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陳義芝的搜尋結果,共24

  •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陳怡蓁與陳義芝解說驀然回首的辛棄疾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陳怡蓁與陳義芝解說驀然回首的辛棄疾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6月25日邀請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陳怡蓁,與台灣詩人暨散文家陳義芝,此次兩人攜手與主唱施璧玉、黃昶然,及京劇演員蘇健宇,介紹最豪爽奔放的生命勇士、以詞書寫家國山河夢的文人、屢遭摧折卻不向現實低頭的戰場將士南宋詞人辛棄疾,演繹他從壯懷掙扎到與生命和解的過程,帶領聽眾進入「辛棄疾的英雄之旅——驀然回首,向前有路」。講座吸引近600人聆聽,網路觸及人數近6,000人

  • 跨,所以超越

    跨,所以超越

     臺灣新詩的發展源起於何時,一般以發表於一九二四年四月十日出版的《台灣》雜誌上的日文〈詩的模仿〉(四首),這一明顯的「點」作為起點,主要的論據是作者追風(謝春木,1902-1969)在詩末註明寫作日期為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更早於施文杞發表在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一日的《臺灣民報》第一卷第十二號〈送林耕餘君隨江校長度南洋〉,(施詩自註寫作日期為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三日)。這是以作者自署寫作日期必屬真實無欺為其立論基準。當然,還可以比較這兩首詩使用的日文、中文,發表在雜誌或報紙所用以等待刊布的時間長度,題材的豐富感,文采的準確度,甚至於時代背景及其內涵,或者置放在時代長廊的亮點又是如何?

  •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31日起跑 名師接力開講29天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31日起跑 名師接力開講29天

    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開辦至今邁向第11年,今年主題訂為「向前有路」,邀請34位當代名師進行29場講座,將於5月31日登場,6月28日結束,長達29天,期盼引領大眾能逐光而行無懼荊棘,向前有路步步生輝。

  • 專家引領讓你讀懂《辛棄疾》 「趨勢經典文學劇場」隆重登場

    專家引領讓你讀懂《辛棄疾》 「趨勢經典文學劇場」隆重登場

    由趨勢教育基金會打造的「經典文學劇場」來了!多年來以現代手法與多媒體展演,透過文學專家現場引領,讓杜甫、李白、屈原等文學作品穿越古今、活躍在大眾眼前,更值得年輕學子親近。今年最新作品:《驀然回首|非常辛棄疾》四月中起登場,盼更多人一起走入辛棄疾的文學生命,理解其時代豪情,探索他在詩詞中留下什麼更多的涵義。

  • 串起文壇珍珠 頒褒揚令紀念追思瘂弦

    串起文壇珍珠 頒褒揚令紀念追思瘂弦

    「台灣現代詩的啟發者」瘂弦在辭世2個月後,由《文訊》雜誌、洪範書店、創世紀詩社共同舉辦「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瘂弦追思會暨文學展」,文化部前後任部長李遠、龍應台,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及眾多知名出版人、作家葉步榮、王榮文、蔣勳、林懷民、朱天文、林義芝等均出席,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戲稱為近年「文學密度最高」的場合。

  • 戲劇呈現詩人心聲

    戲劇呈現詩人心聲

     看官!您說人活到八十幾歲,滄桑累累,世事諳盡,還能體會到什麼新鮮事兒嗎?真的有:它就是在淡水雲門舞集劇場演出改編陳義芝詩集《遺民手記》的九十分鐘詩劇:《如果眼中有淚》。

  • 讓遺忘的不再被遺忘─具史遷精神的大歷史敘述︰讀陳義芝《遺民手記》

    讓遺忘的不再被遺忘─具史遷精神的大歷史敘述︰讀陳義芝《遺民手記》

     讀義芝的《遺民手記》,是噙著淚讀的。

  • 號角響起,揮灑汗水與墨汁的形影

    號角響起,揮灑汗水與墨汁的形影

     那個年代,那些人、那些事,槍與筆,野外的汗水,少年軍人戰爭的想像,書桌上的稿紙、墨汁,交疊成軍旅生活與文學創作的我。

  •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陳義芝詩心接千載古典與現代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陳義芝詩心接千載古典與現代

    佛光山惠中寺2024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以「古.今」為主題, 6月6日邀請台灣詩人、散文家、現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兼任教授陳義芝,主講「詩心接千載:古典與現代」。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開場介紹,陳義芝老師出版著作三十本,超過一半是詩集,對現代詩的用心極深,他曾說詩是一生的信仰。現場聽眾及網路同步觀看直播近900人,總觸及次數近5100人。

