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轟炸的搜尋結果,共2,294筆
時序進入1980年代,蘇聯推出2.5萬噸的基洛夫級戰鬥巡洋艦,而美國沒有同類型的軍艦可以抗衡。於是雷根總統提出「將4艘愛荷華號級深度檢修與升級後重新服役」,這一計畫得到落實,最引人注目的升級包括安裝了多達32枚戰斧陸攻巡弋飛彈,以及16枚魚叉反艦飛彈的發射器,再配備了新式雷達、電子戰系統,另外加裝4門Mk 15方陣近防砲系統,拆除艦尾的水上飛機發射與回收平台,改成直升機降落台。
1916年5月的日德蘭海戰(Battle of Jutland),則是鋼鐵戰鬥艦的唯一一次大海戰。當時,德意志帝國為了突破英國的北海封鎖,決定出動公海艦隊的主力編隊,與英國皇家艦隊來一場決戰。是役,德國海軍表現出極高的水準,擊沉英國3艘戰鬥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8艘驅逐艦;德國僅損失1艘戰鬥巡洋艦、1艘前無畏艦,4艘輕巡洋艦。人員損失也是德國較少,英國陣亡6000人,德國陣亡2500人。
11月8日晚,俄羅斯對烏克蘭能源和天然氣基礎設施發動大規模攻擊,是開戰以來最大的針對性空襲之一,導致基輔和基輔州緊急停電超過12小時。這場空襲發生在凌晨,使得許多熟睡民眾矇然中沒有逃生,空人機撞擊公寓大廈造成4人死亡、12人受傷。
高雄茄萣運動園區興建中風雨球場的公廁,今(9)日上午7時許被發現內部砸毀,現場可見男廁小便斗被砸爛,陶瓷碎塊遍布滿地,且嫌犯特別避開小便斗感應器,僅針對馬桶最脆弱部分下手,懷疑是蓄意破壞,警方目前已擴大調閱監視器追查;據悉,該處尚未開放讓一般民眾使用,嫌犯是翻越圍籬進入犯案,至於犯案動機還有待專案小組進一步調查。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4日報導,美國空軍近日提出最新構想,研擬將B-21「突襲者」轟炸機機組改為單一飛行員配置,副駕駛則改為武器系統官(WSO),未來可望善用人工智慧(AI)輔助執勤,同時拓展該機多元作戰任務用途。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日前報導,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提交的B-21「突襲者」轟炸機機組編制指出,建議將編制改為單一飛行員配置,副駕駛位置則由武器系統官(WSO)取代,暗示B-21可能在人工智慧(AI)輔助下高度自動化,未來可能成為前線無人系統的管制中樞。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將重啟核武試驗」後不久,就進行了洲際彈道飛彈的試射。11 月 5 日凌晨,美國戰爭部和美國太空軍,從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Vandenberg Space Force Base)進行了一次未攜帶武器的LGM-30G義勇兵3型(Minuteman III)的作戰測試發射。戰爭部表示,此舉是例行性的試射任務,以確保飛彈的可靠性、作戰狀態與精確度。
航空學家(The Aviationist)報導,一架帶有測試標記的 B-52轟炸機,其翼下攜掛了一種先前未見過的彈藥,它頗類似美國空軍AGM-154「聯合防區外武器」(JSOW),但是也有些不同,航空學家猜測,它可能是下一代的匿蹤核子巡弋飛彈AGM-181。
烏克蘭總參謀部表示,無人機部隊連夜襲擊了位於俄羅斯南部的薩拉托夫煉油廠(Saratov Oil Refinery)。這又是一次成功的遠程攻擊,薩拉托夫州離烏克蘭現有控制區達到2000公里之遙。
美國與委內瑞拉因為毒品走私問題陷入軍事緊張,日前傳出美國總統川普有意打擊委國境內目標,不過川普否認此事,但也不能肯定這是否又是川普的煙霧彈。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美軍近期打擊毒品船行動轉向東太平洋,因為情報顯示流入美國的古柯鹼更可能是由哥倫比亞、墨西哥等地而來。此外委國也被爆向俄羅斯、中國、伊朗求援,要求提供委國防衛雷達、飛彈等軍備,因應美委緊張局勢。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奉國防部指示,以基於特殊安全為由,發布了一項新「飛航公告」(NOTAM),在波多黎各塞瓦(Ceiba)東南海岸外海劃設臨時禁航區。而編號為FDC 5/9106的命令將從11月1日起生效,一直持續到2026年3月31日為止。
美國空軍告訴國會議員,需要1,558架有人駕駛戰機,以低風險執行並維持作戰行動,但這比目前擁有的數量多出近300架。
全球地緣政治結構根本性轉變,史無前例的軍工產業擴張周期已然展開。群益證(6005)掌握市場脈動,30日舉辦「歐美軍工投資論壇」,邀請群益投顧資深研究員謝潤承深入剖析,受政策、預算與技術升級共同驅動的軍工擴張投資浪潮下的長期投資機會。
Hazem,有一個動人的中文名子:安海正,是我僅有認識的巴勒斯坦人,更準確地說:加薩人。當然,我也認識他的家人,並結識為好友。這緣分仍然來自戲劇的文化行動,既然作為文化的行動,相信不難和當下發生在加薩的種族滅絕相關。
正值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之際,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王滬寧同志在紀念大會發表講話,闡述和平統一後台灣的「七個更好」。此前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發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號召。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匡宇29日在《華夏經緯網》撰文稱,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台海形勢和國際關係背景下,這些重大政治舉措是當前大陸加速反「獨」促統各項事業的重要環節,體現出三大鮮明的戰略意涵。
因川普對等關稅轟炸全球,使得APEC多邊合作組織年會舉辦期間,各方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也成幕後重點。據觀察,同樣以半導體為強項的台韓,以不同節奏策略擬定與美談判方針,最終成效值得觀察。韓國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範在講解關稅時數次提到台灣、拿來對比,指在半導體產品方面,韓國已經爭取到關稅不遜於台灣的稅率條件,惟農產品方面,韓國並未進一步開放大米與牛肉、成功抵制。
因川普對等關稅轟炸全球,使得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舉辦期間,各方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也成APEC非正式領袖峰會場邊會談重頭戲。我方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29日晚上宴請出席APEC的企業領袖代表。據現場觀察,綜合台灣代表團策略,當前台灣對於關稅談判,持續後發先至,以台灣科技產業鏈的吸引力來增加談判籌碼。
以色列指控哈瑪斯違反和平協議,28日晚間對迦薩地區發動空襲,造成至少104人死亡,以色列稍後在29日宣布重新落實和平協議。中東得來不易的和平搖搖欲墜,不過美國總統川普強調,沒什麼能危及和平協議,且哈瑪斯只是中東和平的一小部分,如果不表現好一點,美國能在必要時輕易消滅他們。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自2023年10月7日攻擊以色列以來持續兩年的戰爭,好不容易在美國川普政府斡旋下,達成自10月10日生效的停火協議。但如今雙方互相指控對方違反停火條款。以色列週二(28日)對加薩地區發動空襲,這使得川普總統促成的脆弱協議再度受到考驗。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多架美國空軍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當地時間27日在委內瑞拉附近飛行,這是美國針對委內瑞拉展開的所謂「禁毒行動」中最新一次武力展示,也是美軍戰機近幾周來第3度在此空域展示武力。另外,委內瑞拉政府26日宣稱,破獲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資助的犯罪集團,企圖以「假旗行動」攻擊美軍艦艇,嫁禍委國來引發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