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防癌險的搜尋結果,共41筆
「中年人」是家庭與事業的「中流砥柱」,也是俗稱的「三明治族」,要照顧長輩、扶養孩子,還得兼顧房貸與生活開銷。壽險業者指出,這個階段收入相對高,但同時也是健康風險與財務壓力的高峰。一場大病不只是醫療問題,更是家庭經濟的臨界點,住院醫療、手術險、癌症險、長照險、重大傷病險都是不可缺少的防護網。
隨醫療科技的持續進步,現今的醫療方式不僅效率更高,精準度也大幅提升。現在可以透過微創手術,住院時間可能縮短至2~3天,甚至可以在門診進行。這樣的變化使得保險業必須因應時代進步,調整商品設計方向及保障內容。以往醫療險的保障重點多在於提供住院期間的保障,但如今的保險產品更應著重於手術及自費醫材的醫療費用填補,或是針對特定疾病發生時的定額給付,較符合當前病患需求。
日本大型租賃住宅建設公司大東建託今年8月起,將實施一項新福利措施。一旦員工確診罹癌,就提供100萬日圓(約20萬元台幣),旨在稍加緩解員工生病後在經濟上的不安感,支持他們兼顧治療和工作。
完善的退休生活需要「有伴、有錢、有健康」,透過保險就可打造「退休金、醫療準備金」雙引擎,凱基人壽建議,可「善用利變型壽險或分紅保單、健康險」;台灣人壽獻策二招,一是採用「核心-衛星」配置法則,二是以「事前預防+事後補償」雙軌布局。
衛福部最新公布去年十大死因,「癌症」蟬聯榜首43年,年奪逾5.4萬條命,死亡率前三位仍為肺癌、肝癌、大腸癌。壽險業者指出,癌症療程費用逐年增加,防癌險相形重要,投保可用三心「放心、安心、用心」。
癌症不只是醫療議題,更涉及財務風險議題,民眾投保常出現迷思。壽險業者指出,許多民眾對投保癌症險存在誤解,以為有買防癌險、靠健保、無家族病史不用保等迷思,導致保障不足、延誤投保時機。
女性平均餘命逐年延長,重視退休規劃的程度也更甚男性。根據壽險業者一項退休調查顯示,女性平均期望退休年齡為59.9歲,因此,要如何規劃超過20年的第三人生對女性至關重要。壽險業者建將風險轉嫁予保險公司,規劃好自身的保障,在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夠,支應潛在的「醫療風險支出」,緩衝家庭經濟影響,並維護退休生活品質。
壽險業距2026年接軌IFRS 17與ICS,剩下不到一年的準備期,新光人壽在商品策略上雙管齊下,要趕在接軌前大量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25日宣布,今年以美元利變保單為主力,並加大AH(意外險與健康險)銷售,尤其著墨健康險,也未放棄投資型市場,連兩年推澳幣投資型年金險,擬待2026年接軌後全力進攻投資型保單市場。
民眾投保前,常對癌症險及重大傷病險的保障霧煞煞,保險專家指出,最大差別在於,一個是專門保障癌症,一個是保障內容「包含癌症」,兩者理賠認定也不同,保戶可依自身需求選擇。
癌症已經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長達40年,因此一般民眾對癌症相關保險也不陌生。但是隨著醫療科技對癌症認識愈深,加上更多新式癌症治療方式推陳出新,選出能跟上目前醫療趨勢的防癌險就變得更為重要。
投保防癌險成顯學,但要先知道給付型態多元,保險業者指出,一次給付型可供保戶支付龐大醫療費用,此外,考量有些癌症治癒後再復發機率高,或轉移至其他部位,可能面臨長期治療及持續性醫療費用的壓力,部分防癌險保單會提供多次、多元給付,或是一定期間內定額給付可補貼客戶罹病後的經濟收入。
隨著癌症治療走向精準化,甚至減少住院機率,過去的癌症險恐無法完全補足保障,因此近年壽險公司將癌症險「升級」,推出實支實付癌症險,或推出新型療法的癌症險。
隨著年齡增長可能面臨出社會、換工作、買新房,或是照顧長輩等階段性的需求,國泰人壽建議,定期檢視保單,逐步完善整體保障規畫,如預算充足,可以針對在意疾病強化保障深度,例如對罹癌風險因子重視程度較高的族群,可再著重補強包含罹癌一次金給付的保障,靈活應對突如其來的醫療支出。
實支實付新制已於7月上路,除採收據正本理賠外,保經業者指出,還包括不保證續保、投保年齡拉長及年度理賠上限等三大現象,與過去略有不同;觀察民眾投保趨勢,以往可能規劃雙實支實付來轉嫁醫療自費部分,現在則以一張實支實付保單,外加一張自負額型商品來補足額度。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口服標靶、門診化療或放療的癌症治療已不再需要住院,然而現行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造成病患沉重的醫療負擔,或為符合給付條件而住院的醫療資源浪費,引發各界關注。富邦人壽今天(30日)宣布,推出業界首創的癌症實支實付醫療險,將癌症門診實支實付納入保障範圍,針對健保的自費項目,不須住院也納入保障範圍,解決過去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非住院診療」的保障缺口。
身為國內最知名的老牌壽險公司,國泰人壽年長客戶占比高,如何友善對待高齡客戶,是國泰人壽最重視的議題。國泰人壽表示,持續發展高齡暖心服務,並與多元高齡商品整合,以「商品×服務」提供完善高齡服務,以協助國人打造優質的樂齡生活。
實支實付險走向損害填補原則,7月正式上路,在7月前明顯引起一波搶購效應,6月、7月健康險各賣45億、55億元,前八月健康險罕見賣超過300億元大關,來到321億元,意外險銷售也增溫,前八月賣99億元,雙創至少2018年以來的同期新高。
國泰人壽再傳捷報,從享譽全球的商業獎項「史蒂夫獎(The Stevie Awards)」脫穎而出。日前公布2024年得主,國壽以獨創的三階段抗癌保障防癌險,於「國際商務獎」項目,拿下產品客戶服務金獎,此殊榮肯定國壽在保險商品創新、結合癌症追蹤與健康促進服務的卓越表現,在國際舞台上贏得高度讚譽。
癌症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隨著癌症治療方式走向高端,壽險業者也陸續補足客戶需求。壽險業者近期陸續將防癌險保障加強,包括將保證續保年齡拉高到80歲、罹癌補助保險金最高可領到保額的6倍等,壽險龍頭也將各種新式療法加入保障範圍。
安達人壽今(28)日舉行記者會,推出「安心抗癌一年定期防癌健康保險」,與機械手臂輔助微創手術技術領導者直覺台灣分公司(Intuitive Taiwan Branch)合作,納入達文西機械手臂外科手術的給付項目,更保證續保至80歲,為業界最高,期望彌補國人保障缺口,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