提高。
房市轉冷,房地合一稅今年稅收大減,連帶使稅款挹注長照基金達標率恐創新低。財政部表示,2017年至2025年9月稅款累計撥入長照基金6,197億元,其中房地合一稅自2022年起躍居最大來源,長照稅收來源以房地合一稅為大宗的態勢確立,受房市景氣的影響也因而加深。
多款加熱菸預計本月開賣,台灣拒菸聯盟質疑,在尚未禁止菸品添加物(加味菸)之前,就先開放加熱菸上市,順序完全顛倒,應盡速讓「加味加熱菸」下架。衛福部長石崇良則回應,加味菸要以成分或味道來判定添加物,以及是否全部添加物都禁用,仍在最後評估階段。
美國、日本加熱菸本月將陸續合法上架,共有14個品項加熱菸、4個組合元件。台灣拒菸聯盟質疑,政府究竟核准了什麼品項的加熱菸及載具,連第一線執法的各縣市衛生稽查及海關人員至今仍霧煞煞,呼籲政府亡羊補牢,嚴格取締網路廣告販售,以及落實加熱菸載具禁止展示。
《菸害防制法》修正實施2年多,全面禁止電子煙並嚴管加熱菸,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天(29)公布「有條件通過」2家業者、共14品項加熱菸,今天中午前已經向業者發出通知函。國健署強調,未來將加強嚴格管理力道,業者須定期提交上市後監視及管控機制報告給衛福部,否則最重可廢止核定。
《菸害防制法》2023年3月22日修正實施,明定加熱菸須經 健康風險評估審查,通過才能上市。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目前共有7家業者、8款產品正在進行審查。近日傳出有2款加熱菸有望通過,董氏基金會強調,美國加熱菸審查歷時4年多,台灣政府不應配合菸商壓力開審查快車!呼籲政府至少必須遵守3大底線。
5月31日世界無菸日前夕,台灣拒菸聯盟今天(26)以行動劇揭露「菸商最常用的3大行銷伎倆」,直指政府應落實菸害防制,避免年輕人落入新興菸品,並呼籲賴清德總統落實「健康台灣」願景不能跳票,應立即建立新興菸品查緝平台。
台灣邁入超高齡,如何延長健康壽命、實現健康老化,成為重要議題。專家指出,除了醫療及長照等後端照護,從前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更為重要,朝「預防勝於治療」方向前進,民眾應落實良好生活型態,政府則要增加健保投資、建立健康社會環境,讓長輩活得健康幸福。
健康台灣全國論壇27日在台北榮總登場,院長陳威明表示,台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健康照護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響應健康台灣,未來院內大小會議都不再提供甜點和糖包,以降低三高、遠離肥胖。
點燃1支紙菸產生的煙霧,含有數千種化學物質,而新興菸品的健康危害也不容小覷,但目前國內未核准使用電子煙及加熱菸,因而無法使用戒菸服務。藥師反映,因缺乏換算標準,難以精準給予藥物建議,期盼將新興菸品納入戒菸服務範疇。提供戒菸服務的社區藥師李懿軒表示,目前國內電子煙屬違法、加熱菸尚無被核准的品牌,不符國健署戒菸服務條件,且業者未被課徵菸捐,但這些新興菸品對健康有害,讓第一線提供戒菸服務者很為難。
超過百名吸菸民眾今天(17日)前往立法院群賢樓前進行陳情抗議,表達對政府擬調漲菸品健康捐的強烈不滿。抗議團體「菸捐反剝削自救會」指出,政府在2024年度稅收已超徵高達5000億元的情況下,仍計劃調高菸捐,此舉形同將吸菸族視為政府的提款機。警方為此出動數10名警力維持現場秩序。
新北市衛生局昨宣布銷毀6萬多條非法入境的加熱菸,公益團體CLEAN AIR大聯盟發起人彭華幹說,政府原本可以徵收到3108萬元的菸捐和菸稅,就這樣一把火燒光了!這不正凸顯政府的荒謬?立法院三讀通過菸害防制法將加熱菸納管,行政部門卻怠不執行拖延近2年,不僅陷民眾入罪,更讓寶貴的健保長照資金付之一炬。
面對新興菸品的發明、走私態樣的轉變,高雄市政府財政局透過縱向與中央部會情資交流,橫向與各地查緝機關緊密連繫,防止私劣菸酒利用各種管道四處流竄,查緝人員不分日夜秉持著不畏艱難的精神,視案情調整查緝陣容、精進查緝專業、強化查緝設備,105年至112年期間,高雄市政府財政局連續8年獲頒財政部私劣菸酒查緝考核第1名殊榮,查獲績效相當卓越!
在朝野政黨對立、僵局中三讀修正通過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迄今餘波盪漾,行政院宣稱會衝擊2025年度中央政府預算,揚言不排除提出救濟管道,似忽略修正《財劃法》目的旨意。雖修正版本尚未咨請總統完成簽署、公布正式實施日期,但讓結構過度傾斜、長達25年未調整不合時宜的中央政府財政收支,朝向更公平與合理的劃分,逐漸露出曙光。
菸又要變貴了?據環境部調查,每年約有360億根廢菸蒂,其中約1/4被隨意棄置,環境部5日公布「環保施政意向調查」,有86%民眾認為菸品製造者及進口商應負菸蒂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且應被徵收處理費用。環管署官員表示,目前西班牙等國已有類似機制,會蒐集更多意見。
健保財源亮紅燈,傳出健保署長石崇良計畫,要調整證交稅和房屋交易稅來補充健保,甚至想仿效日本,想調高營業稅以充實健保財源;消息一出引爆民怨,約1200人3日走上凱道,強烈表達「我要選擇不要稅!」的訴求,認為政府應該尋找更適合的稅收補充健保。
菸草公司近期透過各種管道力推「只禁紙菸」政策,稱董氏基金會不禁紙菸。董氏基金會今(22日)發出4點聲明,批評菸草公司居心險惡,基金會40年來都推動「全面禁止所有菸品」。世界衛生組織強調,菸草公司的目標是讓下一代對尼古丁成癮,而新興菸品是菸草公司的捷徑,呼籲立委勿信菸商謊言,防制新興菸品成為喪屍菸彈等毒品的吸食載具。
台灣健康聯盟籌備會日前發佈1項最新民調,有高達68.5%的民眾,認為四處飄散的煙味,已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困擾及厭惡,30多人19日前往立院陳情,要求政府全面禁售紙菸,杜絕令人反感的煙味!
根據國健署最新數據,我國成人吸菸率約15%。台灣健康聯盟籌備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將近7成民眾經常被迫接觸到菸味,且超過6成民眾難以透過自身力量解決。台灣健康聯盟籌備會召集人、前立委吳玉琴表示,菸品健康福利捐15年未漲,我國成年人吸菸率在107年到111年提升1%,希望政府提供吸菸率下降目標及策略,並採取具體行動,不能再漠視。
立法院會總質詢時,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向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關於健保財務問題,並質疑「民進黨一手高舉健康台灣,另一腳卻是踐踏醫界、狠踩健保」,李彥秀分析,勞保撥補爭取到1300億元,台電補貼有千億禮包,反觀健保,卓榮泰明知「就目前財務來看,明年要達到1點0.95元有實施上的困難」,明年卻仍然只願協助健保財務3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