  • 元智文學獎決審出爐!新秀作家嶄露頭角

    元智文學獎決審出爐!新秀作家嶄露頭角

    元智大學舉辦的元智文學獎,日前舉行決審會,分成新詩、小說、散文及高中組,總計頒發18個獎項。共有來自元智大學及高中校園共計160餘篇投稿,經過初審之後公布入圍作品,於決審會邀請國內知名作家當場點評討論,公布得獎作品。

  • 為生命調音 生活寫作班招生

    為生命調音 生活寫作班招生

     由「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舉辦的「2024生活寫作班」線上直播課程,將於8月7日起至11月20日(每周三上午10~12時)開課,現場+雲端學習無遠弗屆,全期15堂,由15位老師親自指導,帶領書寫並點評。師資包括:陳義芝、楊明、向陽、彭樹君、羅智成、白靈、須文蔚、楊渡、路寒袖、盛浩偉等,從散文、小說、現代詩、報導文學等面向入門,講授生活寫作的技巧與投稿方法,並特別安排逐篇講解學員作品。

  • 編委心中必推的楊牧

    編委心中必推的楊牧

     鄭毓瑜(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楊牧,一位同時擁有知識堡壘,又建構想像神殿的詩人學者。喜愛觀察大自然,浸淫古往今來的文學世界,以哲思的高度探索愛、美、公理與永恆,每一本書就如同燃燒知識光熱的星辰,而一整套書,就如同我們時時仰望的無盡蒼穹。

  • 致陳義芝十二信

    致陳義芝十二信

     1983.12.21

  • 國寶作家楊牧逝世4週年 全集30冊問世

    國寶作家楊牧逝世4週年 全集30冊問世

     曾寫下「為了紀念曾寫下「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我從海上來,浪聲滿袖」、「孤獨是一匹衰老的獸,潛伏在我亂石磊磊的心裏」等名句的國寶作家楊牧,在他逝世四週年之際,收錄其六十年創作精華的《楊牧全集》將在今年3月問世。

  • 屏東文學獎頒獎 17得主「字造春風」

    屏東文學獎頒獎 17得主「字造春風」

     今年屏東文學獎以「字造春風」為題,吸引全台各地及海外創作者報名參加,投稿件數多達607件突破歷年紀錄,經周芬伶、陳義芝等文壇重量級作家多番討論後,最終評選出17名得主,9日頒獎典禮展現文學創作蓬勃樣貌。

  • 以詩表現生命哲學

     這是一首以詩意表現生命哲學的詩。會說話的石頭、隨心情下的雨、曬靈魂的太陽,都頗具詩意。

  • 萬物有情 字字生機 時報文學獎得獎者揭曉

    萬物有情 字字生機 時報文學獎得獎者揭曉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備受全球華人關注的第44屆「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於12月2日在中國時報大樓舉行。中國時報社長黃樹德以主辦單位身分致詞表示,目前台灣社會最需要人民間的和解,希望可以透過文學彼此了解,不管從哪裡來,都是這塊土地的主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 多元書寫人性 文學開啟新時代

    多元書寫人性 文學開啟新時代

     台灣作為一個華語界可以容納最多種聲音的地方,走過44屆的時報文學獎,年年收穫不同面向的題材,今年的文學獎仍徵選出報導文學、散文、新詩及影視小說四類獎項,題材包羅失智、長照、外籍移工、愛情、宗教乃至妥瑞症,在價值多元的環境下,希望透過文學融合社會,產生共識,形塑新價值,開啟新時代。

  • 散文組首獎/吳俊霖幫病母圓文青夢 報導文學首獎/邱瀟君舞出移民心酸曲 新詩組首獎/沈眠讓愛成為日常能量

    散文組首獎/吳俊霖幫病母圓文青夢 報導文學首獎/邱瀟君舞出移民心酸曲 新詩組首獎/沈眠讓愛成為日常能量

     第44屆時報文學獎,影視小說組原已選出的首獎作品因違反徵件辦法而取消資格,出乎評審意外地再次從缺。散文組得獎作品,四篇有三篇是以大腦病變為題材,包括首獎〈蓮仔〉、二獎〈霧中遊戲〉和佳作之一〈失智阿嬤教我的歌〉,都是談論思覺失調和失智症題材。

  • 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 在不相信愛情的時代歌誦愛情

    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 在不相信愛情的時代歌誦愛情

    時報文學獎新詩組今年展現其開創性,將行數擴充到100行,展現更大的天地,在題材上也更得以發揮,最終由沈眠作品〈世界上最適合愛情的人〉贏得首奬。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