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鋼鐵製品的搜尋結果,共43筆
美國與中國在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第三輪貿易談判順利落幕!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1 日簽署行政令,將原定8月12 日生效的對中國額外關稅再度延後 90 天。此舉等同於再度延後了對來自中國的進口貨品課徵最嚴厲關稅的最終期限,此舉使雙方暫時避免恢復高達近乎貿易禁運水準的懲罰性關稅。
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20%對等關稅,高於日本、韓國的15%,引發各界議論;據悉,台灣扣件業適用美國《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5月鋼鐵製品關稅就已達50%;高雄線材盤元商說,關稅加上台幣升值雙重夾擊,擔憂難生存;台灣螺絲工業同業公會也盼中央有配套措施;中鋼公司說,將靈活調整營運策略,協助下游客戶降低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台灣課徵20%對等關稅,高於日本、韓國的15%,引發各界議論;據了解,台灣扣件類商品適用美國232條款,影響早就很大,鋼鐵製品關稅達50%;高雄岡山區線材盤元商說,現在客戶擔心未來接不到螺絲訂單,目前恐怕先減少生產,盼中鋼能先考慮原物料降價,降低整體製造成本,以便因應關稅衝擊。
彭博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在最近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表達在對等互惠基礎下,願給予特定數量之進口鋼鐵、車用零組件和藥品「零關稅」待遇。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2日下午4時(台灣時間3日凌晨4時)在白宮玫瑰園正式公布對各國的不同「對等關稅」。川普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全面關稅,對其他認為表現不佳的國家徵收更高的關稅;至於台灣對等關稅為32%。對此,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3日就表示,因為美國對台增加對等關稅,台灣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可能面臨「訂單大幅減少」、「獲利壓縮與成本上升」、「庫存風險與資金壓力」的問題,引發討論。
碳費是什麼?碳費的核心理念是「污染者付費」,透過向企業徵收費用來降低碳排放。我國將於2026開徵碳費,適用對象為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企業,費率為每公噸300元,優惠費率為50元或100元。
台股17日強力反彈,受惠資金回籠,帶動類股表現百花齊放,台積電(2330)、華新(1605)、台塑(1301)等集團個股同步吸金,法人看好上市櫃企業今年營收、獲利成長,基本面加持下,有利多方買盤進場卡位。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於11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在3月時,對輸入美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徵收25%的關稅,對韓國企業來說,來自美國的鋼鐵需求可能會減少,同時,也會侵蝕掉鋼鐵出口業者的獲利能力。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於10日宣布對「所有」進口鋼材和鋁加徵25%的關稅。這是川普大翻修美國貿易政策又一重大升級,韓國、日本和台灣是亞洲對美主要鋼鐵出口國。但中鋼表示,2024年外銷美國鋼品僅9000噸,少於加墨合計的20萬噸,因此對中鋼的直接影響較小,但是對國內下游製品的影響則待觀察。
洛杉磯大火對南加州地區帶來嚴重損害,隨著重建工作即將啟動,台灣鋼鐵業者有機會爭取到重建商機,包括鍍鋅、烤漆的燁輝(2023)、盛餘(2029),建築螺絲的久陽(5011)、聚亨(2022)、世豐(2065)都可望受惠。
川普在就職演說裡針對汽車產業,承諾讓美國再次成為汽車生產大國;國內汽車零組件相關產業已經做好應變準備,認為與美國車廠間的生意不受影響,鋼鐵業更是正面看待產業景氣前景,義联集團創辦人林義守直言,川普執政對鋼鐵業具有正面幫助。
距離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下周一(20日)重返白宮就職日只剩5天,中國商務部周四(16日)下午表示,經過9個月的反傾銷調查,原產於美國、歐盟、日本、台灣的塑膠材料「共聚聚甲醛」存在傾銷情況,中國境內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中方將以保證金形式課徵臨時關稅,美國業者產品稅率74.9%最重,台灣2家大廠稅率最低,1月24日生效。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進入就職倒數,分數專家預期,美國對中關係將不會延續現任總統拜登路線。
南非媒體關注南非政府要求我駐處遷出首都,恐引發台灣禁運晶片等手段報復,不願具名學者表示,台灣半導體技術、產量領先全球,但在外交、國際地位上多被打壓,在邦交國陸續流失下,過去皆無底氣拿「晶片」做為威脅、恐嚇的手段,南非媒體的推估,應是「想太多了!」
近年台灣螺絲扣件出口受到大陸業者低價競爭影響,市占率及價格都下跌,不過在世界各國陸續採取反傾銷調查措施後,台灣的螺絲扣件競爭力逐漸恢復,以最主要出口國美國來說,9月台灣的螺絲扣件出口到美國為4.7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微減0.31%,不過大陸出口到美國的量則是年減16.17%。
國內螺絲業者好不容易等到外銷訂單回溫,馬上又面臨內外夾殺的局面。業者表示,國內公路總局自10月1日起嚴格實施貨櫃尺寸及限重制度,導致螺絲業者運輸成本大增;美東港口工人罷工,也衝擊台美間螺絲貿易。
我國即將徵收的碳費,因屬於歐盟CBAM(碳關稅)有效碳價,可進行抵扣,即便詳細的扣抵方式未出爐,中鋼擔憂,如果扣抵太少,我國鋼鐵製品將被剝兩層皮,因此詢問環境部是否調整企業優惠措施?環境部回應,待歐盟扣減方式出爐,才能確定是否確有中鋼所述問題,將持續關注歐盟進度,經濟部也會提出相對應措施。
我國2025年起徵碳費,因屬於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關稅)有效碳價,可抵扣碳關稅,中鋼16日在環境部舉辦碳費子法說明會詢問,如果我國碳費扣抵太少,我國鋼鐵製品將被剝兩層皮,有無可能調整企業優惠措施?環境部回應,待歐盟扣減方式出爐,才能確定是否確有中鋼所述問題,將持續關注歐盟進度,經濟部也會提出相對應措施。
淨零碳排與環境永續共生,是當前企業最重要的ESG議題。工商時報秉承社會責任,於今日舉行第二屆「大南方高峰論壇」、邀集台灣最重要領頭發展綠色智慧轉型的企業,分享過去一年努力成果,也以本版分享過去被視為高度污染的鋼鐵、塑化、水泥與造紙四大產業,在減碳淨零上的最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