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防地雷反伏擊車的搜尋結果,共06筆
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政客」新聞網27日報導,無人機在近來全球的局部戰爭中嶄露頭角,但美國在相關領域的不足,令五角大樓頗為頭疼,揭示了美軍應用無人機面臨的困境。
美國裝甲武力的發展過程雖然相對較晚,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還都沒有一款自行研製的戰車能投入戰場,主要還是得靠英國和法國的戰車撐住場面。一戰後的經濟大蕭條,更讓起步已晚的戰車發展路徑再度陷入困境,好不容易積累的研發經驗幾乎又找不到舞台,這樣的大環境上讓一些戰車技術先驅的工程師,如:克里斯蒂之輩很難有發展的空間,這也導致了他的產品專利去了蘇聯開花結果,蘇聯人以他的設計研製出BT系列的快速坦克,後來更催生出T-34中型坦克。美國在這一段期間內信奉的孤立主義,的確讓戰車的發展得不到所需的資源,因此美軍在這一個領域上的技術水準與戰術觀念又再度停滯。
近期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與塞內加爾外交部長薩爾(Aissata Tall Sall)在莫斯科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了這一點,合作中的一個重要發展是俄羅斯重型車輛製造商卡瑪斯(KamAZ)將在塞內加爾設立工廠,專注於生產民用和軍用重型車輛。
俄羅斯國防部週五(23)公告,作為俄國與土耳其達成的「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的一環,雙方在敘利亞東北部的哈塞克省(al-Hasakah)展開了聯合巡邏任務。俄土部隊在Seyrek檢查哨會合後,聯合部隊沿著事先規劃好的巡邏路線執行任務,巡邏路線長達30公里以上。考量到土耳其為北約第二大軍力國家,實屬罕見。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imitry Peskov)先前曾表示,民眾對於俄羅斯軍隊從烏俄戰爭中繳獲的武器裝備會感興趣,並認為:「他們應該看到被擊敗的裝備」,莫斯科俯首山勝利公園於本週三(1日)開始展出,包含美、德、法、英等12國的裝備,小從無人機、單兵武器,大至榴彈砲、步兵戰鬥車以及主力戰車,有如西方武器博覽會。
搞了半天是轉包,然後卡在美國。德國軍企原定今年(2024)要向烏克蘭交付的200輛德國生產的防地雷反伏擊車(MRAP)無法如期交付,最快要到今年6月才能交付第一批,而且今年一整年只能交付一半的車輛,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間德國軍企根本沒有生產料件,而是由美國公司生產,然後現在料件又卡在認證那關,遲遲不能從美國出口,最慘的是這些車子到底能不能防雷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